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5 12: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鲁迅
鲁迅像册
  《孔乙已》选自《呐喊》,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呐喊》《故事新编》《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坟》《二心集》,译著《毁灭》等。本文是他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字音字形
荤菜 侍候 绰号 伤疤 笔砚
惋惜 乱蓬蓬 羼水 绽出 哄笑
打折 咸亨 颓唐 门槛 涨红
唠唠叨叨:
不屑置辩:
hūn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认为不值得分辩。屑:值得。
shì
chuò

yàn
wǎn
péng
chàn
zhàn
hōng
shé
hēng
tuí
kǎn
zhàng
dāo
xiè
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顾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又包括哪几部分?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各层次的内容。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1~3)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10~11)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
(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4~9)介绍孔乙己的经历、性格、
言行和社会地位。
上海 咸亨酒店
(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原在浙江绍兴)
走进孔乙己的生活环境
齐读课文1~3段,思考:
1、清末的咸亨酒店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什么不同?这说明掌柜是个怎样的人?
3、这一部分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1、清末的咸亨酒店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短衣帮——在店外柜台上站着饮酒
长衫客——坐到店里慢慢喝
对比:贫富差距悬殊
2、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什么不同?这说明掌柜是个怎样的人?
对长衫客: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对短衣帮:不讲情面,能欺则欺
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掌柜:虚伪、势力、冷酷、唯利是图
3、这一部分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反映出贫富差距悬殊、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
咸亨酒店是社会的缩影,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以小见大,为下文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作铺垫,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
孔 乙 己
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孔乙己生活的七个片段。
2、划出描写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3、小说中有几次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4、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孔乙己生活的七个片段。
1、众人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众人奚落孔乙己没有考中秀才;
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7、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买酒。
划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体会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第一次出场:“身材高大”表明他尚有劳动能力;“清白脸色”表明他营养不良;“皱纹间常夹些伤痕”表明他饱受生活折磨,常受欺凌“乱蓬蓬”“花白”点明他年岁已高,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欺辱的悲剧人物形象。
第二次出场:“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了前后生活能力。断腿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是孔乙己独有的,“君子固穷”“多乎哉……”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划出描写孔乙己语言的句子,体会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划出描写孔乙己神态的句子,体会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众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处境十分难堪的孔乙己,深感气恼和羞耻,想再作一次争辩又有些慌乱心虚时的神态。
2、“立刻显示颓唐不安……”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世界:追求功名但一生未能进学,这也是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耻。
划出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句子,体会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1、“排出九文大钱” 与 “摸出四文大钱”
  “排”表明他有钱时的自得,同时向只能掏出四文钱买酒喝的短衣帮炫耀自己的优越。 “摸”既点明了孔乙己贫困潦倒,也描绘出孔乙己拿钱的困难。  
  从“排”到“摸”动作的变化,前后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首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读书人的性格。
孔乙己有着怎样的形象?
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又自视清高、自命不凡的读书人;他好逸恶劳、迂腐麻木、自欺欺人因而穷困潦倒,饱受凌辱;同时他也是一个本性善良的悲剧人物。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的牺牲品。
总结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除正面描写外,还有侧面描写
1、通过外貌描写的前后对比,揭示孔乙己遭遇的悲惨。
(1)第一次出场;(2)第二次出场。
2、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鲜明性格。
3、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
4、由别人之口交代孔乙己的经历(如第五段和第十段)属侧面描写,丰富了人物性格。
造成
孔乙己
悲惨命运的原因
是什么?
1、社会原因:
2、自身原因:
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制度
身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热衷科举、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鄙视体力劳动……
四次哄笑,一处是第四段,一处是第六段、一处是第八段,一处是倒数第三段。
3、小说中有几次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第一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第二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第三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四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当时社会人跟人冷漠无情。
4、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笑衬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孔乙己
“我”
众人
小孩
掌柜








孔乙己
鲁 迅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批评麻木冷漠的国民性
如何看待《孔乙己》的主题?
㈠描写一般社会对于穷苦人的冷淡——改变人民昏迷、麻木的精神面貌。(老板、短衣帮)
㈡深刻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
㈢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
  ㈣控诉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旧社会对穷苦人的凉薄(“兼有”)。
课堂小结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的塑造了封建末期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新编孔乙己
天太冷了,几乎把一切东西都冻得僵硬,风往北吹,伴着沙石狂飙着,太阳好像离我们那么远,为什么不多给我们一些光热呢?
孔乙己拖着那两只已被打断的腿,用双手撑着地向前艰难地移动着,他依然穿着那件破夹袄,当然已经不能遮住身体,他在寒冷和饥饿的折磨下几乎无法呼吸,嘴里好似不停地叨咕着:“冻死我也,冻死我也……”就是这样他不知不觉地已经到了菜市场。他看到那些做买卖的都在不停地吆喝着,又都在给那些有钱的长衫主顾低三下四地点头哈腰……在饥饿的驱使下,他拖着那两条被打断的腿,企盼能够得到一些食物。但是他还是放不下那读书人的架子,不肯说出那句:“给我点饭吃吧!”那买卖人见到这个臭乞丐,好似害怕妨碍他们的生意,连声骂道:“抽乞丐,离我们这远点,别妨碍我们的生意,否则就废了你。”就在这时从菜市口东面来了一队人马,后面有一座小轿子,见孔乙己坐在街当中,几个当差的过来,把孔乙己连打带骂的赶到了街边。这下可把轿子里的大老爷惊动了。
那个大老爷从轿子里出来走到孔乙己跟前,提提嗓子喊道:“我范老爷如今乃是爱民如子的大好人,哎!当差的,拿几个馒头给这个乞丐。”孔乙己见几个干馒头扔了下来,为了保持读书人的架子并没有理睬。这个反老爷见到孔乙己不理他的馒头。话题一转,双眉倒竖,由刚才的心平气和突变晴天霹雳,把那尖嘴猴腮一噘便骂道:“呀哈!你这个臭乞丐,真不识抬举,你这个现世宝、癞蛤蟆,你在这真是影响市容……”就这样孔乙己又遭受了一次拳脚的洗礼。把那已经非常破烂的衣服打得更加破烂,使孔乙己的身上又多了几处伤口。可是在这拳打脚踢中似乎夹杂着一个声音:“非礼也……非礼也……”这个范老爷的所作所为好似会使每一个人快乐,在众人的围观下,孔乙己好像被人观赏演戏的猴子一样。
慢慢的人群散去了,也许是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好戏可看了吧。
在孔乙己的面前忽然间伸出了一串糖葫芦,孔乙己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个小男孩,身穿一件小棉袄,站在孔乙己的面前。“吃一颗冰糖葫芦吧!”那个小男孩说。孔乙
己看了看那个小孩儿,痛苦的脸显出欣慰的神情。那颗冰糖葫芦含在嘴里好像是一颗炽热的火球温暖着孔乙己那冰冷的身躯,孔乙己没有想到居然还会有一个小孩儿来可怜他。这颗糖葫芦让孔乙己感到了一丝甜意,一缕温情。“给你,都吃了吧!”小男孩把一串糖葫芦递了过来,孔乙己分明听见了这一声清脆的声音“大伯。”几乎全身的疼痛都消失了,口里回道:“足矣……足矣……”慢慢地闭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