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宏志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化学试题(文科答案不全)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宏志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化学试题(文科答案不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1-22 23: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命题人 张瑞丽 申题人 傅海燕
北京宏志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文科)
(高二年级化学科目)考试卷 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 S-32
选择题(单选 每题2分,30x2分=60分)
1.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于在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它属于
A.氧化物 B.混合物 C.有机物 D.盐
2.二氧化硫可用于工业制硫酸。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 B.难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有刺激性气味
3.某陨石中含有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 12        B. 14        C. 16       D. 28
4.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H2 B. KCl C.NH3 D.HCl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H4Cl B.KOH C.ZnSO4 D.CH3CH2OH
6.常温下,下列试剂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的是
A.浓硫酸 B.浓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7.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第ⅠA族的是
A.锂 B.钠 C.镁 D.钾
8.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金属钠 C.铝箔 D.白金
9.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CO和CO2 B.Na2O和Na2O2 C.O2和O3 D.和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是
A.SO3 B.Na2O C.Al(OH)3 D.CO2
11.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某些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12.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锂 B.钠 C.镁 D.钾
13.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氯原子的是
14.在通常条件下可与乙烯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食盐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1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矿泉水 B.稀HCl C.FeCl3溶液 D.Fe(OH)3 胶体
16.下列物质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苯 B.乙酸 C.蛋白质 D.葡萄糖
17.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是
A.Fe B.Na C.Al D.Ag
18.下列各组物质,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甲烷和乙烯 B.乙醇和乙酸 C.苯和水 D.汽油和煤油
1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改变反应物用量 B.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20.在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H2-2e- ==2H+ B.Cu-2e- == Cu2+
C.2H+ + 2e- == H2↑ D.Zn-2e- == Zn2+
2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2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3.下列操作中使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浓硫酸吸收H2中的水蒸气
D.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的摩尔质量为28
B.22.4 L CH4的物质的量为1 mol
C.1 L 1 mol/L K2SO4溶液中含有K+离子数为NA
D.2 mol O2的质量为64 g
2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Fe + Fe3+ == 2Fe2+
B.金属钠投到水中:Na + H2O == Na+ + OH- + H2↑
C.石灰石投入到稀盐酸中:CO32- + 2 H+ == CO2↑ + H2O
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OH-+ H+ == H2O
26.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
C.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杂质
2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H2O2 催化剂 2H2O + O2↑ B.NH4Cl △ NH3↑ + HCl ↑
2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 (g) + 3H2 (g) 2NH3 (g),下列说法中能够表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C.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D.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29.X、Y、Z是第三周期的3种元素,已知它们的非金属性:X>Y>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原子序数:Z>Y>X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
30.某溶液能与铝反应,且放出的气体只有氢气,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SO42-、OH- B.K+、Na+、SO42-、Cl-
C.Mg2+、Cl-、NH4+、HCO3- D.Ba2+、K+、Cl-、NO3-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3分)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4NH3+xO24NO+6H2O。该化学方程式中x的数值是 ,其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了4 mol NO,则需消耗 mol NH3。
2.(3分)在3种有机物 ①、②CH3CH2OH、③ CH3COOH中,能用于医用消毒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是 ,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的是 。
3.(4分)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 Cl2、②NH3、③ NaHCO3、④ FeCl3溶液。其中,与HCl相遇,有白烟产生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受热易分解,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是 ,遇KSCN溶液变为红色溶液的是 。
4.(4分)钠、铝两种金属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
(1)两种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由此说明 的金属性强。
(2)将金属钠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序号)。
① 钠沉入水中迅速反应 ② 钠熔为小球并快速移动
(3)在(2)的溶液中放入一根用砂纸打过的铝条,过一会儿观察到铝条表面有气泡冒出,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10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请回答

(1)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试管中的现象 。
(2)若要收集A试管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排水法 ②向上排气取气法
(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装置有2个安全隐患:①有刺激性气体从B装置逸出;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液体容易倒吸入A装置中。于是该小组同学重新设计了一套装置代替B C D E
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C的作用是 ;E中加入的试剂是 。
6.(8分)已知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原子中最小的; B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D的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C元素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的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
(1)写出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写出D的氧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1.92 g Cu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 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4)某晶体甲中含有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阳离子,在实验室中检验该离子的
方法是:取少量晶体甲于试管中,
,则证明晶体甲中含有该阳离子。
7.(8分)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未配平):
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该反应的方程式。
(1)若A为红色的金属,C 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单质,实验室常用此反应来吸收多余的A,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实验室用此反应来制备气体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D都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D
C
C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D
D
C
A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C
D
D
B
C
B
B
D
B
1、5 NH3 4
2、3 1
3、2 1 3 4
4、(1)Al(OH)3 钠
(2)2
(3 )2Al+2OH-+2H2O=2Al3++H2
5
6
7.(8分)(1)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
(2)Cl2 + 2OH- === Cl- + ClO- + H2O
(3)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