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用浮的材料造船 课件(38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用浮的材料造船 课件(38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2 15:55:39

文档简介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用浮的材料造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 2 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船的载重量、船体材料、构造、动力系统的演化有了初步了解,并在制作和测试独木舟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了独木舟存在载重量小和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在设计、制作、测量与完善竹筏(木排)模型以获得更大载重量和更好稳定性的活动中,感受浮力,认识到相应结构对船功能的影响。本课根据船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设计改造竹筏(木排)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船的认知,发展动手能力和激发研究兴趣,积累用技术与工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
本课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 5~6 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1.2 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导热性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16.2.1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8.2.2 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在中年段接触过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也尝试过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设计一个产品或者完成指定的任务。学生对动手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有时急于动手操作,甚至会出现不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的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先设计后制作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的习惯。关于常见材料的漂浮能力,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识,也能根据生活经验理解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而“浮力”这一概念,教师简单介绍即可。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知道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不同方法制作的船, 载重量和稳定性也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问题及要求进行设计,利用文字、绘图表达自己对竹筏(木排) 的设计构想,并将自己的简单创意转化为模型。
科学态度目标: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
/
3
)
养综合所学知识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难点:能根据问题及要求进行设计,利用文字、绘图表达自己对竹筏(木排)的设计构想,并将自己的简单创意转化为模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竹棒、小木棍、橡皮筋、线绳、扭扭棒、铁丝、水槽、同样大小的螺母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视频/图片)呈现上一节课发现的独木舟的缺点——不稳定(易侧翻)、载重量小。
2.提问:独木舟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 二、提出任务
请你选择一种可以漂浮的材料制造一艘船的模型,改进独木舟存在的问题。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用浮的材料造船》。
明确步骤:选择材料—绘制设计图—制作模型—测试并改进—交流与评价。
明确评价要求:
先画出设计图后制作,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
模型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
模型能承受一定的重量。三、设计与制作
选择材料:观察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况,选择一种浮的材料来制作船的模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构思,依据要求进行设计。
各组依据设计图进行模型的制作。
将制作的模型放入水槽进行测试,看模型能否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
给出载重量测试方法,组织各组进行载重量测试。四、交流与评价
组间交流:在制作与测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教师补充介绍竹筏(木排)制作过程中的连接方法与技术。
讨论:
我们制作的船的模型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
竹筏(木排)还存在哪些不足? 五、拓展
阅读木板船相关资料,交流如何继续改进自制船的模型。六、作业布置
课后继续改进自制船的模型。
了解明代宝船等我国造船的历史资料。
【板书设计】
用浮的材料造船
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不同方法制作的船,载重量和稳定性也不同。(共41张PPT)
2
0
2
2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下册
2.用浮的材料造船
学 习 目 标
1.能通过实验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
2.能根据问题及要求进行设计,并将自己的简单创意转化为模型。
3.能通过制作竹筏模型等“动手做”活动,养成综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课需要准备的工具
模型设计图
水槽
物体沉浮情况记录单
船的模型承重测试记录单
剪刀
螺母
小竹棒
小木棍
扭扭棒
橡皮筋
线绳
金属丝
本课需要准备的材料
铝箔纸
玻璃片
橡皮泥
竹棒
木块
塑料尺
蜡块
塑料
泡沫
铁片
知 识 回 顾
了解船的发展历史
制作独木舟
分析:独木舟存在的问题
不稳定,易侧翻
载重量小
体积受树干的大小限制
思考:如何解决独木舟存在的问题?
任务:用浮的材料造船
请你选择一种可以漂浮的材料制造一艘船的模型,改进独木舟存在的问题。
步骤一:选择材料(实验预测)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哪些常用材料可以漂浮在水面。
铝箔纸
玻璃片
橡皮泥
竹棒
木块
塑料尺
蜡块
塑料
泡沫
铁片
步骤一:选择材料(实验结果)
步骤一:选择材料(小结)
能在水中漂浮的材料 不能在水中漂浮的材料
蜡 块 竹 棒 塑料泡沫 木 块 铁 片
玻璃片
铝箔纸
橡皮泥
塑料尺
步骤二:绘制设计图
木排

15

10

交流:介绍设计思路
步骤三:制作模型
制作要求:
(1)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如需修改则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制作;
(2)竹筏或木排的模型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
(3)模型能承受一定的重量。
交流:介绍自己制作模型的经历
1.介绍自己制作的竹筏或木排模型;
2.说一说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
难点提示:连接小技巧
用竹棒或木棒压住两端后连接
橡皮筋
扭扭棒
金属丝
线 绳
修 改 原 则
1.先修改设计图
2.反思原因
3.记住收获的经验
交流:修改思路
成 品 展 示
方杨制作的木排模型
陈广坤制作的木排模型
李佳恒制作的竹筏模型
李果制作的竹筏模型
步骤四:测试与评价
依次均匀放置螺母
步骤四:测试与评价
方杨
陈广坤
老师
李果
研讨:比较竹筏(木排)与独木舟
研讨:比较竹筏(木排)与独木舟
《比较独木舟和竹筏》记录表
独木舟 竹筏
体积 受木材限制 可增大体积
载重量 较小 独木舟的两倍以上
稳定性 容易侧翻 较稳定不会侧翻
思考:竹筏(木排)存在的问题
说一说,竹筏或木排存在哪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呢?
生活中的竹筏原型
我们制作的木排模型
拓展:木板船解决了竹筏的问题
旧时木质渔船制造现场
传统的大型木质渔船
总 结
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不同方法制作的船,载重量和稳定性也不同。
练习
1.按设计图制作遇到困难而必须改变制作思路时,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
A.先制作再修改设计图
B.先修改设计图再制作
C.边制作边修改设计图
B
练习
2.木板船解决了竹筏存在的哪个问题?( )
A.容易侧翻
B.体积受材料自身限制
C.容易出现渗入水的情况
C
课 后 实 践
1.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竹筏、木排模型,或尝试用其他漂浮材料制作船;
2.查阅明代宝船等我国古代船舶的历史资料,了解它们的制作过程。
谢谢观看
2.用浮的材料造船
答疑
问题一
假期旅游时,在江河湖泊里也会见到
有人在使用竹筏,这些真正的竹筏是怎样
加工的呢?
生活中竹筏的加工方法
问题二
做一个更大的木排模型,如果夹住两端的木棍长度不够怎么办呢?
几种常见的连接小技巧
问题三
古时候人们使用多块木板制作了大型的木板船,不仅载重量大,还可以出海,在海里泡久了这些木板之间的缝隙不会渗进水吗?
木船加工的重要环节——捻船
1.碾灰
2.捻灰填缝
3.刷桐油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