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23 12: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40道小题,共4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第1-4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1100千米
B.2200千米
C.3300千米
D.4400千米
2.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C点应位于
A.非洲 B.大西洋
C.南美洲 D.太平洋
3.A点位于C点的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图2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地著名旅游“双龙戏珠”,最佳观赏时段为9月20日至24日,最佳观赏位置在甲处。在此期间太阳下山时,可见其从鞍部徐徐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山脉与图2所示山地走向一致的是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
C.长白山脉
D.秦岭
5.国外游客在该地(112°E)观赏“双龙戏珠”时,给远在家乡吃午饭的朋友打电话,他的家乡最可能在
A.孟加拉国达卡(90°E) B.奥地利维也纳(16°E)
C.美国新奥尔良(90°W) D.巴西玛瑙斯(60°W)
6.图3为等值线示意图,已知a<b<c
A.若为等高线图,则①位于山脊
B.若为等温线图,则属于南半球
C.若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则②线代表寒流
D.若为等压线图,则①线代表低压槽线
图4所示为某时刻昼半球侧视图,OM为赤道,回答第7-9题。
7.该日,太阳直射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南纬20°纬线上 D.北纬20°纬线上
8.图中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B.M地昼短夜长
C.E地以北昼长24小时 D.F地出现极昼现象
9.图中各地地方时
A.E地为0时 B.O地为18时
C.M地为24时 D.F地为6时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4093米)胜利建成。读图5,回答第10-12题。
10.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冰穹A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高原缺氧
④冻土深厚 ⑤生态脆弱 ⑥可供施工时间短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1.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 B.地势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C.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 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12.包括北极黄河站(79°N,12°E)在内,我国四个极地科考站中最先迎来新的一天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黄河站 D.昆仑站
9月7日前后为“白露”节气,届时我国多数地区昼夜温差往往为全年最大。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叶或花瓣上,早晨的阳光照射,看上去洁白晶莹,因而得“白露”美名。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日较差分布图(图6),回答第13、14题。
13.图中的昼夜温差
A.A地为16℃以上
B.B地为8℃以上
C.A地与B地最大差值可达8℃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4.关于温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大
B.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大
C.日较差大,利于形成露水
D.年较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15.图7为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盛行风示意图,图8中甲、乙两图反映了图7中山脉两侧的降水状况。图中

A.A地全年降水稀少,原因是寒流的减湿作用
B.B地雨热同期,如乙图所示
C.盛行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图9为欧洲部分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
16.图9中城市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
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
图10中大圆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据图完成17、18题。
17.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
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18.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图11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20.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势高低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②
海水盐度是1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各类盐类物质的总量,其值高低与降水量和海水蒸发量相关。读图12、13,回答第21-24题。


21.图12为不同纬度海洋表面蒸发量和降水量比较图,由图可知世界高盐度海区位于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20°~30°附近
C.南、北纬5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
22.与世界高盐度海区形成有关的气压带或风带为
A.赤道低气压带与低纬信风带 B.低纬信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中纬西风带 D.中纬西风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
23.一般情况下同纬度海区,暖流及其流经海域比寒流及其流经海域的海水盐度高。图13中四个海区的海水盐度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c>d>b>a
C.c>b>d>a D.b>c>d>a
24.b海区附近形成了较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为
A.寒、暖流交汇 B.深层海水上涌
C.温暖海区,有利鱼类生长 D.沿岸河流汇入营养物质
读图14,回答第25-27题。
25.与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相关的板块有
①亚欧板块 ②地中海板块 ③非洲板块 ④印度洋板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罗马古建筑大量采用大理石材料,与大理石形成有关的作用为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堆积作用 D.侵蚀作用
27.导致A、B、C三地自然带分异的基础和C的自然带名称为
①水分 ②热量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15是“沿106.5o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8-31题。
28.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9.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10℃
B.20℃
C.30℃
D.40℃
30.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31.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图16中阴影表示非洲北部萨赫勒地区(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据此完成32、33题。
32.与牧民南迁时间对应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河水补给湖水   B.庐山风景区正值旅游旺季
C.北京地区进入取暖季节  D.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风
33.能够实时反映这种植被破坏状况的技术手段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专题地图    D.地理信息系统
读图17,完成34、35题。
34.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图示区域为陆地
D.图示月份为7月
35.如果图中甲地区为某大陆的西岸,则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18,完成36-38题。
36.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西南风
37.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图乙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8.该天气系统向西移动,可能给福建山区带来关联的地质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风暴潮 D.滑坡
39.图19是某城市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人口密度变化与地价变化一致
B.中心商务区出现在①地
C.②地的交通流量最大
D.③地可能出现新的住宅区
40.图20为“我国某大城市平面示意图”,2005年与1981年相比,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①老城区的范围的变化——社会因素
②工厂位置的变化——环境因素
③大型商场布局的变化——交通因素
④交通线布局的变化——历史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五道大题,共60分,请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41.读北半球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1)和X—Y地形剖面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22中,正确反映图21中沿X—Y的地形剖面的是 。(选择填空)(1分)
(2)图21中河流M的 (东、西、南、北)岸冲刷较严重。(1分)
(3)如果在N河上兴建水库大坝,你认为应建在A、B哪处?理由是
。(2分)
(4)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2分)
(5)如果在该地建码头,甲、乙两城镇沿海更具优势的是 ,简要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5分)
42.读图23“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12分)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    ;C    。(2分)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图中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    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    (北京时间)时在天空中位置最高,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  方日落。(3分)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   地,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图24中两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其中A地区为“汇源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与华北地区相比,简析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
(2)概括图中果蔬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和主要灌溉水源。(3分)
(3)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5分)
44.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25);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6)

材料三:表1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
11—次年4月
5—10月
1月
7月
降水量
mm
占全年比重
%
降水量mm
占全年比重
%
平均气温

平均气温

昆明
116.3
11.2
918.1
88.8
7.5
19.7
贵阳
278.5
24.7
849.8
75.3
4.6
24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季节和成因。(4分)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分)
45.读图26,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图中等温线反映的是______月(1月、7月),P点与Q点之间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_ 。(2分)
(2)甲、乙两图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______,简要说明理由。(4分)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化的世界》的报告,报告中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变暖而受益。
(3)图示国家因全球变暖使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均能受益,任选其一说明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2分)
(4)图示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合作伙伴,在能源合作中互惠互利,分别说明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4分)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40道小题,共40分)
二、综合题(五道大题,共60分)
41.(本题共12分)
(1) (选择填空)
(2) 岸
(3)
(4)
(5) ,


42.(本题共12分)
(1)A ;C
(2) ,
(3)
(4) 方日出, 时, 方日落
(5) 地, ,
43.(本题共10分)
(1)
(2) ,

(3)

44.(本题共14分)
(1)走向 ,形成季节 ,
成因
(2)差异
成因

(3)特点
成因

45.(本题共12分)
(1) 月,
(2) 图,

(3)

(4)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40道小题,共4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第1-4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1100千米
B.2200千米
C.3300千米
D.4400千米
2.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C点应位于
A.非洲 B.大西洋
C.南美洲 D.太平洋
3.A点位于C点的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图2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地著名旅游“双龙戏珠”,最佳观赏时段为9月20日至24日,最佳观赏位置在甲处。在此期间太阳下山时,可见其从鞍部徐徐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山脉与图2所示山地走向一致的是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
C.长白山脉
D.秦岭
5.国外游客在该地(112°E)观赏“双龙戏珠”时,给远在家乡吃午饭的朋友打电话,他的家乡最可能在
A.孟加拉国达卡(90°E) B.奥地利维也纳(16°E)
C.美国新奥尔良(90°W) D.巴西玛瑙斯(60°W)
6.图3为等值线示意图,已知a<b<c
A.若为等高线图,则①位于山脊
B.若为等温线图,则属于南半球
C.若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则②线代表寒流
D.若为等压线图,则①线代表低压槽线
图4所示为某时刻昼半球侧视图,OM为赤道,回答第7-9题。
7.该日,太阳直射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南纬20°纬线上 D.北纬20°纬线上
8.图中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B.M地昼短夜长
C.E地以北昼长24小时 D.F地出现极昼现象
9.图中各地地方时
A.E地为0时 B.O地为18时
C.M地为24时 D.F地为6时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4093米)胜利建成。读图5,回答第10-12题。
10.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冰穹A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高原缺氧
④冻土深厚 ⑤生态脆弱 ⑥可供施工时间短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1.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 B.地势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C.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 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12.包括北极黄河站(79°N,12°E)在内,我国四个极地科考站中最先迎来新的一天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黄河站 D.昆仑站
9月7日前后为“白露”节气,届时我国多数地区昼夜温差往往为全年最大。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叶或花瓣上,早晨的阳光照射,看上去洁白晶莹,因而得“白露”美名。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日较差分布图(图6),回答第13、14题。
13.图中的昼夜温差
A.A地为16℃以上
B.B地为8℃以上
C.A地与B地最大差值可达8℃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4.关于温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大
B.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大
C.日较差大,利于形成露水
D.年较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15.图7为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盛行风示意图,图8中甲、乙两图反映了图7中山脉两侧的降水状况。图中

A.A地全年降水稀少,原因是寒流的减湿作用
B.B地雨热同期,如乙图所示
C.盛行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图9为欧洲部分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
16.图9中城市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
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
图10中大圆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据图完成17、18题。
17.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
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18.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图11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20.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势高低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②
海水盐度是1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各类盐类物质的总量,其值高低与降水量和海水蒸发量相关。读图12、13,回答第21-24题。


21.图12为不同纬度海洋表面蒸发量和降水量比较图,由图可知世界高盐度海区位于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20°~30°附近
C.南、北纬5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
22.与世界高盐度海区形成有关的气压带或风带为
A.赤道低气压带与低纬信风带 B.低纬信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中纬西风带 D.中纬西风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
23.一般情况下同纬度海区,暖流及其流经海域比寒流及其流经海域的海水盐度高。图13中四个海区的海水盐度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c>d>b>a
C.c>b>d>a D.b>c>d>a
24.b海区附近形成了较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为
A.寒、暖流交汇 B.深层海水上涌
C.温暖海区,有利鱼类生长 D.沿岸河流汇入营养物质
读图14,回答第25-27题。
25.与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相关的板块有
①亚欧板块 ②地中海板块 ③非洲板块 ④印度洋板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罗马古建筑大量采用大理石材料,与大理石形成有关的作用为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堆积作用 D.侵蚀作用
27.导致A、B、C三地自然带分异的基础和C的自然带名称为
①水分 ②热量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15是“沿106.5o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8-31题。
28.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9.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10℃
B.20℃
C.30℃
D.40℃
30.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31.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图16中阴影表示非洲北部萨赫勒地区(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据此完成32、33题。
32.与牧民南迁时间对应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河水补给湖水   B.庐山风景区正值旅游旺季
C.北京地区进入取暖季节  D.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风
33.能够实时反映这种植被破坏状况的技术手段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专题地图    D.地理信息系统
读图17,完成34、35题。
34.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图示区域为陆地
D.图示月份为7月
35.如果图中甲地区为某大陆的西岸,则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18,完成36-38题。
36.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西南风
37.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图乙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8.该天气系统向西移动,可能给福建山区带来关联的地质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风暴潮 D.滑坡
39.图19是某城市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人口密度变化与地价变化一致
B.中心商务区出现在①地
C.②地的交通流量最大
D.③地可能出现新的住宅区
40.图20为“我国某大城市平面示意图”,2005年与1981年相比,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①老城区的范围的变化——社会因素
②工厂位置的变化——环境因素
③大型商场布局的变化——交通因素
④交通线布局的变化——历史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五道大题,共60分,请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41.读北半球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1)和X—Y地形剖面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22中,正确反映图21中沿X—Y的地形剖面的是 。(选择填空)(1分)
(2)图21中河流M的 (东、西、南、北)岸冲刷较严重。(1分)
(3)如果在N河上兴建水库大坝,你认为应建在A、B哪处?理由是
。(2分)
(4)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2分)
(5)如果在该地建码头,甲、乙两城镇沿海更具优势的是 ,简要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5分)
42.读图23“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12分)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    ;C    。(2分)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图中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    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    (北京时间)时在天空中位置最高,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  方日落。(3分)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   地,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图24中两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其中A地区为“汇源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与华北地区相比,简析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
(2)概括图中果蔬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和主要灌溉水源。(3分)
(3)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5分)
44.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25);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6)

材料三:表1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
11—次年4月
5—10月
1月
7月
降水量
mm
占全年比重
%
降水量mm
占全年比重
%
平均气温

平均气温

昆明
116.3
11.2
918.1
88.8
7.5
19.7
贵阳
278.5
24.7
849.8
75.3
4.6
24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季节和成因。(4分)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分)
45.读图26,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图中等温线反映的是______月(1月、7月),P点与Q点之间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_ 。(2分)
(2)甲、乙两图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______,简要说明理由。(4分)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化的世界》的报告,报告中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变暖而受益。
(3)图示国家因全球变暖使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均能受益,任选其一说明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2分)
(4)图示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合作伙伴,在能源合作中互惠互利,分别说明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4分)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40道小题,共40分)
二、综合题(五道大题,共60分)
41.(本题共12分)
(1) (选择填空)
(2) 岸
(3)
(4)
(5) ,


42.(本题共12分)
(1)A ;C
(2) ,
(3)
(4) 方日出, 时, 方日落
(5) 地, ,
43.(本题共10分)
(1)
(2) ,

(3)

44.(本题共14分)
(1)走向 ,形成季节 ,
成因
(2)差异
成因

(3)特点
成因

45.(本题共12分)
(1) 月,
(2) 图,

(3)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