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
作业1
基础 启航
一、静心练字。
桑桑
稚稚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dāng—dàng
应当( ) 上应( ) 应家( ) 应铺( )
2. zhǒng—zhòng
种地( ) 种子( ) 种田( ) 稻种( )
3. gōng—gong
供应( ) 上供( ) 供品( ) 提供( )
4. bēi—bèi
背诵( ) 后背( ) 背心( ) 背带( )
三、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yún tián zhì zǐ
( ) ( ) ( )
cán sāng zhī xiǎo
( ) ( )
四、比一比,再组词。
傍( ) 稚( ) 晓( ) 坡( )
旁( ) 维( ) 浇( ) 陂( )
五、给下列诗句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昼出耘田夜绩麻( )A. 耕田 B.除草
2.童孙未解供耘织( )A.提供 B.从事
3.稚子金盆脱晓冰( )A.早晨 B.知道
4.短笛无腔信口吹( )A.曲调 B.腔调
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学海 拾贝
七、读读背背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三衢道中
[宋]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②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泛,乘船。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作业2
能力 扬帆
一、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
童孙未解 ,也傍桑阴学种瓜。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杂兴”是指
2.本诗题目中的“四时”与“人间四月芳菲尽”中的“四月”是一个意思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3.“也傍桑阴学种瓜”表现了乡村儿童的
二、默写《稚子弄冰》,并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
, 。
1.这首诗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 的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 的样子。
2. 后两句诗表现了儿童情感从 逐渐到 的过程。
三、默写《村晚》,并完成练习。
村晚
[宋]雷震
, 。
, 。
1.这首诗展示了一幅 图,分别写了 、
、 、 、 、等景物,表达了诗人 之情。
2. 诗中“衔”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字表明牧童不足规矩地骑,而是随意地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作业1
一、略
二、1. dāngdàngdāngdàng 2. zhòng zhǒngzhòngzhǒng 3. gōng gòng gòng gōng
4. bèi bèibèi bēi
三、昼夜 耘田稚子蚕桑知晓
四、示例:傍晚旁边幼稚 维护知晓浇花 山坡 陂渠
五、1.B 2. B 3. A 4. A
六、1.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过树林,忽然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2.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回家,随口用短笛吹奏着不成曲调的乐曲。
七、略
作业2
一、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供耕织
1. 宋范成大随兴而写的诗 2.不是一个意思。“四时”指的是四季,“四月”指的是农历四月,初夏。
3.天真可爱、勤劳能干
二、宋 杨万里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 天真快乐 剜冰2. 开心失望
三、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牧童骑牛晚归 草 池塘山落日寒漪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2.拟人横调皮可爱
四、示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