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船装上动力”学与导设计
课 题 给船装上动力 执教时间
设计者 学校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的第5课。教科书前面几课分别探讨了通过改进船的材料和内外结构,来提高船的稳定性和承载量,体验了船的材料和结构发展史。本课重点引领学生关注船的动力问题。为了让船行驶得更快、更远、更持久,人们对船的动力开展了逐步探索,由此引出本课的主题,同时本课也为第6、第7两课设计和制作一艘小船奠定了基础。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回顾船的发展史。由于“人力无法满足大船航行的动力需要”,自然引出“给船装上新的动力”这个问题,整合学生关于船的动力的前认知,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船的动力问题。 第二部分——探索,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1:“给我们的船装上风帆”,给学生提供一只简易模型船,让学生进行风帆的安装和调试。模型船结构简单,易操作,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船的动力,推动学生思考改进船的动力。活动2:“给小船装上其他动力”给学生提供电动风轮和蒸汽动力装置,供学生在简易模型船上进行安装和调试。活动3:“如何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给它装上船舵试试看”,教师提供简易船舵,让学生尝试安装、调试船舵,体验用船舵来控制船行驶的方向,并发现其中的诀窍。 第三部分——研讨,包含三个问题,这些问题与探索部分的活动完全吻合,教师可以将对这些问题的研讨穿插在探索活动中,在所有探索活动结束后进行集中总结。 第四部分——拓展,介绍潜水艇。文字部分涉及到很多专业问题,如水下航行、水的阻力、自身重力、浮力、控制沉浮以及柴油动力和核动力等。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可以在课外展开对潜水艇知识的拓展学习。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完整地经历船的动力发展史,感受船动力技术的革新,体验给船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 学教方式选择: 五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了解了不少船的动力装置,但是停留在观察,对于解释这些动力如何使船动起来的,以及其演变历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还有一定困难。让学生亲历尝试制作风力驱动,蒸汽驱动和螺旋桨驱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按照“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方案——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养成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科学概念目标 1.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 2.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与舵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在认识船的动力发展史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体验给船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感受船的动力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变化和影响。 2.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难点:能根据不同要求,制作不同动力的小船,并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与舵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探究:船体模型、木棍、卡纸、电动机、电动机架,风叶,电池盒,蒸汽铝管,蜡烛,安全打火机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水池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要点 学导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聚焦 目标: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 提问学生如何使大船航行起来 学习要点: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1.提问:同学们,在前面几堂课里,我们研究了船的发展历史,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可是随着人们对船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多,船建得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还有哪些动力可以使大船航行呢?
(二)探索 目标: 设计一艘具有动力的小船 学习任务: 选择合适的材料给小船加上动力 学习要点: 注意实用性 过渡:这节课,同学们就作为船舶动力工程师,要使这艘小船动起来。那你设计的动力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教师把学生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材料准备:船身模型、木棍、风帆卡纸、水池、电风扇] (一)任务一:设计制作风帆船 1.出示材料(船身、风帆卡纸、木棍),小组讨论:利用现有材料,让我们的模型船行驶起来? 2.师生研讨,确定制作方法。 3.小组合作,制作并调试,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4.研讨:在制作与调试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用风帆作为动力,有什么缺点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自然动力,不可持续,自然风不可控…… (二)任务二:设计制作风力船或蒸汽船 1.提问:如何能够提供持续的动力? 2.交流:如果给小船安装电动风轮或蒸汽装置,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安装? 3.介绍蒸汽推进装置和蒸汽原理:加热蒸汽铝管的圆圈,管内的水受热膨胀,一头铝管会排水,另一头会吸水,这样水会在铝管内循环流动,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小船就会前进。 4.出示材料,学生选择一种动力装置,进行设计。 5.微课指导制作方法。 6.领取材料进行组装,并下水调试。 7.小组讨论总结:安装调试中获得的经验及发现的问题。 8.提问:让船持续的动力来源于?(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来源于电能、来源于热能) [材料准备:船模型、船舵、水池] (三)任务三:让小船保持方向 1.提问:小船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偏离方向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控制小船的行驶方向呢? 2.出示划龙舟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船尾的舵手作用。 3.给船装上船舵,进行实验。 4.小组讨论总结:船舵的方向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总结 目标:知道如何给船装上可用的动力 学习任务: 归纳总结小船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学习要点: 结合现象和数据,学会归纳总结 1.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2.为什么工程师不断设计、制作新的动力装置? 3. 阅读潜艇的相关资料,介绍潜水艇。让学生思考:潜水艇是靠什么动力驱动的?潜水艇是如何控制沉浮的?
【板书设计】
5.给船装上动力
人力→风帆→电动风轮
蒸气装置
船舵的方向可以控制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