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
教材简析《小草》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先用古诗概述,再具体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小草的特点,感悟小草的品质,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第2学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本课设计从情景导入入手,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会质疑;在语文实践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精彩的段落。3.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先用古诗概述、再具体加以描写的表达方法。4.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小草的特点。2.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放课件展示花园、湖畔、原野、高山的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2.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喜欢绚丽多彩的鲜花,羡慕有高大身躯的苍松,而小草与之相比却默默无闻。但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去赞扬它,歌颂它。(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正音互评。3.默读,边读边思索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指名读文后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程度)三、精读课文,合作交流1.通过学生回答主要内容引出问题: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2.选择一段共同学习。(以第4自然段为例)(1)指名读。(2)联系上下文理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句话的意思。(师适当补充)(3)画出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和感悟之词。(4)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律和现代文的抒情)3.总结学习方法。(1)找出本段赞美小草的诗句。(2)试着理解诗意。(3)在文中画出作者对小草的感悟。(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小组内按总结出来的上述学习方法自学2、3、5自然段。(师巡视指导)5.汇报交流,质疑解疑。(1)学生汇报学习情况。(2)随机理解“纤细”“繁衍”“高山之巅”“镶上”“炽热”“深沉”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小草的优秀品质。(4)说说每一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四、再读课文,感悟提升1.说说自己对文章的感受。2.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选择精彩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五、回归整体,感受方法1.通读全文,再次体会感悟小草的平凡与伟大。2.齐读第1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结合每个自然段的写作特点,感受文章的写作方法。六、发散思维,拓展延伸说一说小草的其他优秀品质。七、作业(任选其一)1.文中第2、3、4、5自然段的开头引用的是古诗词,找到这4首诗,读一读。2.至少背诵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第2课时一、通读全文,回顾内容学生自由读文,回顾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二、朗读课文,加深理解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各小组推荐朗读选手,赛一赛,通过有感情朗读把对小草的赞美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三、背诵积累1?自由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背诵的情况。3?指名背诵。4?自选美词佳句记入积累本。四、巩固认字,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巩固识记生字。2.写字重点指导书写“炼”“溪”“益”等生字。注意“炼”字右边的写法,与熟字“练”联系记忆;“溪”字的右半部下边是“大”,提示学生不要写错。五、内化知识,完成练习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中相关练习。六、拓展阅读,课外延伸1.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相关文章。2.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描写小草的诗文。七、作业选择自己熟悉的植物进行有序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