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分组实验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难点:实验时的计时。
教学过程:
【温故学】
提出问题:1.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
3.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4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知新学】: 阅读“实验:测平均速度”一节内容,思考问题:
如何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
练习用 和 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原理: ,
需要测量的是 和 。
了解实验仪器: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2.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用小木块支起木板的一端,形成斜面,使小车从斜面顶部滑下时做直线运动。
在斜面顶端确定小车的初始位置“O”,在斜面底端确定终点位置B,用刻度尺量出SOB,填入表中
3.将金属片置于B点,从O点处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开始记时,当听到小车与金属片相撞的声音时,立即停止记时,读出时间tOB,填入表中
4.将金属片移至OB中点A处,测出小车从顶端级至A处的距离SOA,填入表中。
5.用停表测出小车从O点到A点所需时间tOA,填入表中。
6.利用v=求出小车通过全程sOB的平均速度vOB,通过上半段路程sOA的平均速度vOA,填入表中。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OB=
TOB=
VOB=
SOA=
TOA=
VOA=
四.实验结果讨论:
提问:通过实验求得的vOA、vOB是否相等?
,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米/秒,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米/秒,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练习:
1. 请同学们计算出实验中下半段路程:SAB=sOB-sOA= ;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AB=TOB-TOA= ;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2.计算= ,将结果与vB对比,二者是否相等?
【达标学】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课后反思: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