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考】中考语文 二轮专题复习【阅读篇】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概括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赢在中考】中考语文 二轮专题复习【阅读篇】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概括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14:03:34

文档简介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第三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概括
1.把握文章的思路。
2.归纳内容要点。
3.概括中心思想。
题型 出处 具体题目 分值
2018深圳《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阅读全文,补充“我”的活动内容。 2
2017深圳《从心所欲不逾矩》 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的两件事。 2
2016深圳《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 刘老师的与众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3
情节概括 这篇叙事散文主要有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
2014深圳《红花衣与日记本》 2
概括。
通读全文,请概括作者围绕“柳”主要写了哪几
2013深圳《柳信》 3
件事。
体会领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
心理变化 2015深圳《乡野高人》 3
顺序填在空格处。
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
事物特点 2018天津《片片蝶衣生》 3
花的特点。
考点一:概括全文内容题
考点精讲
1.概括内容。
故事或故事发展的步骤、过程、环节和脉络。概括故事情节就是把文章全文分成相对集中的几个板块,
然后用精炼的语言表述,主要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
80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2.学会判断概括全文内容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018广西梧州《父亲和那道坡》
总结归纳:“主要内容”这些关键词判定是概括全文内容题。近年来各地中考概括全文内容题考查越
来越少,更倾向于考查概括情节题。
真题解析
(2018年 广西梧州)
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①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②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你
对车倒挺上心啊。”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
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③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
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
④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
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
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
⑤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声。他蹲在那儿,点着一
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⑥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
路上。
⑦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
来。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媳妇
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
⑧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⑨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徐老套嗓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
在了凳子上。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⑩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
会儿。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
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徐
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
下。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
81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大成说。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
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徐老套说:“一个小
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
花吧,我一分不沾。”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
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
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
没人接。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
就跑进屋去。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徐老
套笑眯眯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徐老套拽住儿子
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概括内容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技巧点拨
内容概括题 全文
写人记事的文章:人+事+(结果)(+表达的情感或主旨)。
要素归纳法
写景抒情类:什么+怎么样(+表达的情感或主旨)。
标题扩展法 充实标题,将所缺的时间、地点补充完整。
考点二:情节概括题及心理概括题
考点精讲
1.情节概括题解题思路。
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是人,可采用“谁+干什么”
的句式,如果是物,可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
2.学会判断情节概括题。
(1)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的两件事。——2017深圳《从心所欲不逾矩》
(2)刘老师的与众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2016深圳《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
(3)这篇叙事散文主要有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014深圳《红花衣与日记本》
82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4)通读全文,请概括作者围绕“柳”主要写了哪几件事。——2013深圳《柳信》
总结归纳:“概括”“哪些方面”“哪几件事”“两个情节”这些关键词判定是情节概括题。
3.心理变化概括思路。
结合情节找关于人物心理变化的词,比如“焦急”“兴奋”等。
4.学会判断情感心理概括题。
(1)体会领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顺序填在空格处。
——2015深圳《乡野高人》
(2)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表头上有段落、情节、情感态度)—
——2018辽宁盘锦《心远地自偏》
总结归纳:“心理活动”“情感态度”这些关键词判定是情感心理概括题。
真题解析
(2018 年 辽宁盘锦市)
心远地自偏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
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
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
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
犹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
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
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
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
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
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
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
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
83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
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
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
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
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
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
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
已忘言。”他憨笑着说:“送给你!”
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
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摘自《意林》总第 52卷,有删改)
1.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2分)【情节概括及情感心理概括题】
段落 情节内容 情感态度
⑤ “我”看见菜农正走向广场 讽刺、疑惑
⑥ (1)_________________ 好奇、吃惊
⑦ “我”回家找出珍藏的拓本 (2)_________________
技巧点拨
情节概括题 分层
1.明确概括对象。(审清题)
答题方法 2.用时间词、地点词定区间,为文章划分层次。(分好层)
3.参照分数,确定回答几个要点。
答题模板 (时/地)人+事+果。
心理概括题
1.根据时间、地点词划分故事。
答题方法
2.情感或心理词在相应的段落里找出,尽可能用原文词语作答。
84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考点三:概括事物特点题
考点精讲
1.事物特点的概括。
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可以找关于事物外在特征的词或句,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于构造、形态,
总结该事物展现的内在品质。
2.学会判断概括事物特点题。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2018天津《片片蝶衣生》
总结归纳:“概括”“特点”这些关键词判定是概括事物特点题。
真题解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拜谒李时珍
陈世旭
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蕲春①,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
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
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
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
年累月氤氳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
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清瘦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
瘦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此般的清瘦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
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握一个个问医者的脉息。偶尔的询问和叮咛,轻得就像亲人的耳语。
仿佛踏进的是森严的殿堂,人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弯腰进来,又一个个唯唯诺诺地躬身出门。门外车如流
水马如龙,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
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②。
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我在路这端,圣者在路那端,我们彼此深情凝望。曾经瘟疫弥漫了
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日
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困顿的五脏六腑深处,期昐着望闻问切的祥符。多少颤抖的呻吟,渴望
85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着一个身影:一个杏林春暖的身影,一个悬壶济世的身影,一个妙手回春的身影。
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国之医者,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
怀抱仁心,步履蹒跚,在苦难的漫漫长路,愿为百姓守候一生。
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
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敞开胸膛,
揽尽大地的远山近水,只看到香气在飞,心灵清如止水。
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茎草的萌芽,
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苦
行者的智慧,滋润了草的色泽,流溢着草的芳香。在众人的仰望中,研磨天地的精华,抚慰百姓的切肤之
痛。
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
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
风”,让涌动的脉搏,流出欢快的福音;于是滚沸的鼎釜里一缕清苦的味道,泽润了天下的老弱贫疾;于
是百草温汤融入子孙的血液,而“李时珍”,刻进华夏永恒的记忆。
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民族记录下了一个伟大医者朴素的背影。
“李时珍”,远不止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的魂魄。
(有删改)
【注】①蕲春:今湖北蕲春,李时珍故乡。②私淑弟子:私下向自己仰慕敬佩的人学习的学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了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
B.文章以“一条古老的石路”连接时空,由写表叔转到写李时珍,过渡自然。
C.作者借助丰富想象,展现了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感人场景。
D.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2.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3.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3分)
86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技巧点拨
概括事物特点
文 体 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散文。
1.在文中找到描写某物特征(如外形)的段落。
外形特点 2.画出该物特征(如外形)的关键词句。
答题方法
3.将关键词句归纳、压缩、提炼。
精神品质 作者从该物身上感悟到的精神。
考点四:概括人物形象题
考点精讲
1.判断人物形象思路。
(1)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
(2)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
(3)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2.不同类型人物形象评价词。
老师的品质:(1)慈爱,有爱心;(2)工作认真有责任感;(3)善于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充满教
育智慧;(4)善于钻研,课堂语言风趣生动,吸引学生。
父母的优秀品质:(1)坚强,不轻易向命运屈服;(2)善良,同情弱者,尊重邻里;(3)懂得磨炼
孩子、教给孩子方法,不溺爱孩子,用心良苦;(4)勤劳节俭,慈爱,懂得关爱孩子、教育孩子;(5)
尊重孩子,善于引导,教育孩子。
子女的品质:(1)不懂事,与父母存在代沟,但能知错即改;(2)热爱父母,孝敬父母;(3)刻苦
勤奋,努力上进。
3.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
褒义词:憨厚、朴实、谨慎端正、一丝不苟、温良、和善、大方、坚强、执着、热爱生活、聪明伶俐、
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谦虚、懂得感恩、豁达大度、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忠厚老实、耿直、顾
全大局、教子有方、孝敬父母、爱憎分明。
贬义词:斤斤计较、偏执、麻木呆板、悲观厌世、表里不一、虚情假意、见异思迁、爱慕虚荣、圆滑
世故、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优柔寡断、贪小便宜、自私自利、不思进取。
4.学会判断人物形象题。
(1)你认为文中的李卓是一个怎样的人?——2018怀化《十八岁那年的单车》
总结归纳:“怎样的人”“人物形象”这些关键词判定是人物形象题。
87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真题解析
(2020年 武威市)
我的父亲
莫言
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
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
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②在我参军离家前近 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骂
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
悄说:“你爹来了! ”,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 好大一儿才能缓过劲来。不仅是我怕,
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些堂姑、堂叔也都怕,我听姑姑说
她们年轻时,姐妹们在一起说笑,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声, 一个个立即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了才慢
慢活泼起来。
③曾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怕父亲,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也曾经与两位兄长探讨过这个问
题,他们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 在家门口右侧的
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
充满慈爱的说:这个小牛犊!
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
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了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
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
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
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得到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
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
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我小学辍学后,父亲
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我
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不
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
⑧学医不成,父亲心中肯定对我失望,但他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
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期间看了一场文艺演出, 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
88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
了之。
⑨1973年 8月 20日,我到县里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
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
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家
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图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里理
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后来我从棉花加工厂当了兵,当兵后又提了干,成了
作家,几十年一转眼过来,父亲从没问过我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次我给他钱,他都不要,即便勉
强收下,他也一分不花,等到过年时又分发给孙子孙女和我朋友的孩子们。
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
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
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的那样冷静,
那样克制。
我写小说 30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机
会地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 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要记别人的仇。这
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发挥了作用。父亲经历过很多事,对近百年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变迁了
如指掌,他自身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但他从来不说,我也不敢直接去问他,只是在家里来客,三杯酒后,
借着酒兴,父亲才会打开话匣子,谈一些历史人物,陈年旧事,我知道这是父亲有意识地讲给我听的,我努
力地记忆着,客人走后我就赶快找笔把这些宝贵素材记下来。
2012 年 10 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以他质朴的言行赢得了许多尊敬。所谓的莫言旧居,父
亲是早就主张拆掉的,之所以未拆是因为有孤寡老人借居。我获奖后旧居成了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一些
商人也想借此作文章,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父亲又做出
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
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慷慨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 ”
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
头。”.父亲不仅这样要求我,他也这样要求自己。儿子获奖前,他与村里人平起平坐,儿子获奖后,他比
村里人矮半头。当然,也许会有人就我父亲这两句话做出诸如“世故”甚至是“乡愿”的解读,怎么解读
是别人的事,反正我是要把这两句话当成后半生的座右铭了。真心实意地感到自己比别人矮半头总比自觉
高人一头要好吧。
(选自《青年文摘》2019年第 21期,有删减)
89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1.作者年少成长过程中,也曾深深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请简要概括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事。(4分)
2.在作者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们从父亲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解析:概括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回答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
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
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技巧点拨
题 型 人物形象分析
1.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次要人物的评价)。
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品质。
答题方法
3.典型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他人他物的描写角度分析。
答题模式 ……情节,看出××是个……的人。
【荆门 2020】
干净
刘建超
①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吉普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
泡成澡。
②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
③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地袭击了这座城市。制定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放好
了一池子洗澡水。市办来电话说,大名村遇到山洪暴发,随时都有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欧阳匆匆换
了件衣服,到大名村还得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呢。
90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④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驶,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雨夜忽明忽暗。
⑤欧阳说,小马,你老家不就是大名村吗?你说说情况,小马说,大名村有五百多户人家,沿着大名
山散住着,大名山蜿蜒十多里。居民住的房屋大都是土木结构的,好多年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雨了。欧阳说,
我们把抢险指挥部设在小马家里。关秘书,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往大名村。
⑥车在山路上颠簸,欧阳把手伸到脖子后摩挲,自言自语地说,真该泡一泡了。
⑦欧阳打小就爱泡澡。小时候爱哭,哭起来就没完,但只要把他往热水盆子里一泡,他就立马安生了,
眼角还挂着泪珠,脸却已经笑成一朵花。上大学以后,欧阳一直都是学霸,但他课余不会天天捧书本钻图
书馆,更多的时候是去泡澡堂子。按欧阳的说法,只要泡进热水池子,脑细胞立刻被激活了,所学所用那
叫一个清楚。同宿舍的几个兄弟,每到快考试时就陪着欧阳一起去泡澡。欧阳就在热雾氤氲中,说重点,
押大题,都是八九不离十。
⑧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被分配到老街建设局,经过三五年的摔打,就当上了局长,老街城区改造,建
设局成了最忙碌的单位,不管工作到多晚,欧阳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泡池子。
⑨一位开发商为了揽下老街的项目,趁着欧阳去省里开会,给欧阳家里安装了一个浴盆。浴盆是进口
的,可以恒温加热,还带有气泡冲浪按摩功能。欧阳回到家一看,就冲着媳妇发火了,媳妇委屈地说,他
们说是你订购的,我哪懂这些呀。第二天,欧阳邀请开发商去了老街养老院,举行了一个企业捐赠仪式,
那只多功能浴盆就捐赠给了养老院。
⑩欧阳当上市长第二年的秋天,就让妻子把她的舅舅请到家里来住。妻子纳闷儿,说,你成天忙得脚
不沾地,三亲六故来家里你都顾不上一起吃顿饭,咋想起来把老舅接来了?欧阳说,老舅也长时间没有见
过面了,想了,来聊聊。
老舅背着家乡的土特产,到了欧阳家。欧阳让妻子好吃好喝地款待老舅,他下了班就带老舅去泡澡。
泡透了,欧阳就仔细地为老舅搓澡。一连泡了七天,老舅受不了了,对欧阳说,大外甥,你就别泡你老舅
了。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我不该打着你的旗号给儿子大办婚事,借机收礼。我回去就把收的礼钱如数退
还,行了吧?欧阳笑呵呵地说,老舅啊,没事多泡泡澡,促进血液循环,有益健康。你老人家健健康康的,
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啊。
越野吉普车在小马家门口停住,欧阳下了车,同等在门口的乡长、村主任一起到村民家中看望,了
解情况。欧阳一身雨水一身泥地回到小马家里,已经是夜半时分。吃着泡面、榨菜,欧阳靠着墙睡着了。
小马对父母说,把盛粮食用的空水缸挪进里屋,烧几锅开水,让欧阳市长泡泡澡。几个人把大水缸
挪进屋里,开始烧水。水烧好了,水缸里冒着热气。村主任急匆匆跑进屋,大声喊着说,东山坡出现了险
情,有两家的老人怎么也不肯离开老房子!
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一行人急匆匆隐入雨幕中。小马出门前,对父亲说,温着水
91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呀,等我们回来。
欧阳没能再回来。他们把几个老人强行背出老屋,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
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寻找欧阳市长,在淤积的沙土石里挖了三天,依然找不到。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
大家肿胀的双脚、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小马哭着,继续用手刨
着,说,市长还没有洗澡,还没有洗澡哇。欧阳的妻子握着小马的手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
净着呢。
后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了松树,郁郁葱葱的,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松林。
(节选向《安文学》2018年第 12 湖,有删改)
1.文中第⑦至 自然段为插叙部分,该部分中作者围绕欧阳市长主要讲述了三件事。
下面己概括出第一件事,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事,要求每空不超过 10个字。(4分)
①欧阳泡澡溯源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2分)
3.请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
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驰,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雨夜忽明忽暗。
4.文中的欧阳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
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92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
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
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
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
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
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
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
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
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
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
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
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
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
“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
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
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
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
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
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
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
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
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 20年积
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
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93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
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抑。(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
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
3.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
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5.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
考点一:概括全文内容题。
1.要素归纳法:
(1)写人记事的文章:人+事+(结果)+(表达的情感或主旨)。
94
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
(2)写景抒情类:什么+怎么样+(表达的情感或主旨)。
2.标题充实法:充实标题,将所缺的时间、地点补充完整。
考点二:概括情节及心理情感题。
1.概括情节。
(1)明确概括对象(审清题)。
(2)用时间词、地点词定区间,为文章划分层次(分好层)。
2.概括心理情感题。
(1)根据时间地点词划分故事。
(2)情感或心理词在相应的段落里找出,尽可能用原文词语作答。
考点三:概括人物形象题。
1.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
2.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
3.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考点四:概括事物特点题。
1.外形特点:在文中找到描写某物特征(如外形)的段落;画出该物特征(如外形)的关键词句;将
关键词句归纳、压缩、提炼。
2.精神品质:作者从该物身上感悟到的精神品质。
95第三章 文学文本阅读之概括
真题精讲板块
父亲和那道坡
1.父亲为方便儿子开车回家,硬生生“搬”走了回家路上的土坡。
心远地自偏
1.【答案】(1)“我”看见菜农在广场上写(练)字 (2)歉意、敬意
【解析】第(1)空考查的是对第⑥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填写表格时,注意概括的内容要基本符合给出情
节内容的句式特点。填写第(2)空时,注意返回文章第⑦段寻找或概括。
拜谒李时珍
1.A
2.①有助于李时珍形象具体化、让读者对李时珍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②衬托李时珍形象的高大;③体现
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传承。
3.①野采药;②编纂《本草纲目》;③为百姓治病。
我的父亲
1.①给“我”剃头时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②一起抬石头,用关切的目光打量“我”并赞赏地点头。
2.①(对待名利)轻钱财、重名誉,冷静、克制;②(对待他人)质朴,低调,谦虚,宽厚;③(对待孩子)疼
爱孩子,为孩子前途着想;④(对待自己)严于律己,(答出任意 2 个方面即可)
实战演练板块
干净
1.②欧阳义捐浴盆 ③欧阳智“泡”老舅
2.小说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的松树几年后郁郁成林收尾,具有象征意味,寄托了人们对欧阳的
敬仰和怀念之情,从而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3.交代了欧阳市长夜赴大名村途中暴雨滂沱的自然环境,渲染了情势危急的氛围。同时,“疾驶”一词侧面
烘托出欧阳市长焦急的心情。
4.①尽职尽责:欧阳市长一接到市办电话,立马放弃泡澡夜赴大名村,表现其高度的责任心。②廉洁正直:
捐浴盆、“泡”老舅事件都体现了欧阳市长的坚持原则、不徇私情。③舍己为人: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
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④行事果断:当村主任说东山坡出现险情,而有两家的老人不肯离
开老房子时,“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可体现欧阳市长行事果断的特点。(答出其中任意
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点评】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对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进行分析。
3、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
4、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
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1.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带“我”看戏,给“我”讲戏: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
到车站。
2.(1)“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
解和尊重。
(2)运用排比修辞,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
“我”童年的快乐。
3.生活中,一类人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而
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就会显现出来。
4.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5.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喜好。(答出 3 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