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学习目标总览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时分配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课时
教学建议
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材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2.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学生1:我觉得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学生2:是啊,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教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用统计表整理调查数据。
出示教材第2页例1。
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课件出示例1中红、黄、蓝、白颜色的图片),选哪种颜色合适?
(1)思考: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提示: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2)追问: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明确: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最喜欢黄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
(3)质疑: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
明确:①虽然我们班上的同学只是全校的一部分,但是其他班级的同学选择的结果也许跟我们是相同的,依此类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应该是这样的。
②一般来说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我们班应该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③学校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班级组成的,我们班也是随机抽取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4)整理数据,解答简单问题。
出示教材第2页统计表及问题。
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2.记录数据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3页例2。
问题: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参加呢,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呢?
明确: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就像投票选举班干部那样无记名投票。
学生写选票,教师收齐。
(1)提问:写好选票之后,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明确:应该进行唱票,有人记录,有人监督。
(2)出示教材第3页的记录结果。
追问: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这三位同学采用了不同的记录方法。第一位同学是画“正”字法记录,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
小结:在记录数据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可以是画“正”字,还可以是画任何自己喜欢的符号。
(3)讨论:现在请大家谈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
举例: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因为一个“正”字正好是5笔,最后整理数据的时候容易计算,比其他记录方法一个一个地数要简便,而且容易数对。
(4)要求:下面请大家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格中。
学生整理数据,完成表格的填写。看看表中的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明确:陈小菲选票最多,应该选她参加比赛。
(5)质疑: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参加投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引导学生分情况考虑:①这两个人都投票给王明明;②这两个人都投票给陈小菲;③这两个人分别投票给王明明和陈小菲。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略,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回答。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古代的统计方法
早在中国古代,统计方法就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并在世界统计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公元前550年以前,孔子所修订的《书经》一书中记载了公元前3000年初夏代的国家显著事项。《书经》中的《禹贡》篇,主要采用文字记述的方法计数广义的政体和国家显著的事项。例如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的山川、湖泊、土壤、物产,以及田赋等级、贡品品目、水陆交通、各州种族等,并不考虑其是否提出数量方面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