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第49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混合运算顺序,你们有什么收获?
(1)我知道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我知道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揭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话,又该按照什么顺序计算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教材第49页例3。
(1)如果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运用这个规则,你能完成下面的习题吗?(出示教材例3)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
第1题:39 21 8 19 54 4
第2题:相同点:上下两题中的数和运算符号完全相同。不同点:上下两题中有一个是没有括号的,另一个是有括号的。
第3题:30 35 65-5×6=35
7 3 21÷(43-36)=3
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的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但是计算的准确率及速度还要在进一步的练习中逐渐提高。
2.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启发,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在学习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3 解决问题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53~54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结合具体问题,理解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不是靠一步计算就能解决的,所以混合运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二、学习新课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出示教材第53页例4。
(1)看看面包师傅遇到了什么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知道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每次烤9个,还需要烤多少次?
(2)你有办法帮面包师傅解决问题吗?
明确:①我们可以先计算还剩多少个没烤,90-36=54(个),剩下的54个,每次烤9个,54里面有几个9就是需要烤多少次,54÷9=6(次)。
②我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90-36)÷9。
(3)用综合算式计算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原因:因为我们要先计算还剩下多少个没有烤,就必须要先算减法,那就要加小括号,否则就要先算除法了。
(4)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边画图边讲解分析)
(5)该怎样思考用多个步骤解决的问题呢?
提示: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能正确解答。
(6)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
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1:可以先计算第一组买9个花多少钱,9×3=27(元);再计算第二组买6个花多少钱,6×3=18(元),这样就可以算出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钱,27-18=9(元)。列成综合算式:9×3-6×3=9(元)。
汇报2:可以先计算第一组比第二组多买几个,9-6=3(个);每个3元,就是3×3=9(元)。列成综合算式:(9-6)×3=9(元)。
(如果以上两种解法学生没有答出来,教师可以介绍给学生,但是第一种解答方法不要求所有学生掌握。)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2,4,6题。
第2题:先求小明一共买了多少张明信片,再求还剩下多少张。8×4-5=27(张)
第4题:(25+15)÷8=5(只)
第6题:(60-15)÷5=9(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内容你们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在较好地掌握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顺序,又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因粗心等原因会导致结果不正确,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一般应用题解答步骤
应用题解并不难,弄清题意是关键。
先从已知条件想,再往所求问题看。
也可逆向去思考,综合分析作判断。
画图可帮理思路,以此推导不出偏。
先算后算有次序,列出算式细心算。
算出结果要检验,最后莫忘写答案。1 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第47~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没有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2.使学生经历计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掌握没有小括号的不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养成工整书写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没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乘(除)加、乘(除)减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你们还记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明确: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二、学习新课
1.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出示教材第47页例1。
(1)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明确:图书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求阅览室里下午还有多少人。
(2)怎样列式呢?
明确:53-24+38。
(3)怎样计算53-24+38,小组交流。
明确: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其实是两级不同的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的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的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计算53-24+38,为了便于看出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我们采用脱式计算,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边讲解边板书)
(5)把综合算式15÷3×5的计算过程写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6)出示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组织交流汇报,对完全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
2.不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教材第48页例2。
(1)请看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①在跷跷板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
②还有7位小朋友在周围观看,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呢?
①我先算跷跷板上有多少人,4×3=12(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12+7=19(人)。
②我也是这么算的,不过我列的是综合算式,4×3+7=19(人)。
③在我列的算式里,7+(4×3)=19(人),因为要先求4×3,就用小括号了。
小结:7+(4×3)可以写成7+4×3,因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也可以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乘除后加减。
(3)出示教材第48页“做一做”。
现在请同学们把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圈出来。
(教师逐一出示,学生逐一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以鼓励为主)
教师:现在同学们运用这个规则完成做一做的计算,好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明运算顺序。教师结合反馈情况,进行强调讲解。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3,4题。
第1题:38 58 17 9 3 54
第3题:第2小题对,第1,3小题不对。改正如下:
34-17+3 18÷3×3
=17+3 =6×3
=20 =18
第4题:43 17 11 19 4 59 想一想略
四、课堂小结
你能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产生惊喜。要经常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热情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心与心、情与情的真诚交流。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为什么混合运算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在混合运算时,规定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进行计算。要想先加减的话还得多加上括号。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不是反着来,先加减后乘除呢?我们可是先学的加减,后学的乘除。
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线索吧。看看下面几个情况:
1.你和妈妈去菜场买菜,买了2捆青菜,3斤鱼,青菜一捆1元钱,鱼一斤5元钱。一共要付多少钱呀?
2.你去文具店买文具,买了3个本子,一本2元,买了2支笔,一支5元,一共要付多少?
3.你想给爸爸妈妈送礼物,每人送一个小蛋糕和一个苹果,小蛋糕5元一个,苹果一元一个,一共要多少钱呢?
这几个问题呀,都需要先算出买每样东西的钱,然后再把它们加起来,这样算比较简单。只有最后一题先加减不会变复杂,加出给一个人准备礼物的总数,再乘2。
只有买的各种东西数量都完全一样的时候,才能先加减,再乘除,不然就会很麻烦。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东西数量完全一样的机会很少吧。所以呀,别看“先乘除,后加减”只是个规定,那可是人们经过日常实践总结出来的。第5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学习目标总览
单元内容简析
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及变相的两步混合计算,为本单元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系统学习运算顺序的重要阶段,是今后练习计算、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分配
1 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时
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时
3 解决问题 1课时
教学建议
1.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水平。
2.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为今后计算能力的提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