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4 宋代经济的发展》2022年同步练习卷
副标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社会的动荡 B. 大运河的开通
C. 自然环境的恶化 D. 北方人口的南迁
袁隆平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被人们永远怀念。两宋时期,具有直接类似贡献的是( )
A. 大运河的开通 B. 筒车的使用 C. 占城稻的推广 D. 茶树的种植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化的幅度小于北方,而且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的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
A. 北方人口的南迁 B. 先进技术的推广
C. 良好的生态环境 D. 政府政策的支持
《宋书產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10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 )
A. 北宋对外贸易以农业为主 B. 张贴榜文的可能是地方通判
C. 经济重心南移到福建一带 D. 北宋政府对南方农业的重视
如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 )
A. 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 B. 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
C. 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 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
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业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地方是( )
①广州
②泉州
③杭州
④明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宋仁宗景祐年间,下诏规定:“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学者李永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的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向街开门、沿街置铺,不再被视为违章建筑。”由此可见,宋朝对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的管理制度是( )
A. 市坊分开 B. 市坊混合 C. 市中无坊 D. 坊中无市
宋朝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提到宋与西夏交战时的一段情景:“(岷州、河州)五月,寒甚,换棉衣、毛褐、絮帽乃可过。”由此可见( )
A. 宋朝人已经开始穿棉衣来过冬 B. 棉是宋朝人过冬的唯一衣料
C. 宋朝时穿棉衣过冬已全国普及 D. 只有交战时军人才能穿棉衣
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时的( )
A. 重要粮仓 B. 著名瓷都 C. 著名大商港 D. 丝织业中心
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先生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导致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增加的原因有( )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发达
④海外贸易发达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 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 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 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 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宋代商业贸易非常繁荣。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间限制的是( )
A. 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了草市
B. 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
C. 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D. 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发展的有( )
①水稻大面积种植,耕作技术提高
②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④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都城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 午餐吃的是稻米等粮食
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 晚上到东京夜市去看看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
A. 海河流城 B. 淮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钱塘江流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小明同学选用以上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______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2)材料一中图3“交子”是出现于何时的纸币?
(3)材料一中图4“南宋海船”,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江南地区开发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战乱较少、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的政权更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北方战乱频繁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故选:D。
本题以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点。
2.【答案】C
【解析】北宋时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南方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南方温度变幅小,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较多;南方地区森林破坏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为切入点,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体现了北宋政府对南方农业的重视,北宋政府重视农业的措施有政府遣使引进占城稻。
故选:D。
本题以《食货志》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5.【答案】A
【解析】宋代定窑孩儿枕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本题考查宋代制瓷业的发展,知道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本题考查宋代制瓷业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的海船规摸大、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朝造船业的准确认识.课本也提到宋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造船业发达.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7.【答案】B
【解析】宋城市与前代相比住宅区和商业区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等,由此可见,宋朝对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的管理制度是市坊混合,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大放异彩。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社会生活,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8.【答案】A
【解析】据“(岷州、河州)五月,寒甚,换棉衣、毛褐、絮帽乃可过。”可见,宋朝人已经开始穿棉衣来过冬。棉花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虽然在唐朝之前就已有种植,但还没有流行开来,直到宋元朝时期,才开始被广泛用来制作衣物。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棉衣的出现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棉衣的出现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时期,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不仅造船业发达,还是文明世界的大商港。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宋朝对外贸易的港口。
解答本题要熟记宋朝经济发展的历史知识。
10.【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包括宋朝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手工业技术发达;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政府设市舶司管理、支持海外贸易,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C。
本题以历史学家张岂之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南宋政府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夜市”可知这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东京)和杭州,城内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体现了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大放异彩。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阶层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宋代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12.【答案】D
【解析】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突破了坊市界限。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体现出商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故D符合题意;草市属于民间集市,不是突破时空限制。排除A;市舶司是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B;交子属于商品经济发展中货币,排除C。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知道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间限制的是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农业方面:水稻大面积种植,耕作技术提高,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①②符合题意;手工业方面: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③④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答案】D
【解析】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后来定都临安。南宋商人不可能有的经历是晚上到东京夜市去看看。
故选:D。
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知道南宋的都城是临安,不是东京。
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选:C。
本题以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有关内容。
16.【答案】A
【解析】(1)注意识读图片,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出现商标、纸币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南宋海船说明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南宋海船具有水密舱结构,具有将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宜在较深的水域中航行,这种结构可有效提高船舶的抗沉性,即便有少数船舱进水也不会沉没或者不会沉的很快。说明了宋朝的造船业发达;或说明了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
(4)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一是统治者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科技发达(或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故答案为:
(1)A。
(2)北宋前期。
(3)说明了宋朝的造船业发达;或说明了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
(4)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获利丰厚。
本题以宋代的四幅图片和宋朝海外贸易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朝海外贸易的有关内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