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训练:10压强和浮力 章末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训练:10压强和浮力 章末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3 11:0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章末复习
知识梳理
一、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            的力叫作压力,用字母F表示.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竖直方向不受其他外力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    物体的重力.
2.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
1.压强:物体所受的    与      之比叫作压强,用p表示.压强是反映     
   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    ;压强的单位:    ,1 Pa表示 .
3.增大压强的方法:       、           、           .
三、液体压强
1.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仪器是     .
2.液体压强的特点:在相同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     ,深度越深,压强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
四、气体压强
1.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的大小: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
     Pa.人们通过测量发现不同地点的大气压并不一定相同,其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    ;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    .
2.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液体表面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    ;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    .
3.大气压强的应用:真空吸盘吸玻璃、塑料吸盘衣钩、吸汽水(吸钢笔水)等.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    .
五、浮力
1.浮力及其方向: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作浮力.浮力的方向是      的.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    .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     ,即F浮= G排液= m排液g=      .
4.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称重法:F浮=    (G:物体受到的重力,F: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压力差法:F浮=        .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     =     .
(4)平衡法:      (适合漂浮、悬浮).
5.物体浮沉条件:(先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1)方法一:(比较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①F浮   G,下沉;最终沉底,受    个力而平衡;
②F浮    G,上浮;最终将     ,F浮'    G;
③F浮     G, 悬浮.
(2)方法二:(比较实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①ρ液     ρ物,下沉;
②ρ液     ρ物,上浮;
③ρ液     ρ物,悬浮.
6.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    的,使它能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      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    空气密度的气体,利用浮力    重力使其升空.
实验一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目的:研究压力、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2)实验器材:小方桌、砝码、海绵等.
(3)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分别将小方桌和砝码按如图甲、乙、丙所示放置在同一海绵上,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4)分析与论证
①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图乙中小桌子上加砝码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图丙中小桌子倒放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实验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越大,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评估交流
①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
②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比较图丙、丁两个实验效果,发现小桌对木板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于是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请分析前后两个结论矛盾的原因是             .
③设图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1,图丁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2,则p1    (选填“<”“=”或“>”)p2.
实验二 估测大气压
(1)实验目的:估测大气压的值.
(2)实验原理:p=.
(3)实验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4)进行实验:①将注射器内的空气    ,用橡皮帽封闭.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读出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③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        的长度l,也就是体积V对应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压力F/N 容积V/ mL 带刻度部分 长度l/cm 活塞横截 面积S/m2 压强p/Pa
2.2 1 4.0
  (5)分析与论证
①从表格中数据可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m2;大气压强为      .
②若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会使测量结果偏     ;若针筒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    ;若针筒与活塞的摩擦力较大,则测量结果偏    .
③小明在拿去橡皮帽后,缓慢拉动活塞,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1 N,则此时测量的是  力,测量的目的是               .
实验三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装水的烧杯、装盐水的烧杯等.
(2)进行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
②将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直至浸没,同时观察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C所示.
③改变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
④将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E所示.
(3)分析与论证
①由图A、B、C、D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
②在图D和图E中,保持了           不变,研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
(4)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    ,与物体排开的液体    及液体    有关,与物体
    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评估交流
①在完成以上探究后,小明又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②由图示实验数据,可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盐水的密度是    kg/m3.
(g取10 N/kg)
③小明将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       
               .
真题链接
一 压强
1.(2021台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佩戴安全头盔并扣好系带.如图所示,系带设计得比较宽是为了 (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2.(2021湘西州)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用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而不影响后面的工作.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其增大压强的方法是 (  )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受力面积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3.(2021常德)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105 Pa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
4.(2021绍兴)用真空采血管(如图所示)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采血管的动力来自 (  )
A.大气压
B.人体内血压
C.护士的拉力
D.血液自身重力
5.(2021成都)关于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市民积极接种疫苗,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时利用了大气压
B.图乙:塑料挂钩的吸盘能贴在玻璃表面,是因为吸盘对玻璃有吸引力
C.图丙:测量成都各地气压值,青城山顶峰大气压比天府广场大气压低
D.图丁:用真空采血管抽血,血液流入管中时,管内气压高于人体血压
6.(2021乐山)如图所示,小明用该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图中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
7.(2021苏州)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0.将乙杯中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回原处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   2p0,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    p0.(均选填“>”“<”或“=”)
8.(2021福建)我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了避免被强横风吹动移位,支架上悬空部分结构特点如图所示,其上方空气的流速    下方空气的流速,上方的压强
    下方的压强,使房屋更加牢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 浮力
9.(2021龙东)质量相等的A、B两实心物块,密度之比ρA∶ρB=3∶2,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物块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当两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FA与FB之比不可能为(  )
A.1∶1 B.2∶3 C.ρ水∶ρA D.ρ水∶ρB
10.(2021遂宁)小明将体积相等的A、B、C三个不同水果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密度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
A.FA>FB>FC B.FA>FB=FC
C.ρA<ρB<ρC D.ρA<ρB=ρC
11.(2021绍兴)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 g,体积为50 cm3.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如图甲所示);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如图乙所示);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  )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 N
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 kg/m3
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图中三种状态下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12.(2021南充)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
A.飞艇和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
B.氢气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气压影响体积会变大
C.热气球充的是加热后体积膨胀的热空气
D.潜水艇工作时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方式来实现浮沉的
13.(2021枣庄)如图所示是小聪同学利用水、弹簧测力计和金属块测量某液体密度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金属块的重力是    N,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所测液体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
14.(2021荆州)2021年4月,中国海军组织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训练,海军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现身航母编队,如图所示.南昌舰是中国吨位最大的驱逐舰,满载时排水量达1.236×107 kg,则舰侧距水面3 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南昌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m3.(g取10 N/kg,ρ海水=1.03×103 kg/m3)
三 实验探究
15.(2021苏州)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V=2 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注射器    的长度l为10 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   cm2.
(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p=  
  Pa.
(3)考虑到活塞与筒壁之间有摩擦,小明继续拉动一小段距离后,再让其缓慢退回注射器筒,在活塞刚要到筒内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则大气压值p'=    (用题中出现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则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2021广安)小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依次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并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图A、C、D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3)从物体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于水中,直至浸没到更深位置(未触底),在图中能表示出此过程中物体所受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选填“①”或“②”).
(4)小李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17.(2021泰州)小明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中的弹簧测力计、体积约为10 cm3的实心金属块、细线、大烧杯、小桶、小垫块和水等器材,设计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小明他们首先向老师汇报了自己的实验思路:
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金属块的重力为G1和G2;
②把大烧杯用小垫块垫起,使右边的溢水口斜向下,在大烧杯中    水,过一会儿把小桶放在大烧杯的溢水口下方;
③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
④待大烧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F2.
若满足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等式成立,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实验思路,但提醒他们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将无法完成实验,请你帮他们分析无法完成实验的原因是                      .
(3)小明他们更换相关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实验后小组成员又进行了交流,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金属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
四 计算
18.(2021江西)地球气候变暖,冰川熔化加剧,是造成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之一.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与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就能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如图10-F-21所示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若冰川的质量为m冰,海水的密度为
ρ海,水的密度为ρ水,且ρ海>ρ水,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g表示.求:
(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
(2)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
(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4)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并说明理由.
章末复习
一、1.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 等于
2.压力 受力面积
二、1.压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2.p= 帕斯卡 
1 m2的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 N
3.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三、1.压强计 
2.大小相等 越大 越大
四、1.1.0×105 减小 高 高
2.降低 升高 
4.越小
五、1.竖直向上 越大 越大
2.压力差
3.液体所受的重力 ρ液V排液g
4.(1)G-F  
(2)F向上-F向下
(3)G排液 m排液g ρ液V排液g 
(4)F浮=G物
5.(1)①< 三 ②> 漂浮 = ③=
(2)①< ②> ③=
6.(1)空心 排开更多的水 (2)自身重力 (3)小于 大于
重点实验
实验一 (3)海绵的凹陷程度
(4)①增大 受力面积 
②增大 压力
(5)压力 受力面积 压力 受力面积
(6)①不能 硬纸板受力时形变不明显 
②受压物体材料不同(合理即可)
③=
实验二 (4)①排尽 
②活塞刚被拉动
③带刻度部分
(5)①2.5×10-5 0.88×105 Pa
②小 小 大
③摩擦 减小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三 (3)①增大 无关 
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4)浮力 体积 密度 浸没
(5)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4×103 1.2×103 
③没有控制橡皮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中考真题链接】
1.D [解析] 头盔上的系带比较宽,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佩戴更舒适,故D正确.
2.B [解析] 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的.
3.D 
4.B 
5.C 
6.C 
7.> < 
8.小于 大于
9.D 
10.C 
11.B 
12.A 
13.4.8 2 1.2×103 
14.3.09×104 1.2×104 
[解析] 舰侧距水面3 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3×103 kg/m3×10 N/kg×3 m=3.09×104 Pa;
南昌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V===1.2×104 m3.
15.(1)有刻度部分 0.2
(2)1.05×105 
(3)
(4)偏小
16.(1)0.8 
(2)液体密度 
(3)② 
(4)控制变量法
17.(1)②装满 
④G2-F1=F2-G1 
(2)金属块所受浮力约为0.1 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无法精确得出物体所受浮力
(3)不一定
18.(1)冰川熔化前漂浮,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m冰g.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液g可知,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
(3)因为冰川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m水=m冰,则冰川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V水==
.
(4)因ρ海>ρ水,所以由V排=和V水=可知,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