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

文档属性

名称 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3 18:0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
课型:“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课时:二课时
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
课前预习:
(一)以诚实、机智、勇敢、坚定(可就某一方面)为题,收集有关格言(或谚语、俗语)。
(二)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提炼一个较具体的观点,对格言进行较完整的阐说,语言尽可能生动,努力使听众信服。
相关课程标准:
搜集格言是内容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且语言精警的句子。感悟自我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是综合实践的追求。自编童话这是一次想象性写作练习。教科书提及一些童话作品,意在写前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开启想象的闸门。
教学目标:
(一)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活动,进一步体会诚实、智慧、勇敢等意志品格的重要性,促进意志品质的健全发展。
(二)通过小组和班级的交流,初步学习作演说,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三)练习写作童话,发展想像力,并学习根据读者或听众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初步树立“读者意识”。
评价任务:
一是要注意所选格言与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是否契合,应避免发言内容空泛、成人化;二是要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提炼一个较具体的观点,对格言进行较完整的阐说,语言尽可能生动,努力使听众信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活动
一、导入活动,营造气氛。
自古英雄出少年。区寄、李寄是英雄,戳破“皇帝穿新装”谎言的孩子也是英雄。向英雄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的诚实、机智、勇敢和坚定,从小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之材。
二、各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各组同时进行)
①、根据自己收集到喜爱的格言、谚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小组会上发言。
②、各组推选2~3名发言效果好的同学,在班级交流。
勇敢不在于能够蔑视危险,而在于认请危险、战胜危险。——布勒森东 如果你是懦者,你自己乃是你最大的敌人;但如果你是勇者,你自己乃是最大的朋友。——弗兰克 勇气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华福纳格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 慰藉。 —— 托马斯·莫尔?
第二课时 写作活动
一、了解童话体裁的特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二、习作内容: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编一则表现“智胜于力”(或勇敢、诚实)的童话故事。
要求:①童话题目自拟。
②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③必须有合理的想象或能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来写作。
参考题目:《xxx 外传》 《智取? xxx》《xxx历险记》????? 《区寄新传》《小超人》
三、交流、感受、分享、欣赏同学们的习作。
①小组交流。推荐最优秀的两人在班内朗读交流。
②班内交流、评价。
③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
④学生再修改定稿。
教学反思:
搜集格言是内容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且语言精警的句子。《说虎》中的“虎用力,人用智”、“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等就属格言一类。教学中,可不受课文之限,让学生说说各自熟悉的格言警句,相互启发,再于课外进行广泛搜集。从严格的意义说,格言、谚语和俗语之间是有区别的,但对于七年级学生可不要求区分。重要的是,内容上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语言形式为学生所喜欢。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感悟童年到感悟自然、亲情、生命,直到本次的感悟自我,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感悟自我并非易事,不是一次两次活动就能解决问题的,本次感悟的着眼点主要在意志方面。教师对学生发言的指导,不必提出“演说”的概念,但应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注意所选格言与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是否契合,应避免发言内容空泛、成人化;二是要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提炼一个较具体的观点,对格言进行较完整的阐说,语言尽可能生动,努力使听众信服。
自编童话这是一次想象性写作练习。教科书提及一些童话作品,意在写前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开启想象的闸门。教学中不必纠缠于此,而应把指导的重心放在本次写作练习的特殊环节:先口头讲述,再根据同学意见修改。为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指导方案,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例如,告诉学生,除了喜欢不喜欢的总体感觉之外,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出意见——以保障这一环节有切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