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ánɡ zài què hū kōnɡ xū bù jīn nuó yí
bō nònɡ yǐ xué cǎo cónɡ huà bào niàn dāo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卧(wò)室 徘徊(huí) 饶(rào)有趣味
B.模(mō) 糊 耽(dān)误 无可挽(wǎn)回
C.依偎(wèi) 柔媚(mèi) 热泪盈眶(kuànɡ)
D.绽(zhàn)放 念叨(dao) 翻箱倒(dǎo)柜
三、下列词语中表示时间易逝的一组是( )(3分)
A.千门万户 千变万化 B.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C.一声不坑 一成不变 D.翻箱倒柜 光阴似箭
四、下列关于语段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缺角的月亮虽然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却同样可以把柔和的光芒洒满,清清的溪流虽然没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但却同样可以让溪边的小花摇曳生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时候缺陷也可以成为一种美。
A.“耀眼的光辉”改为“耀眼的光芒”。B.“洒满,”改为“洒满人间;”。
C.“摇曳生资”的“资”改为“姿”。 D.“没有”前面应加上“世上”。
五、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渐渐虚脱了。
B.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但是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
C.我将要接通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D.村民平时靠这条小溪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
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B.《那个星期天》中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C.《别了,语文课》中作者选择了老师送书和同学留言这两件事,就把告别中国语文课时的气氛与心情突显出来了。
D.《阳光的两种用法》中,“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七、根据所学填空。(7分)
1.燕子去了,有( )的时候;( )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 )呢?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样的痕迹呢?
3.《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4.《那个星期天》文记叙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心理过程,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劳。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将句子换一种语气,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在句中添加人称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而且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15分)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在文中“口”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 。
4.写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18分)
牵着母亲过马路
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啊!”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爱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经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的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喜不自禁:______________
娴熟: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与“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相照应的句子,画“ ”。
3.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母亲为__________________
而喜。第七自然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母亲为________________而喜。
5.第四自然段中写“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为什么“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短文主要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指祖国母亲。
C.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
十一、习作。(30分)
题目:我的
提示:爱是最美好的感情,在人类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爱。爱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健康成长。亲爱的小朋友,你是否用心去体会过家人、老师、伙伴对你的爱呢?是否也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呢?请把你爱的故事通过你的笔尖告诉大家!
要求:1.补充作文题目。
2.语句通顺,表达完整,描写具体,感情真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藏在 确乎 空虚 不禁 挪移 拨弄 蚁穴 草丛 画报 念叨
二、D
三、B
四、A
五、D
六、C
七、再来 杨柳 聪明 复返 薄雾 蒸融 游丝 朱自清 读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盼望、兴奋、焦急、惆怅、失望
八、您说买菜回来就走的。 我说:“妈,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妈妈说:“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九、1., ; , , , ; , ; , 。
2.排比 读书 书页上过去 睡觉 枕头边过去
3.跨 飞 溜 闪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快速流逝
4.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5.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
十、1.高兴得抑制不住自己,形容极为高兴。 熟练
2.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
3.短文主要讲了周末“我”偕妻儿回家看望母亲,陪年近花甲的母亲去菜市场买菜,母亲仍像小时候要牵“我”过马路,“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牵着母亲过马路。
4.看到儿子一家都回来了 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牵自己过马路
5.因为“我”已经身为人父,母亲还像小时候一样要来牵着“我”过马路,岁月的变迁永远抹不去母亲爱子的情肠。
6.B
十一、习作例文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