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10分)
yóu zhōng nián línɡ shěn shì bēn fù móu huà
rónɡ xìnɡ nǐ dìnɡ juàn liàn cí xiáng shī xínɡ
二、下列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埋怨(mán) 勉强(miǎn) B.吓唬(xià) 门诊(zhěng)
C.门缝(fèn) 五岳(yuè) D.宝藏(zàng) 血淋淋(xuè)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全是表示动作的一项是( )(3分)
A.慰问 衰弱 利益 崭新 B.颤抖 瞪眼 奔赴 搂住
C.施行 胆怯 威吓 激怒 D.惊疑 幸运 头晕 咆哮
四、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5分)
衷( ) 搞( ) 施( ) 瑞( ) 炼( )
衰( ) 稿( ) 拖( ) 端( ) 练( )
五、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 )不( )禁 若( )所( ) ( )别( )逢
( )事( )神 汗( )雨( ) ( )针( )血
(1)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同学们( )地鼓起掌来。
(2)诸葛亮( )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4分)
1.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 )
2.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
3.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
4.沃克医生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最能表现____(作者)的爱国情怀,其中“__”这个字看出沦陷区人民的______,“__”这个字又体现了作者______的心情。
2.“青山处处埋忠骨,_______”中的“忠骨”是指_________,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写句子。(3分)
1.一声不吭的病人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贫,洁自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这句话采用了感叹句的形式,强调__________________是共产党的美德,是革命者的信仰。请把这句话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所给情景中选择一种,照样子写句子。
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愿望实现 期待落空 获奖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15分)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他多么希望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安回到自己身边啊!
B.省略号的运用,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C.这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
D.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2.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是对毛主席接电报后的____________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________的心情。
(2)那一刻,作为父亲,毛主席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15分)
毛主席在花山(节选)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①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的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②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③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满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吱扭吱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进来。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毛主席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毛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④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1.短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两件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①和句子②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句子③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句子④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
A.坚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B.与群众的深厚情谊,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
C.十分体察民情,留心百姓的生活
3.短文主要对毛主席进行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描写。
4.文中描写的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30分)
生活中,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你佩服他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仔细回忆自己的经历,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由衷 年龄 审视 奔赴 谋划 荣幸 拟定 眷恋 慈祥 施行
二、A
三、B
四、由衷 搞好 施行 瑞雪 锻炼 衰老 草稿 拖鞋 端正 练习
五、情 自 有 思 久 重 料 如 如 下 一 见 情不自禁 料事如神
六、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七、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 尽 无限辛酸 望 悲壮深沉 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革命者既然把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死后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也无妨
八、双手抓住白床单。 清贫、洁白朴素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难道不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我双手捧着奖杯,喜笑颜开,激动得说不出话,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九、1.D
2.动作 悲痛 怎么会,岸英怎么就没回来呢?
十、1.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 让警卫员给碾米的群众送茶水
2.C B A
3.语言#动作 动作#语言
4.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的感情。
十一、范文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