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精品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精品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06 14: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
1.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难点:初步领悟课文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
【预习提纲】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这些生字词注音并解释,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
①痴想(chī): ②隐秘: ③铁青:
④凝成(nng): ⑤诱惑(yu): ⑥喧腾(xuān):
⑦漫湿: ⑧枯干(kū): ⑨一瞬间(shn):
2.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试思考以下问题:
①“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 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②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③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④“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⑤为什么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⑥既然“海”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诗中的“山”是什么
⑦“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⑧为什么说一座座山顶会“诱惑”着我
⑨“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⑩“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合作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知课文内容:
①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②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3.展示预习提纲中疑问或精彩部分或学习心得。
4.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检测反馈】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4分)
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几句诗中,“枯干的心灵”,比喻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 。(2分)
3.“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4分)
4.“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4分)
5.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 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4分)
【学习心得】
1.在山的那边
【预习提纲】
1.①痴迷地想。②隐蔽,不外露。③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④凝结成。⑤吸引,招引。⑥喧闹沸腾⑦水满湿润。⑧失去水分,没有水。⑨)一眨眼之间。
3.①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世界。②因为“我”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而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的。③ “铁青”不仅写出远山的颜色,也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本以为能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运用的是拟人手法。④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⑤因为诗人领悟到妈妈所说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而是指理想和信念。⑥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比喻重重困难。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难,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需要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理想境界才能实现。⑦ “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这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指实在的东西,所以说是飘来的。⑧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⑨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⑩因为“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惊喜,使人兴奋。
【合作展示】
2.①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群山和大海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与哲理,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究将会实现。
②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7)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检测反馈】
1.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2.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3.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4.答出其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