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36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36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2 18:46:33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从这一天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引领人类的航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天起,中国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后,又大规模经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从这一天起,万里海路便见证了中国人的意志,智慧和领先于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多年过去了。追述壮举,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时的帆影和波涛。我们在自豪与敬佩中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得郑和完成了这不可以思议的航行?郑和是谁?他穿越了怎样的暴风骤雨和历史迷宫,才成为这场海上奇迹的主角。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事;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
2.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
3.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
学习目标
一、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
二、暴力冲突----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文莱
01和平交往—郑和下西洋
西汉张骞出西域
唐朝陆上丝路
唐朝海上丝路
宋元海外贸易
唐朝玄奘西行
对于远行,我们有着怎样的榜样和力量?
郑和是谁?明成祖为什么会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
郑和生平---
姓名:
国籍:
生活时代:
民族:
宗教信仰:
职业: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中国
回族
太监,航海家
明朝
伊斯兰教
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
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
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
乘风破浪的“勇士”——郑和

【探寻历史1】西洋指哪里?
文莱
【探寻历史2】观看纪录片,笔录要点
条件:
目的:
时间:
概况:
意义:
假设你是郑和,下西洋之前,你需要组建船队。你会招募哪些人成为船队队?请说明理由。
文莱
今马六甲一带
今印度科泽科德
今越南
慢八撒
占城
天方
南京
今肯尼亚蒙巴萨
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我们跟着郑和去航海吧。出发……




根据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意义: ①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都表示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使臣搭载郑和宝船回访中国,明成祖期间访华次数为明代最高,达到318次;
沿途的百姓纷纷用香料、珊瑚去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因郑和到过而聚居了更多的华人、华侨,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材料二 郑和与西方航海家比较 航海家 时间 次数 首航人数 到达范围
郑和 1405-1433 7 27000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哥伦布 1492 4 90 美洲大陆
达伽马 1497 3 160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意义: ②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③此外,还开创了西太平洋到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航线
资料卡片:
199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世界航海名人,郑和是东方唯一的一名。
2000年,美国《生活周刊》将郑和列为千年全球百位名人之一。
今天,世界各地纷纷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发行邮票拍摄电影、举办纪念大会……
郑和下西洋44年之后——
明朝皇帝宣布:下西洋为一大“弊政”,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档案销毁殆尽……
83年后,葡萄牙的迪亚士的船队到达了好望角。
87年后,西班牙的哥伦布的船队到达了美洲。
93年后,葡萄牙的达·伽马的船队到达了印度的
古里和非洲的索马里。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明史·郑和传》
环节五:合作探究,晓原因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
建文帝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明朝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明成祖的大力支持
郑和本人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造船技术的提高
指南针的运用
地理知识的进步
从友好往来到暴力冲突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方式 史实 原因
友好往来 郑 和 下 西 洋 目的:
条件: 时间: 概况: 意义: 冲突
①提高地位和威望;②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指南针的广泛使用等
1405-1433年,先后7次
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是……空前壮举,促进了……,开创了……
02暴力冲突—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戚继光
(1528—1588)
台州九捷
福建、广东
来自海上的,不但有朋友,还有……
《避难的平民》思考:画中百姓为何而逃?
官庾( yǔ,谷仓)民舍焚劫,驱掠少壮,发掘墓冢。树婴孩杆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男女,刳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
——《明史纪事本末》第五十五卷《沿海倭乱》
思考:为何明朝中期,在中国沿海出现严重的倭患?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 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倭寇损害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了我国的主权。
倭寇
1.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
倭患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战绩——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倭寇
台州
福建
广州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通过这些诗句,说说你对戚继光的评价。
【畅所欲言】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成功?
1.正义的抗倭战争得到人民支持
2.有英勇善战的队伍
3.有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
4.有明政府的支持
……
“再无郑和” 后的中国与世界——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自1840年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据史家不完全统计,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规模的入侵达到84次,入侵船队达1860多搜,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自主阅读课,思考】
明朝末期,跟以前相比,海防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特点: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
1557年
1849年
1887年
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并贿赂地方官员,取得停靠澳门码头进行贸易的权利
正式定居澳门。
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定《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确认葡萄牙可长驻澳门管理。
占领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从友好往来到暴力冲突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方式 史实 原因
友好往来 郑 和 下 西 洋 目的:
条件: 时间: 概况: 意义: 中外冲突
1.戚继光抗倭
2.155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①提高地位和威望;②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指南针的广泛使用等
1405-1433年,先后七次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是……空前壮举,促进了……,开创了……
国力强盛
逐渐衰落
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后盾,要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明朝的对外关系
友好交往
暴力冲突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课堂总结
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
D.到过亚非欧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堂练习
D
2.下列有关倭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明朝中期倭寇开始侵扰我国沿海地区
B. 我国沿海居民把经常侵扰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称之为“倭寇”
C. 明朝中期,倭患十分严重
D. 到浙东沿海抗倭的年轻将领是戚继光
A
3.下列关于戚继光抗倭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
①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②为扫清倭寇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他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队伍
④使明朝从此免除了外来威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4.“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 1555 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期
D
5.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 )
A、荷兰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葡萄牙殖民者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