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6 10:52:28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同步训练
一、线形动物
1.(2019八下·遂宁月考)米猪肉是指(  )
A.含米粒的猪肉 B.含猪带绦虫卵的猪肉
C.含猪带绦虫成虫的猪肉 D.含猪带绦虫幼虫的猪肉
【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所以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进行检疫,主要是查验猪肉中是否含有猪肉绦虫的幼虫,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食品安全,为基础题,熟记:米猪肉指的是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主要是因为猪吃了含有猪肉绦虫卵的食物造成的。
2.(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它属于(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因此它属于线形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几种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腔肠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
软体动物身体分布,身体柔软,大部分体外有贝壳,有的种类贝壳退化。
3.(2019八上·克东期末)下列有关线形动物的捕迷,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都寄生在人或功物体内 D.有口有肛门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由生活,有的寄生,如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由生活,如轮虫,有的寄生,如蛔虫,可见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线形动物有口和肛门的分化,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线形动物的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4.(2018八上·紫金期中)蛔虫在人的胃中不怕胃酸是因为(  )
A.体表有角质层 B.能很快逃离
C.体壁有黏液保护 D.体表分泌酸性黏液
【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但是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的结构特点,难度一般,熟记蛔虫营寄生生活,在身体结构上,蛔虫无消化腺,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体表有角质层,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5.(2019八下·昭阳开学考)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生殖器官发达
C.生殖能力强 D.ABC均是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与寄生相适应;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生殖能力强大,与寄生相适应;ABC都是蛔虫与寄生相适应的特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6.(2019八上·临河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动物类群的是(  )
A.绦虫、丝虫 B.血吸虫、蛲虫
C.钩虫、蛔虫 D.血吸虫、线虫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A.绦虫属于扁形动物,丝虫属于线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蛲虫属于线形动物,B符合题意;
C.钩虫、蛔虫都属于线形动物,C符合题意;
D.线虫属于线形动物,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扁形动物及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动物的名称,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除少数种类如涡虫外,多数营寄生生活。
线形动物门: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如蛲虫、蛔虫、丝虫等。
7.(2018七上·南宫月考)据图回答
(1)标出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蛔虫身体呈   ,两端逐渐变    。
(3)蛔虫的身体表面有     的   ,能抵抗   的侵蚀,对自身有    作用。
(4)蛔虫的    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段是   ,接着是    和    ,后端有    。
【答案】(1)口;肠;生殖器官;体壁;肛门
(2)长圆柱形;细
(3)透明;角质层;消化液;保护
(4)消化管;口;食管;肠;肛门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图中①口、②肠、③生殖器官、④体壁、⑤肛门。(2)蛔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3)蛔虫体表有透明的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4)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前端有口,接着是食管和肠,后端是肛门。
【分析】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体表有角质层.可抵抗消化液的侵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半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3、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二、观察蚯蚓
8.(2018八上·深圳月考)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  )
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蚯蚓的体表涂上凡士林,隔绝了空气,蚯蚓无法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将蚯蚓放入水中,蚯蚓无法呼吸,C不符合题意;
D、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可以使体壁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9.(2019八上·东源期末)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中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表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B.蚯蚓身体的前端是靠近环带的一端
C.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身体表面
D.蚯蚓在粗糙的纸上比在光滑玻璃板上运动得慢
【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蚯蚓身体腹面有刚毛,刚毛是其运动器官,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就是摸到了蚯蚓的刚毛,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后端稍圆,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为了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在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C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蚯蚓靠刚毛和肌肉运动,在运动中,刚毛起到协助作用,在粗糙的纸上,摩擦力大于光滑的玻璃板,所以运动会比玻璃板快,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蚯蚓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肌肉和刚毛运动,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10.(2018七上·高要期中)在探究蚯蚓的运动的探究活动中,正确的对照实验设计应为(  )
A.玻璃和糙纸同样水平放置 B.斜置的糙纸和水平放置的玻璃
C.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纸 D.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纸
【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蚯蚓的运动,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粗糙的纸板和光滑的玻璃,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如玻璃和糙纸的水平程度要一样等,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1.(2017八上·郾城期中)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发现蚯蚓死了.导致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饥饿 B.光照 C.无法呼吸 D.干渴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如果把蚯蚓放到干燥的沙土内,体壁干燥,蚯蚓就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
故答案为:C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12.(2017八上·恒山期中)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有时在雨后的地面上爬行.结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的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外部形态图,蚯蚓身体的前端在   端(填A或B),你判断的理由是:   .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   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3)取一条活蚯蚓,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它能协助蚯蚓运动.
(4)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   .
(5)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
(6)实验完成后你是怎样处理蚯蚓的?   .
【答案】(1)A;前端离环带近
(2)体节
(3)刚毛
(4)慢
(5)湿润的体壁
(6)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的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在A端(填A或B),判断的理由是:前端离环带近。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3)“取一条活蚯蚓,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它能协助蚯蚓运动。
(4)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慢。
(5)“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的。
(6)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完成后应该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分析】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三、环节动物
13.(2019八下·普宁期中)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
A.海水中 B.高山上 C.潮湿的土壤 D.干燥的土壤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蚯蚓属于变温动物,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因此蚯蚓要靠湿润的体壁呼吸,体温不恒定,只适宜生活在潮湿的土壤,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富含有机物的土壤里。
14.(2019八下·遂宁月考)下列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草履虫、蝗虫
B.蚯蚓、水蛭、沙蚕
C.珊瑚虫、变形虫、蚯蚓
D.海蜇、蜘蛛蟹、沙蚕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为单细胞的动物,属于原生动物,蝗虫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可见A不符合题意。
B、蚯蚓、水蛭、沙蚕身体都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B符合题意。
C、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B不符合题意。
D、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蜘蛛蟹身体分节部,足和触角均分节,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常见的代表动物,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5.(2019八下·福田开学考)某环节动物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这种动物是(  )
A.蛔虫 B.涡虫 C.蛭 D.水螅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环状的体结构成的,常见的环节动物有秋英、水蛭、沙蚕,水蛭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水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水蛭的作用,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6.(2019八上·福田期末)关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水蛭中提取的蛭素在医学上可以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B.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
C.土壤中的蚯蚓能吃掉植物的根系,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D.蚯蚓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蛭的唾液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蚯蚓生活在阴湿的土壤中,蚯蚓的活动能疏松土壤,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空气的含量,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蚯蚓能吃进腐烂的有机物和大量的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可见C说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
D、蚯蚓的身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可见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蚯蚓能吃进腐烂的有机物和大量的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17.(2019七下·泰兴期末)蚯蚓的运动依靠(  )
A.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B.体表的刚毛
C.体表的粘液
D.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体表刚毛的协助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的体节组成的,为环节动物。蚯蚓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运动,同时身体腹面有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18.(2019八下·惠来期中)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A. 蝗虫 B. 草履虫
C. 沙蚕 D. 鱼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A、蝗虫的身体是由大小不同的体节构成,而且分头胸腹三部分,属于昆虫,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的身体只有1个细胞构成,不分节,属于单细胞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沙蚕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与蚯蚓同属于环节动物,C符合题意;
D、鱼的身体不分节,但分部,属于鱼类, D不符合题意。
所以与蚯蚓的特点最相近的是“沙蚕”。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9.(2019九下·上饶月考)蚯蚓呼吸时,氧气进入血液的正确途径是(  )
A.氧气→气囊→毛细血管
B.氧气→体表黏液→体壁→毛细血管
C.水中的氧气→鳃→毛细血管
D.氧气→呼吸道→肺→毛细血管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由此可知氧气进入血液的正确途径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四、中考演练
20.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有肛门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生活,A不符合题意.
B、有口有肛门与蛔虫寄生生活无关,B符合题意.
C、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适于寄生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了解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特点: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21.(2018·太原)以下是几位同学在“观察蚯蚓”实验中的重要操作或对蚯蚓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没有左右、背腹之分
B.需要不时地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C.蚯蚓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的刚毛能像蜈蚣的足那祥运动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其身体呈圆柱形,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A不符合题意;
B.蚯蚓用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实验中需要不时地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B符合题意;
C.蚯蚓身体分节,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C不符合题意;
D.蚯蚓依靠纵、横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中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蠕动;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中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100多个相似的环状的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的环带位置;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体节都生有刚毛,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
22.(2018·资阳)生物环保小组自制了“蚯蚓垃圾处理箱”,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观察中发现,冬季,十几条蚯蚓将50g的垃圾完全分解,需要15天的时间。春季,这些蚯蚓分解相同重量的垃圾,只需要2~3天。混有蚓粪的土壤,更适宜养花。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B.空气不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C.蚯蚓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
D.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环境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根据题目可知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A不符合题意;
B.蚯蚓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所以空气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B符合题意;
C.蚯蚓能够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C不符合题意;
D.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能够改变土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其应用,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
2、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体节都生有刚毛,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
3、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
23.(2019·湘潭)下列哪种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形状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  )
A.蚯蚓 B.蜗牛 C.水螅 D.蝗虫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形状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选项中,只有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如蚯蚓、水蛭、沙蚕等。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同步训练
一、线形动物
1.(2019八下·遂宁月考)米猪肉是指(  )
A.含米粒的猪肉 B.含猪带绦虫卵的猪肉
C.含猪带绦虫成虫的猪肉 D.含猪带绦虫幼虫的猪肉
2.(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它属于(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3.(2019八上·克东期末)下列有关线形动物的捕迷,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都寄生在人或功物体内 D.有口有肛门
4.(2018八上·紫金期中)蛔虫在人的胃中不怕胃酸是因为(  )
A.体表有角质层 B.能很快逃离
C.体壁有黏液保护 D.体表分泌酸性黏液
5.(2019八下·昭阳开学考)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生殖器官发达
C.生殖能力强 D.ABC均是
6.(2019八上·临河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动物类群的是(  )
A.绦虫、丝虫 B.血吸虫、蛲虫
C.钩虫、蛔虫 D.血吸虫、线虫
7.(2018七上·南宫月考)据图回答
(1)标出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蛔虫身体呈   ,两端逐渐变    。
(3)蛔虫的身体表面有     的   ,能抵抗   的侵蚀,对自身有    作用。
(4)蛔虫的    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段是   ,接着是    和    ,后端有    。
二、观察蚯蚓
8.(2018八上·深圳月考)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  )
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9.(2019八上·东源期末)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中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表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B.蚯蚓身体的前端是靠近环带的一端
C.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身体表面
D.蚯蚓在粗糙的纸上比在光滑玻璃板上运动得慢
10.(2018七上·高要期中)在探究蚯蚓的运动的探究活动中,正确的对照实验设计应为(  )
A.玻璃和糙纸同样水平放置 B.斜置的糙纸和水平放置的玻璃
C.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纸 D.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纸
11.(2017八上·郾城期中)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发现蚯蚓死了.导致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饥饿 B.光照 C.无法呼吸 D.干渴
12.(2017八上·恒山期中)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有时在雨后的地面上爬行.结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的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外部形态图,蚯蚓身体的前端在   端(填A或B),你判断的理由是:   .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   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3)取一条活蚯蚓,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它能协助蚯蚓运动.
(4)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   .
(5)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
(6)实验完成后你是怎样处理蚯蚓的?   .
三、环节动物
13.(2019八下·普宁期中)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
A.海水中 B.高山上 C.潮湿的土壤 D.干燥的土壤
14.(2019八下·遂宁月考)下列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草履虫、蝗虫
B.蚯蚓、水蛭、沙蚕
C.珊瑚虫、变形虫、蚯蚓
D.海蜇、蜘蛛蟹、沙蚕
15.(2019八下·福田开学考)某环节动物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这种动物是(  )
A.蛔虫 B.涡虫 C.蛭 D.水螅
16.(2019八上·福田期末)关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水蛭中提取的蛭素在医学上可以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B.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
C.土壤中的蚯蚓能吃掉植物的根系,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D.蚯蚓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17.(2019七下·泰兴期末)蚯蚓的运动依靠(  )
A.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B.体表的刚毛
C.体表的粘液
D.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体表刚毛的协助
18.(2019八下·惠来期中)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A. 蝗虫 B. 草履虫
C. 沙蚕 D. 鱼
19.(2019九下·上饶月考)蚯蚓呼吸时,氧气进入血液的正确途径是(  )
A.氧气→气囊→毛细血管
B.氧气→体表黏液→体壁→毛细血管
C.水中的氧气→鳃→毛细血管
D.氧气→呼吸道→肺→毛细血管
四、中考演练
20.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有肛门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21.(2018·太原)以下是几位同学在“观察蚯蚓”实验中的重要操作或对蚯蚓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没有左右、背腹之分
B.需要不时地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C.蚯蚓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的刚毛能像蜈蚣的足那祥运动
22.(2018·资阳)生物环保小组自制了“蚯蚓垃圾处理箱”,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观察中发现,冬季,十几条蚯蚓将50g的垃圾完全分解,需要15天的时间。春季,这些蚯蚓分解相同重量的垃圾,只需要2~3天。混有蚓粪的土壤,更适宜养花。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B.空气不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C.蚯蚓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
D.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环境
23.(2019·湘潭)下列哪种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形状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  )
A.蚯蚓 B.蜗牛 C.水螅 D.蝗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所以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进行检疫,主要是查验猪肉中是否含有猪肉绦虫的幼虫,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食品安全,为基础题,熟记:米猪肉指的是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主要是因为猪吃了含有猪肉绦虫卵的食物造成的。
2.【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因此它属于线形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几种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腔肠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
软体动物身体分布,身体柔软,大部分体外有贝壳,有的种类贝壳退化。
3.【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由生活,有的寄生,如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由生活,如轮虫,有的寄生,如蛔虫,可见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线形动物有口和肛门的分化,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线形动物的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但是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的结构特点,难度一般,熟记蛔虫营寄生生活,在身体结构上,蛔虫无消化腺,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体表有角质层,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5.【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与寄生相适应;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生殖能力强大,与寄生相适应;ABC都是蛔虫与寄生相适应的特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6.【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A.绦虫属于扁形动物,丝虫属于线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蛲虫属于线形动物,B符合题意;
C.钩虫、蛔虫都属于线形动物,C符合题意;
D.线虫属于线形动物,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扁形动物及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动物的名称,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除少数种类如涡虫外,多数营寄生生活。
线形动物门: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如蛲虫、蛔虫、丝虫等。
7.【答案】(1)口;肠;生殖器官;体壁;肛门
(2)长圆柱形;细
(3)透明;角质层;消化液;保护
(4)消化管;口;食管;肠;肛门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图中①口、②肠、③生殖器官、④体壁、⑤肛门。(2)蛔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3)蛔虫体表有透明的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4)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前端有口,接着是食管和肠,后端是肛门。
【分析】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体表有角质层.可抵抗消化液的侵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半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3、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8.【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蚯蚓的体表涂上凡士林,隔绝了空气,蚯蚓无法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将蚯蚓放入水中,蚯蚓无法呼吸,C不符合题意;
D、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可以使体壁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9.【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蚯蚓身体腹面有刚毛,刚毛是其运动器官,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就是摸到了蚯蚓的刚毛,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后端稍圆,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为了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在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C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蚯蚓靠刚毛和肌肉运动,在运动中,刚毛起到协助作用,在粗糙的纸上,摩擦力大于光滑的玻璃板,所以运动会比玻璃板快,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蚯蚓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肌肉和刚毛运动,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10.【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蚯蚓的运动,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粗糙的纸板和光滑的玻璃,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如玻璃和糙纸的水平程度要一样等,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1.【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如果把蚯蚓放到干燥的沙土内,体壁干燥,蚯蚓就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
故答案为:C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12.【答案】(1)A;前端离环带近
(2)体节
(3)刚毛
(4)慢
(5)湿润的体壁
(6)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的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在A端(填A或B),判断的理由是:前端离环带近。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3)“取一条活蚯蚓,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它能协助蚯蚓运动。
(4)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慢。
(5)“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的。
(6)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完成后应该把蚯蚓放回适合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分析】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3.【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蚯蚓属于变温动物,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因此蚯蚓要靠湿润的体壁呼吸,体温不恒定,只适宜生活在潮湿的土壤,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富含有机物的土壤里。
14.【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为单细胞的动物,属于原生动物,蝗虫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可见A不符合题意。
B、蚯蚓、水蛭、沙蚕身体都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B符合题意。
C、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B不符合题意。
D、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蜘蛛蟹身体分节部,足和触角均分节,属于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常见的代表动物,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5.【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环状的体结构成的,常见的环节动物有秋英、水蛭、沙蚕,水蛭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水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水蛭的作用,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6.【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蛭的唾液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蚯蚓生活在阴湿的土壤中,蚯蚓的活动能疏松土壤,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空气的含量,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蚯蚓能吃进腐烂的有机物和大量的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可见C说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
D、蚯蚓的身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可见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蚯蚓能吃进腐烂的有机物和大量的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17.【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的体节组成的,为环节动物。蚯蚓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运动,同时身体腹面有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18.【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A、蝗虫的身体是由大小不同的体节构成,而且分头胸腹三部分,属于昆虫,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的身体只有1个细胞构成,不分节,属于单细胞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沙蚕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与蚯蚓同属于环节动物,C符合题意;
D、鱼的身体不分节,但分部,属于鱼类, D不符合题意。
所以与蚯蚓的特点最相近的是“沙蚕”。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9.【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由此可知氧气进入血液的正确途径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20.【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生活,A不符合题意.
B、有口有肛门与蛔虫寄生生活无关,B符合题意.
C、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适于寄生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了解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特点: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21.【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其身体呈圆柱形,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A不符合题意;
B.蚯蚓用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实验中需要不时地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B符合题意;
C.蚯蚓身体分节,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C不符合题意;
D.蚯蚓依靠纵、横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中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蠕动;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中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100多个相似的环状的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的环带位置;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体节都生有刚毛,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
22.【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A.根据题目可知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A不符合题意;
B.蚯蚓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所以空气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B符合题意;
C.蚯蚓能够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C不符合题意;
D.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能够改变土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其应用,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
2、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体节都生有刚毛,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
3、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
23.【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解: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形状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选项中,只有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如蚯蚓、水蛭、沙蚕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