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领域、逆时针、司空见惯、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华罗庚”等词语。理解“打破沙锅问到底”和“司空见惯”这两个词语。2.用填写表格的方法了解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结合表格和文章的词句发现三个故事的共同点,感受科学家见微知著,刨根问底、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复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明确在本课中作者提出的观点、论证观点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继续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通过对比三个事例,发现作者在叙述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时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明确作者是根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来选择详细描写科学家是怎样提出问题的。
5.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课堂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汇报预习
1、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0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汇报预习:(1)认读词语:课前我们观看了微视频,自主学习了课文,现在咱们就来汇报一下学习成果。首先请你把大屏幕上的词语读给组内的学习伙伴听,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①玫瑰”读得很准确,瑰在这个词语里读轻声,玫瑰,一起读。齐读②在这组词语里有两个词语的意思很相似,都是指追究事物的根源,你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吗?“追根求源”和“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么有谁想过“沙锅”和“问”有什么关系?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学生观看微视频,了解“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词语的由来。③什么是司空见惯?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又有谁想过什么是“司空”?为什么是“司空见惯”呢?同学们看,学习可不能司空见惯,要学会思考,善于追问,您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3)交流体裁:这篇课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具体为大家讲一讲,你为什么说这是一篇议论文呢?根据回答板书: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三个事例。(4)交流表格:课前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对文中的三个事例进行了梳理,下面请大家拿出乐学案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注意认真倾听并快速完善表格,准备全班汇报。小组汇报表格,理解“?”“!”指什么,理解用符号代替语言的写作手法形象直观,增加了议论文的趣味性。
(二)结合表格,体会精神
师:请同学们仔细审视填好的表格,你发现这三个事例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请你深入到课文中,抓住关键的词句,谈谈你体会到了科学家怎样的科学精神。
三位科学家都是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抓住“普通”“敏锐”两个词语结合事例体会科学家们见微知著的科学精神。标画关键词语,板书:见微知著。
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都进行了反复的思考。“紧紧抓住问题不放”体会“坚持不懈”。 “一连串的问题” 用书上的词语来说就是“追根求源”,“一连串的疑问、百思不得其解”体会刨根问底。标画关键词语,板书:刨根问底。补充:请同学们看到第二个事例中,波义耳的一系列问题,仔细读一读这五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一系列的追问面越来越广、深度也越来越更进一步,多么善于提问,善于刨根问底。看,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具体描写一系列的追问,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都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从“反复、许多、反复”中体会锲而不舍,通过朗读,读出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板书:锲而不舍齐读课文总结观点部分。
结合表格,领会表达
师:观察表格,三个事例在结构上还有共同点吗 提出问题-反复实验-找到真理相机板书。老师把这三个部分变了颜色,大家仔细看,你有什么发现?红色部分是发现问题,相当于我们写一件事情时的原因,蓝部分是反复研究,相当于一件事的经过,绿色部分是发现真理,就是一件事的结果了。我们平时写一件事时哪个部分最详细?而这三个事例在详略上正好相反(板书:详略详),这是为什么呢?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重点为了说明真理和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的产生就没有真理的诞生,因此重点放在了问号的产生和真理的诞生上。换句话说,证明的观点不同,在描写事例的时候侧重点就不同。
释疑解惑,交流乐学卡
师:课前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在收阅大家的乐学卡时进行了梳理,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咱们一起来讨论讨论:1、科学领域究竟有没有“偶然的机遇”?同学们的发言各有依据,也各有道理,机遇的存在说明了科学真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并不神秘。然而它的存在却是有条件的,只有那些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人才能够抓住机遇,有所成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同学们看,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具体描写内容和结构相同的三个事例,既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家们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又有力地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师:那么这种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手法,你们学会了吗?课下就请大家再来读读乐学卡背面的短文,看看这篇短文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呢?下节课,咱们一起来交流,并学着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