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导引 知识建构
课程 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标导引 知识建构
目标 导引 1.运用地理资料,说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思维) 2.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区域农业的影响。(区域认知) 3.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一、农业及其发展变化
1.农业的概念
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以及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和养殖等途径,来获得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分类
类 型 分 类
产业形式 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业和栽培业等
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农业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最为广泛。在地球陆地面积中,约11%是耕地,约24%是草原和牧场,约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内陆水域则是渔业生产的场所。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影响农作物分布和农业生产首要的自然因素。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水热条件要求
土壤 农作物的生长地,是农作物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地
地形 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带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水源 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农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市场对于农产品的品种和规模有较大影响
交通 现代交通工具运输速度大幅提高,运费大幅降低,保鲜、冷藏技术广泛应用,对靠近市场的要求降低,市场范围日益扩大
政策 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技术 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是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根据产业形式,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 )
(2)市场对于农产品的品种和规模有较大影响。( )
(3)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
(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 )
(5)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经常会发生变化。
( )
答案(1)× (2)√ (3)× (4)× (5)√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 )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C.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D.吐鲁番种植葡萄
3.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需求 D.政策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解析第2题,天然橡胶种植与气候因素关系密切,茶树种植与土壤关系密切,葡萄种植与光照密切相关;而横断山区地表崎岖,受地形起伏的影响,适于发展立体农业。第3题,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答案2.A 3.C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4.找出下列农业的主导因素。
①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珠江三角洲的水稻、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
②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
③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
④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
⑤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
⑥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
⑦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
答案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市场 ⑤土壤 ⑥技术 ⑦政策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农业及其发展变化
问题探究
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而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采取不同的标准,农业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根据生产投入的差异,农业可划分为密集农业和粗放农业;根据产业形式,农业可划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根据产品用途,农业可划分为商品农业和自给农业。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试指出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的关系。
(2)根据生产投入的差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属于 。
(3)根据产品用途的差异,美国农业主要属于 。
(4)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英国农业主要属于 。
提示(1)广义的农业包括狭义的农业。地理上所说的农业一般指广义农业。
(2)密集农业
(3)商品农业
(4)现代农业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1.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差异显著,导致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要求农业生产应因地制宜。
(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因素)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因而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这要求农业生产应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农业的分类
指标 类 型 特 点
生产 投入 密集农业 根据生产投入的差异,可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等。密集农业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业产出
粗放农业 以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农业产出
产品 用途 商品农业 农产品主要用于销售
自给农业 农产品主要满足自身及家庭成员需求
产业形式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业、栽培业等
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视野拓展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1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农业属于( )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
C.粗放农业与商品农业
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
(2)图示农业属于(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渔业 D.林业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思维素养。结合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农业的分类,并对图示农业所属的类型加以判断。
解析根据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可知,此农场以畜牧业为主,主要面向市场,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生产集约程度高。
答案(1)B (2)B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问题探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采用“红薯无土栽培连续结薯技术”在温室的天棚架上种红薯,能控制红薯秧的长短,想在哪儿结薯就能在哪儿结薯。红薯能悬空生长,需要先在营养液里培养根系,再供给植株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当薯蔓上膨大的红薯采收后,对薯秧生长没有影响。空中结薯的好处是避免了采收红薯连秧一起收获的一次性弊端,只要保留薯秧就能实现连续收获和优质高产。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农田中的红薯种植需要依靠哪些自然因素
(2)温室中红薯能悬空生长,能说明农业生产可以不依赖自然条件而进行吗 为什么
(3)温室中空中红薯可以使红薯高产,充分说明了何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提示(1)影响农田中的红薯种植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土壤、地形、水源、气候等。
(2)不能。温室中红薯能悬空生长,没有了土壤,但有营养液提供土壤可以提供的营养物质,可以说自然因素属于基础因素。
(3)温室中空中红薯采用的是“红薯无土栽培连续结薯技术”,从而获得高产,说明了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畜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水源 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
交通 运输 对靠近市场要求降低,市场范围日益扩大 花卉、鲜乳制品产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农业 生产 技术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劳动 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饮食 偏好 通过消费量的大小影响市场需求 注意分析农产品消费状况的变化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方法技巧 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区别
因 素 概念说明
主要区位因素 某地农业发展的所有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 促进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限制性因素 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2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北一地,因橘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思维导引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淅川附近有面积较大的水库,水库对该地气候调节作用强,有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D项对;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且汉中北部山脉更加高大,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更明显,A项错;柑橘上市较早主要与热量有关,与地形、温差、降水量多少关系不大,B、C两项错。第(2)题,①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水库,气温较高,水源丰富,最适宜种植柑橘,A项对;②③④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水源不足,种植柑橘的条件相对较差,B、C、D三项错。
答案(1)D (2)A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地理实践力)读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 )
A.养殖用地最早消失 B.花卉用地比重持续增长
C.蔬菜用地比重先增后减 D.水稻用地面积增大
(2)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解析第(1)题,读图,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甘蔗和甘薯用地最早消失;花卉用地比重持续增长;蔬菜用地比重也是持续增长;水稻用地面积先增大,后消失。第(2)题,影响农业种植作物类型及规模的决定因素是市场,所以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A项正确。
答案(1)B (2)A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完成1~2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
A.变化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地域性
2.从该水果的栽培区来看,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解析第1题,图中水果栽培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部分区域,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D项正确。第2题,图中最适宜栽培区一部分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夏季受四周地形阻挡,气流较封闭,气温偏高。而其余最适宜栽培区分布于我国南方纬度较低的区域,热量充足。故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热量,B项正确。
答案1.D 2.B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下图示意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关系最密切的是( )
①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农业 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④吐鲁番种植葡萄 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 ⑥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⑥ D.②⑤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4.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表示出的因素有水源、科技等
B.政策的导向是农业市场地域范围扩展的主要因素
C.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不变的
解析第3题,影响各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中,①⑥是地形,②④是气候,③是土壤,⑤是市场。第4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还应包括水源、技术等;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农业市场地域范围扩展的主要因素;而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答案3.C 4.A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阳台农业不仅指单纯的在阳台空间进行农业活动,也包括在屋顶、露台等空间的农业,栽培模式更趋无土性,生产产品趋于观赏性与自给性,是现代都市农业中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5~6题。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5.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注重( )
A.土地 B.市场
C.技术 D.劳动力
6.阳台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冲击较小 ②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 ③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5题,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因栽培模式更趋无土性,更加注重技术,C项对,D项错;根据材料,阳台农业更趋无土性,A项错;产品趋于观赏性或自给性,B项错。第6题,阳台农业因面积小,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冲击较小,①对;阳台农业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②错;阳台农业能够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③对;阳台农业与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关系不大,④错。
答案5.C 6.A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7.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 ,B为 ,C为 ,D为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有哪些
(3)该市计划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有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从四地的影响条件看,A地靠近城区市场,交通便利,有河流经过,可布局易腐烂、需保鲜的蔬菜园艺区;B地区交通条件、土地价格和市场条件相对弱化,但好于平原区的D地,可发展乳肉家禽畜牧业;D地地处平原,从地形、土壤和土地价格上看,宜布局粮食产区;C地处于丘陵地区,适宜布局果树林区。第(2)题,由于城市发展,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物增多,使河流水质变差,处于城市河流下游的E地,已不适宜发展蔬菜种植。第(3)题,由于该城市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光热、降水条件优越;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该地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发达,可以成为蔬菜生产基地。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答案(1)② ③ ④ ① 城市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大,且蔬菜易腐烂,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
(2)E地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易受到污染。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