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土地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土地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23 19: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节土地资源
课标与教材
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差,因此,要注意降低难度,分散难点。要遵循“小步子、快节奏、勤反馈”的教学原则,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创新支点”的设计:主要利用课件和对比的方式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学习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
学习目标: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在你所说的这些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2、土地资源是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1、阅读P65页文字,理解“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的真正涵义?
2、读P66页图及文字,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我国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为农业用地;_______为建设用地。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 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水平的 。
⑵从上面两幅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 、 、 、 等国家。我国耕地、林地、难利用土地分别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 %,
%。
4、阅读图3.8,并联系前面已学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有利条件:
、 。
不利条件: 。
学习活动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活动一:读图3.9,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
活动二:读图3.9和68页文字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主要分布区
季风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活动三:读图3.103.113.12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
(1)我国南方以 (耕地类型)为主,北方以 为主;水田和旱田的分布大致以 山脉和 河为界,接近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我国的水土资源南方与北方是不合理的:南方是 多 少,而北方是 多 少。
学习活动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活动一:读图3.13来了解我国目前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 、 等 。
活动二:面对诸多问题,我国制定了哪些法规?
、 、 。
并且把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P73页活动题1:
小鸟的悲哀:
小草的哀求:
飞来的山峰:
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一)选择题:
1、在我国的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广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城市用地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林地比重小 B、荒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耕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D、草场面积在增加,草质优良
3、我国成片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
A、高原和平原 B、平原、丘陵和盆地 C、丘陵和盆地 D、高原和盆地
4、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5、造成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光照
6、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属于地多水少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宁夏平原
7、下列有关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山区地形崎岖,适宜发展畜牧业 B、草原地区适宜畜牧业 C、平原地区适宜发展林业 D、丘陵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8、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 )
A、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B、特别注意开发和建设好山区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大力开垦宜农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9、造成我国东西部土地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生活习惯的不同 D、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不同
10、下列有关西北发展农业的有利和制约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宜耕荒地广阔—光照 B、林地广大—热量 C、草地广阔—水 D、草地广阔—地形
11.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内蒙古草原
(二)综合题
读下面“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________区。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以北以________________(耕地)为主,以南以________________(耕地)为主。
2、上述耕地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是否合理?_______。原因是
六、课后达标题:
学习与检测的释图导学
七、早晚自习背诵内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