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23 19:2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课标与教材
课程标准要求: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差,因此,要注意降低难度,分散难点。要遵循“小步子、快节奏、勤反馈”的教学原则,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2、抓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3、理解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教学难点:
1、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2、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3、理解农业发展对策: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创新支点的设计:
充分利用实例和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识记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来轻松突破难点,解决重点。
学习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观念  
4、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调查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读图P4.16,说出影响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布局要受到 的影响,发展农业时,应注意布局在适应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这是“ ”科学地理观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农业生产还受到当地 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2、读图4.17明确:
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① ②
③ ④
3、讨论完成课本104页的“活动3”。读图4.18分析:
B地应选择 ;理由是 。
C地应选择 ;理由是 。
学习活动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 结合P106活动1,说说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
5、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 、耕地 以及水土 、自然灾害、 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6、对策:(1)建立商品粮基地
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 能力,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2)结合国内外市场的多方面需求,我国农业必须要调整 ,发展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 、 、 农业。
7、结合实际和图4.22你能据图描述桑基鱼塘的生产过程吗?你能够画出流程图吗?
考虑:基塘生产的好处:
8、阅读P103活动3材料;,说出我国东中西部农业建设的方向并思考(1)(2)两个问题。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
中部地区建立 的农产品基地;
西部地区坚决实行 、 ,大力发展 、 。
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观点的是( )
A、在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B、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在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
C、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上开垦耕地
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开荒
2、下列关于我国粮食生产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事关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B、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会影响粮食生产
C、我国粮食生产的压力来自人口和耕地
D、自然灾害频繁多发也是造成我国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原因
3、我国粮食产量提高依靠的是( )
A、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B、大力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C、开垦草原,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D、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
4、下列关于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
B、中部地区应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C、中部地区应发展创汇农业
D、西部地区应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二、读图题: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要在城镇周围A、B、C三地分别饲养乳牛或种植花卉、小麦,三处如何安排为好?
(1) 可以安排在C处,理由是: 。
(2) 可以安排在 处,因为这里靠近 ,便于鲜花的外运,距城镇也不远。
2、(1)写出下图中代表商品粮基地的名称:
① ③
⑤ ⑦ ⑨
(2)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流域 ,主要原因是这一流域地区土地 , 资源充足,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3)这些商品粮基地中,距离济南最近的是 ;能就近为上海提供粮食的是 ,该区域能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是 。
六、课后达标题:
学习与检测的释图导学
七、早晚自习背诵自主学习环节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