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23 19: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二课时)
课标与教材
课程标准要求:
1.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
2.记住我国工业的分布,主要工业基地,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3.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并学会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与我们”“工业的空间分布”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标题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已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协作”的学习习惯并教会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2、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工业发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
影响工业区的分布因素
创新支点的设计:充分利用中国工业分布图让学生自主去理解,然后教师再利用媒体进行点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学习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工业部门可依据其产品性质分为哪两大类?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
学习活动一:区域工业分布类型及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图自主分析工业分布特点,然后总结工业分布类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1、读图4.27“辽中南地区工业分布图”,导读“辽中南是怎样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从而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各种因素与工业分布的关系。思考以下问题:
1.辽中南地区的主要资源有哪些?
2.该区主要工业城市有哪些?
3.(1)大连、鞍山、本溪、抚顺、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
(2)这些工业按工业产品看,应该属于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3)从全区看,该区的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还是以轻工业为主?

讨论:辽中南工业区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2、读图4.28“沪宁杭地区工业分布图”,逐步引导分析。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其中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学生讨论:(1).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与辽中南地区的工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2).上海宝钢闻名全国,与鞍山一样,宝山同样是我国一个大型钢铁基地,上海附近有没有发展钢铁工业所必需的铁、煤等资源?
(3).上海运输煤铁主要利用什么运输方式?上海不惜代价,远距离引进资源发展钢铁工业,为什么?会不会得不偿失呢?请结合本区其他工业城市,从市场的角度分析。
(4).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上海资源配置不好,但却充分发挥了该地的什么优势呢?
学习活动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其分布,并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不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事的类型不同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1、读图4.28“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介绍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思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
(2)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什么特点呢?
2、读课本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哪些省区没有形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找出图中为省级行政中心的城市
(3).大部分省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个数为几个?
(4)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哪儿?
(5)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3、讨论:沿海、沿边、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侧重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
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薪技术开发区是
2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呈现 、 分布特点,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沿海地区侧重 产业;沿边地区发展 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 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
四、整体建构:
五、成功体验:
1.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B销售收入中,由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C以汽车和电子类产业为“龙头”
D产品更新换代快
2.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 自然资源丰富 B 科技力量雄厚 C 劳动力资源充足 D 位置优越
3.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慢
C.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工人数量多,劳动强度大
读甲乙两地区图,完成4、5题。
4.甲乙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A.B.C.D.( )
A.煤、铁等资源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
C.临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5.关于乙图中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C.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拥有中关村国家经济开发区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右图,回答6——8题。
6.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④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工业基础落后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
D.劳动力不足
8.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是辽中南工业区 B. ③是京津唐工业区
C. 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D.⑤是沪宁杭工业区
读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铁路线A为 线,B为 线。
(2)暑假期间,小明由济南到大连旅游,请你为他设计最佳的旅游路线: 。
(3)关于图二中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连接②③城市的铁路是胶济线 B.C是京杭大运河
C. ①是泰山 D. ④处位于渤海
(4)目前,山东半岛东部地区(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增长迅速,“外向型”渐显。请你从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六、课后达标题:
学习与检测的释图导学
七、早自习背诵自主环节部分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