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初识计算机程序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初识计算机程序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4-02 17: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识计算机程序》——教学设计
《初识计算机程序》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基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的第1节“初识计算机程序”。根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的要求设计了这节课,课时为1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的开篇之作,对提起学生对VB编程的兴趣,减少学生对编程的畏难情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一)已有学习经验
本课的学习者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在初一下学期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诺宝机器人编程知识,并且在初二上学期的第一章学习了软件的开发过程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内容,对编程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
(二)学生特点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对编程的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学生从未了解过VB编程,对比起模块化编程的诺宝机器人编程或Scratch来说,VB虽然也是可视化编程语言,但是VB需要直接输入代码,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经历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转变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程序与计算机语言的概念与练习。
2.了解VB程序设计环境,掌握安装VB编程环境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程序与计算机程序的对比,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完成修改倒计时程序的任务,掌握在VB程序设计环境中创建、修改与保存程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清晰明了的教学视频、完成简单的修改程序任务,提升对学习VB编程的兴趣,降低对VB编程的畏难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VB程序设计环境中创建·修改与保存程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五、教学策略
【教法】
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探究、实践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在电子设备面前观看此教学视频的学生,所以应紧密联系教材,并紧密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尽量用生动的动画与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可视化出来。
七、教学资源
微课
演示文稿课件
VB6编程软件安装包
新年倒计时程序工程文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境导入 启发思维 利用课本中李鸣与表哥的对话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核心问题: (1)计算机程序是怎么回事? (2)VB是怎样的?它是怎么做出程序的? 观看李鸣与表哥对话的视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李鸣与表哥的对话,展示一些用VB制作出来的游戏和程序,激发学生编程的兴趣与动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 复习旧知 引导新知 展示之前在七年级下册时学习的诺宝机器人编程程序与仿真视频 分析并回忆以前学习的知识
【设计意图】回忆之前诺宝的编程知识,使学生找回熟悉的编程感觉,加强学生编程的信心,减少畏难情绪。
三、 生活中的程序 以“申请QQ账号”这一学生熟悉的过程作为生活中的程序案例:程序流程图VS一段文字。 介绍“生活中的程序”的含义:运用人类语言描述的完成某件事或达到某个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程序的意义:科学、合理的程序可以给人们提供正确的做事方法,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变得有序、合理和高效。
【设计意图】 为后面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理解打好基础。
四、 计算机程序 介绍计算机程序的概念:计算机程序是指一组指示计算机每一步动作的指令序列,通常用某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目的是通过运行程序实现某种需要的功能。 将此概念与生活中的程序的含义作对比(表格)。 引出计算机语言 发展历史: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VB是什么? Visual Basic是一种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简称VB。 展示新年倒计时程序的运行效果图。 流程图与程序代码的关系。 用表格展示流程图中图形符号的含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引出VB概念。
五、 初识VB编程环境 用视频演示 如何安装VB编程环境 启动VB系统 认识VB可视化的编程洁面 打开与运行VB程序 修改与保存VB程序 打开资源包中的“新年倒计时”程序,并修改里面t的参数,并将程序保存为exe文件。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VB的编程操作方法。为后续章节学习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总结
【设计意图】
12/ 1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