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2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18: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特别是悲剧性质的爱情更让我们铭记。
例如古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现有钱钟书和杨绛,外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悲剧爱情的力量,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在你面前。
我们怎么体会这样悲剧的价值,我们前面学习了《氓》,今天我们来经历另外一个女子的爱情悲剧经历。
孔雀东南飞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刘兰芝人物形象。
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4、了解四言诗与五言诗的不同。
5、了解乐府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赋、比、兴。
一、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扫除诗文中的文字障碍。
2.释词。归纳总结本文的文言常识知识点。
(1)古今异义。
(2)一词多义。
(3)偏义复词。
3.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线索、脉络。
4.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全诗结构。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娶 箱帘六七十——奁
莆苇纫如丝——韧 府吏见丁宁——叮咛
摧藏马悲哀——脏 槌床便大怒——捶
【多义字】
妾不堪驱使 不堪吏人妇 何乃太区区 感君区区怀
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处分适兄意 始适还家门
于今无会因 因求假暂归
诺诺复尔尔 君尔妾亦然 作计乃尔立 始尔未为久
相见常日稀 及时相遣归 会不相从许 还必相迎取
久久莫相忘 嬉戏莫相忘
好自相扶将 誓不相隔卿 誓天不相负 不得便相许 蹑履相逢迎 叶叶相交通
【古今异义】
结发同枕席 共事而三年 汝岂得自由
可怜体无比 勿复重纷纭 主簿通语言
既欲结大义 否泰如天地 便可作婚姻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宜 交语速装束
人事不可量
【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
【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二、理清故事情节
全诗分为五个部分
故事开端(1-6段) 自请遣归
故事发展(7-12段) 兰芝辞别
继续发展(13-22段) 被迫应婚
故事高潮(23-32段) 双双殉情
故事结局(33段) 化鸟双飞
三、分析人物形象
这首诗之所以叫《孔雀东南飞》,是因为古人常常从首句中提取某个词语或者把首句作为标题,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蒹葭》。事实上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古诗为为焦仲卿妻作》。为什么要为焦仲卿的妻子作诗呢?
1.这是一个怎样的“焦仲卿妻”呢?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1)正面描写
兰芝请归——贤能知礼、勤劳多才、刚强、反抗
辞别:严妆——倔强、好强、冷静、反抗
外貌——美丽
别婆婆——有礼有节
别小姑——善良
推婚、殉情——有情有义、反抗
(2)侧面描写
众权贵求婚——品貌出众
婚事盛况——不慕富贵,不移情志
四、分析思想情感
《礼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诗中的“焦母”,是一个封建家长的代表,那是一个时代的命运,而不是个人的悲剧,她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所以,文章最后,作者写:“多谢后世人,戒之甚勿忘”,“谢”是警示后人的意思,而“后世人”指的是“封建家长”。
不幸的社会根源: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压迫
【小结】鲁迅先生说过,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随便翻开一页都是血淋淋的。《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就在于,通过焦、刘二人的悲剧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青年男女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寄托人民群众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热切向往。
兰芝不幸被谴,只因遇见恶婆婆吗?
五、探究诗歌形式——五言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么这首诗究竟有怎样的艺术魅力呢?
这首诗歌是五言诗,而前面我们学习的诗经大多都是四言诗。五言诗跟四言诗仅仅一字之差,但我们想过这个问题吗,五言诗增加的这一个字,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意义呢?
朗读一遍第一、二段的四字改写版,感悟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差异。
改写版:孔雀南飞 五里徘徊
十三织素 十四裁衣
十五弹琴 十六诵书
十七为妻 心中苦悲
君为府吏 守节不移
妾留空房 相见日稀
鸡鸣机织 夜夜不息
【小结】
①五言诗比四言诗信息的承载量更大,传达的信息更多,表现力更强。
②从节奏感来说,四言诗大多为二二式,节奏单调;五言诗有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几种节奏,变化丰富。
虽然五言诗只是增加了一个字,但是却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迈出了一大步,为唐代五言律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六、探究诗歌艺术特色
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离骚》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杰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本诗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悲剧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全文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可以说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2.本诗这一化鸟双飞的浪漫结尾有何作用?
在焦刘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交通,是为连理枝;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也要比翼双飞。这正象征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的不朽,寄托着人民群众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对封建专制的抗议和嘲弄,与全诗歌颂忠贞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是一致的。
3.中国有不少叙事性文学作品采用了类似的结尾,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梁山泊、祝英台化蝶双飞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为自己洗雪冤情
杜丽娘死后还魂与心上人喜结连理
……
【小结】在封建势力极端强大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的许多理想、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于是许多作家便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寄托自己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4.赋、比、兴的手法在《诗经》大量运用,本诗是否运用了这些手法?分析其作用。
【赋】
⑴ 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繁琐?(引导学生了解“赋”的特点及作用)
不繁琐。这样写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为下文刘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同情。
⑵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由腰至耳、指、口、步,一连串铺陈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
⑶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刘兰芝的身价,说明她确实是个“精妙世无双”的女子,反衬了焦母的独断无知,让读者为刘兰芝鸣不平。
【比】
“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突出了刘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突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兴】
开头两句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为刘焦二人的爱情营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小结】本诗继承了《诗经》的优秀表现手法赋、比、兴,这些手法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七、拓展延伸
用细节描写手法补写一段焦刘双双殉情之后描写焦母的文字。字数300字左右。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和古代纪时法
我国古代还有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