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单元综合提升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体系概览
NO.1
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
体系概览
NO.1
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
主题整合
NO.2
用发展的观点认知历史
冷战与国际
资本主义国
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格局的演变
家的新变化
的发展与变化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二战后到20世纪
战后至20世纪70年
冷战
90年代初,美苏之
国
代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苏联
1953-1964年赫鲁
世界殖
1947年印度独立
间既非战争又非
的宏
调
20世纪70年代减少对经
晓夫改革
民体系
1952年埃及成立
和平的长期对峙
与竞争状态
控
济的干预
1964-1982年勃列
的崩溃
共和国
20
日涅夫改革
1959年古巴革命
世
科学
直接背景是科学理论
1985-1991年戈尔
1960年“非洲年”
纪
两极
政治上,杜鲁门
技术
的重大突破
巴乔夫改革
格局
主义与共产党
的新
1991年苏联解体
下
和工人党情报局
发展
主要成就是人类进入
“信息时代”
发展中
亚洲经济高速发展
半
经济上:马歇尔
二战后建立人民
国家的
非洲经济发展较快
叶
计划与经互会
成就
社会
从事服务业的人口
民主国家
巴西等国基本实现
世
地缘政治上:德国
结构
比重增加
南斯拉夫等国改革
工业化
界
分裂
的新
1989-1991年东欧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变化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剧变
多极力
欧共体成立
亚洲的金融风险
变
量的成
发展中
日本经济的起飞
长
中国
1978年中共十一届
国家面
拉美的巨额外债
中国的崛起
福利
战后福利制度迅速发展
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临的挑
战
非洲的发展不平衡
第三世界兴起
国家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减少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
利开支
济体制
旧秩序
东欧剧变、
两极格
苏联解体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2010年国内生产总
发展中国家自身
社会
值居世界第二位
问题
局瓦解
冷战结束
运动
妇女运动、学生运动、
2017年中共十九
多极化趋势加强
反战运动
大召开第8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主题一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特点及影响
1.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制确立。
(2)最终形成: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都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两国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冷战是双方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3.影响
(1)消极影响
①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为美苏两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两强相争使世界处于具有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长期不得安宁。
②导致国际关系不断恶化。美苏冷战促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造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形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
(2)积极影响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对方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威胁,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主题二 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的演变
时间 特点 表现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双方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1)缓和:苏联签订对奥和约,承认联邦德国,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2)紧张:1961年柏林墙修筑,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苏联在欧洲缓和,侵略亚非,扩大中间地带(2)美国从越南撤军,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而苏联全面收缩 苏联裁减军备,从阿富汗撤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放弃20世纪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势力范围,放松对东欧的控制并退出这些地区
主题三 战后三种经济模式的比较
项目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西方模式)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导,适当发展混合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指导思想 凯恩斯主义 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特点 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具有封闭性、僵化性 肯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利用计划和市场经济手段,具有开放性
PAGE
2(共58张PPT)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NO.1
既非战争
苏联
战时同盟
共产主义扩张
委员会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
华沙条约组织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两极格局
古巴导弹危机
政治大国
欧洲共同体
联合国
万隆精神
发展中国家
军备竞赛
阿富汗
和平演变
冷战
多极化趋势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NO.2
主题一
主题二
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NO.3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2.了解二战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力量的发展概况,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冷战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③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④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3)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2.两极格局的形成
(1)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缘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军事 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 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
(2)标志: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认识
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
冷战的影响
笔记:
知识点二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的发展 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 ①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②不结盟运动: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3.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不结盟运动并不是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
上图是关于日本的漫画(注:UN是联合国英文United Nations的缩写)。漫画反映了日本的什么要求?
提示:谋求政治大国。
笔记:
知识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
1.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关系的演变
(1)紧张
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②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2)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④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影响
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
②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
冷战与两极格局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冷战的背景和表现
材料一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材料二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和两极格局的表现。
提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美国将社会主义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2)政治上: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成立华约。
2.论证观点 学术界对美苏冷战影响的评价
材料 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中最为激烈的两场危机。在冷战的大战略中,美苏双方共同的出发点是:尽可能不扩大或加深现有的危机,坚决不能把世界推向战争。所以,肯尼迪总统没有在柏林危机和导弹危机的紧要关头向苏联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了克制。同样,赫鲁晓夫也没有在导弹危机的白热化时刻,选择向柏林采取行动。在激烈对抗的同时,美苏双方虽然都想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同时都在寻求和解的办法,力图避免事态的恶化,竭力避免走向核战争。双方冷战博弈的最终结果是美苏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相互妥协,维持原有的利益。
——摘编自白秀娟《美苏冷战博弈——柏林危机
(1961—1963)与古巴导弹危机的相互影响》
材料提供了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提示:示例一:
启示: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说明:冷战是美苏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苏联极力伸张“共产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极力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完整性,推广美式民主制度。在这种不可调和的分歧中,意识形态从社会制度上把世界划分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苏又把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家利益的对立,使美苏在广泛的国际事务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对抗,甚至以核武器作为威胁,加剧了整个世界的紧张局势。
示例二:
启示:冷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说明:基于冷战整体局势,美苏双方在应对危机时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都是从冷战整体态势的角度探寻自身的解决对策。危机发生时,美国没有在柏林危机和导弹危机的紧要关头向苏联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了克制,苏联也没有在导弹危机的白热化时刻选择向柏林采取行动。美苏之间相互牵制,相互联系,在激烈对抗的同时,又都在寻求和解的办法,最终以谈判、克制、妥协的方式协商解决。双方都在对抗中相互震慑了对方,使对方不敢再轻举妄动,避免使用武力,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素养形成··································································
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联系
(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2)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
2.区别
(1)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地反共反苏。
(2)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多极力量的发展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策略和原因
材料 1983年1月,中曾根康弘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根据材料,指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提示:策略: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
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论证观点 苏联解体引发国际格局动荡
材料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
提示:西欧国家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和新冲突,削弱美国霸权;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核扩散问题;等等。
■素养形成··································································
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认识世界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
2.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
4.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5.美国和苏联受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落。
6.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相对衰落,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并深入发展。
1.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 000字“长电报”,初步阐述了遏制思想。同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的电报中提道:“美国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倾向,其目标是建立世界霸权。”这反映出美苏( )
A.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B.冷战正式开始
C.争霸战争一触即发 D.逐渐走向对抗
D [根据材料“1946年2月”“初步阐述了遏制思想”可以看出美苏逐渐走向对抗,故D项正确;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故A项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
2.(2021·辽宁高一检测)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长期对峙,进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声称共产主义威胁了世界和平与美国安全,美国要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B项正确;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不是冷战开始的标志,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而不是开始的标志,C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是冷战在军事对峙的体现,D项错误。]
3.(2021·德州高一检测)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与之针锋相对,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的经济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华沙条约组织
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领域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遏制共产主义,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的经济组织是经济互助委员会,故选C项;北大西洋公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军事组织,排除A项;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苏联应对美国的杜鲁门主义而成立的,是在政治上的对峙,排除B项;华沙条约组织是1955年苏联为应对美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建立的军事组织,排除D项。]
4.二战后某组织成立时强调:坚持“集体防御”,基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该组织是( )
A.联合国 B.北约
C.华约 D.欧共体
B [根据材料“集体防御”“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是北约,故B项正确。]
5.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它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越南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朝鲜战争
C [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但经过美苏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这一历史事件与题干中“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相符,故C项正确。]
6.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红色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着( )
A.十月革命胜利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德国统一
C [由材料“克里姆林宫”可排除B、D两项;题干中国旗的变化表明社会制度的变化,结合题干时间“1991年12月25日晚”可知这一事件标志着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A项为19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PAGE
9(共51张PPT)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NO.1
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
政府
经济杠杆
减少
滞胀
协商
世界银行
世界大战
信息论
电子计算机
信息时代
生产力
服务业
增加
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
减少福利
生产资料所有制
平等
选举权
越南战争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NO.2
主题
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NO.3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结合史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归纳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2.通过学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福利国家”等措施,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生产关系适时调整的根本原因。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主要措施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4.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国际协调机制
(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下图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某一经济政策。图片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一经济政策?
提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干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而世界银行致力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是短期贷款,是一个调节机构;而世界银行提供的是长期贷款,是一个发展机构。
笔记:
知识点二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2.内容
(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4)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5)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3.影响: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
(1)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革命引发了其他技术革命。
(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知识点三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表现
(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41%。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蓝领工人则大幅度下降。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提高;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教育大众化的推动。
知识点四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评价
①积极: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了社会稳定。
②消极: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3)调整
①20世纪70年代: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
②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
(1)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2)表现
黑人民权运动 背景 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成果 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解放运动 背景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目的 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成果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反战运动 表现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如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3)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福利”的流浪汉
根据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福利制度的弊端。
提示: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从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的结果中,你得到怎样的启发?
提示:对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只有不断地抗争,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国家宏观调控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政府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提取材料信息,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各自策略与共同经验。
提示:策略: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共同经验:都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
2.论证观点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材料 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根据材料概括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核心观点,并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说明诺贝尔奖评委会为什么在1976年授予弗里德曼经济学奖。
提示:核心观点: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市场自由度。
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在解决危机方面,宏观调控的效力大减。
■素养形成··································································
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表现
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生产关系的调整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由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中间阶层”大量增多
劳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2.实质:新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二、全面认识“福利国家”制度
1.发展历程
2.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辩证评价
(1)进步性: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展示了西方的民主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2)局限性: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4.启示: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时,一定要从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
1.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5 233亿美元上升到10 634亿美元。这一时期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推行重商主义 B.推行自由主义
C.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计划经济
C [材料中的时间是“1961—1971年”,此时期美国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进行宏观调控,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故C项正确。]
2.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的出现 B.社会阶层的分化
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D.现代科技的发展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新中间阶层兴起,故D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出现,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社会阶层的分化是表象,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是“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3.下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技术是( )
A.核反应堆 B.电子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B [根据材料“最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可知,该技术行业应该是其他技术行业发展的基础,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措施缓和矛盾,但没有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根源,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主要表现有( )
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②妇女运动 ③美国学生反越战运动 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印度的反英运动,④排除,故选D项。]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故选C项。]
6.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的哪一项活动激起美国学生发起声势浩大的运动( )
A.美国侵略朝鲜 B.美军侵略越南
C.美国侵略印度支那 D.美国干涉中东地区
B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发起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故B项正确。]
PAGE
8(共58张PPT)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NO.1
原子弹
赫鲁晓夫
重工业
新经济体制
有限
个人迷信
市场调节
马克思主义
思想混乱
解体
立陶宛
苏联
苏联模式
地方主义
社会主义自治
民主德国
波兰
和平演变
多元化
社会主义
匈牙利
流血冲突
联邦德国
捷克
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位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伟大复兴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NO.2
主题
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NO.3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1)内容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1956年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积极性
注人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
些成效
(2)影响
没有突破
国民经济比例
消极性
仍然严重失调;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
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2.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背景
(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
(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5.苏联解体
(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2)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赫鲁晓夫改革废除了苏联模式吗?
提示:赫鲁晓夫改革≠废除苏联模式。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对苏联模式发起的一次全面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对苏联经济模式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背叛者;是苏联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抛弃苏联模式的革新者。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探测器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你认为苏联改革应该围绕什么问题展开?如果想让改革取得成效,必须怎么做?
提示:问题:苏联模式。做法:彻底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苏联国情,寻找适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的直接动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动因。他上台后,致力于建设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鼓吹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和多党制。其改革过急过快、章法大乱,后放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知识点二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苏联模式。
2.社会主义改革
(1)原因: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南斯拉夫最早进行改革
内容 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影响 积极: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消极: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3)东欧其他国家改革
成效 ①波兰在1956—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②匈牙利国民收入、人民消费水平都迅速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③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局限 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3.东欧剧变
(1)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含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③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
(2)东欧剧变是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民众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知识点三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
①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经济制度: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
(1)背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过程: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
笔记: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在错误道路上徘徊的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东欧剧变
材料一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第三阶段……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摘编自《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二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编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1)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
(2)提取材料信息,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
提示:(1)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优越性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苏联对东欧诸国高压控制伤害了民族间的感情;苏联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
2.论证观点 赫鲁晓夫改革的进步与反动
赫鲁晓夫的墓碑
材料 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墓碑体现“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的原因。
提示:进步的因素: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反动的因素: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素养形成··································································
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1.二战后苏联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
方面 存在弊端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改革的不足及经验教训
不足之处 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②勃列日涅夫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③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改革异同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重点 农业 军事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转向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最后失败 失败,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修补 不但没有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而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同 目的 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内容 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在不同程度上承认或允许在公有制形式下私人经济的存在
指导思想 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提出全面、有效的改革思想
结果 脱离了苏联实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1.(2021·烟台高一检测)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 )
A.未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
B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故“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故选B项;赫鲁晓夫改革虽未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但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业的发展,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主要在农业领域,并非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战后苏联要改革苏联模式,并非否定原有的社会制度,排除D项。]
2.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中指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逐步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这里主要评价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1918—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上台后逐渐被取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198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2021·德州高一检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C.取得了巨大经济成效 D.导致了农业发展缓慢
B [依据材料可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勃列日涅夫时期减少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这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减少国家干预,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故选B项;材料仅仅体现了勃列日涅夫改革减少了对企业干预,但并未改变国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并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改革的措施,并未涉及改革的结果,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干预,扩大生产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发展,排除D项。]
4.对下图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 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 D.导致了苏联全面解体
D [由漫画内容“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改革导致苏联全面解体,故选D项。]
5.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D.建设“福利国家”
A [根据材料“南斯拉夫”“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斯拉夫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
6.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说明我国( )
A.产业结构转向第三产业为主
B.独占世界科技发展鳌头
C.引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D.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D [“研发”“科技进步贡献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都属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的成果,故D项正确。]
PAGE
9(共56张PPT)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NO.1
1947
甘地
苏伊士运河
非洲年
巴拿马运河区
社会主义
沙特阿拉伯
工农业生产
困境
民族工业
阿根廷
中等收入
殖民主义侵略
国际经济旧秩序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NO.2
主题一
主题二
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NO.3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通过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区域 事件 表现 结果
亚洲 印巴分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迫使英国承认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亚洲 其他 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非洲 埃及独立 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非洲 阿尔及利亚独立 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通过武装斗争,迫使法国戴高乐政府不得不调整殖民政策;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非洲 其他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拉丁美洲 古巴独立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
巴拿马 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签署《印度独立方案》
《印度独立方案》又称为《蒙巴顿方案》。方案规定:印度分为印度教教徒的印度国家和伊斯兰教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均获自治领地位,各自独立。但是并未确定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这成为印巴关系紧张的根源。
1956年8月,《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
这里提到的“纳赛尔的阴谋”具体是指什么?
提示:苏伊士运河主权收归国有。
知识点二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成就
(1)亚洲国家的成就
①新加坡、韩国
时间 20世纪60—80年代
原因 a.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b.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c.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
结果 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②海湾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2)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①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②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③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
①原因: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②成就: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中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构成“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数目多,现已有130多个,土地辽阔(约占世界陆地的60%),人口众多(约占世界人口的73%),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是战略要地。“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经济上大多比较落后。尽管它们中大多数国家已宣告独立,但仍然受到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和军事威胁,面临着彻底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严峻任务。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崛起的背景。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利用比较有利的外部世界发展环境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儒家文化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政治稳定。
有人说,二战后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特色,对此你如何理解?
提示:新加坡、韩国等国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海湾地区则是利用石油优势发展石油经济,实现了经济起飞。
知识点三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面临的问题
地区 问题 结果 措施
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导致金融危机 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 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改革
非洲 发展最不平衡 贫困人口近一半 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面临的挑战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
(3)自身存在的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你认为如何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提示:广大发展中国家齐心协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不要诉诸武力;发展中国家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发言权;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联合国成为国际社会伸张正义的舞台。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美国的“印巴构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南亚政策的重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其有两个并行不悖的目标,那就是一要促成印巴和解,稳定南亚局势,从而稳固封锁共产主义链条中的南亚这一环;二是要尽可能使印度放弃中立,进入西方阵营。美国带着这个构想介入南亚,在经济、军事上对印巴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同时政治上基本站在巴的一边,积极调解印巴争端。但为了不影响与英国的关系,在涉及南亚事务时,美国总是视之为英国的传统区域,尽可能将英国或联合国推向前台。但事实表明,它远远低估了印巴间深刻的敌对情绪,任何于对方有利的举动必定被视为对己方的威胁,携手对付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只能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印度建国后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强烈反对美对巴军事援助,认为这将把冷战带到印度自己的边界。为抵制美印在中印边界战争后的接近,巴基斯坦不断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事实上,美国的两个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
——摘编自常利锋《第二次印巴战争对印巴美
三角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印巴构想”的影响,并简析美国“印巴构想”难以实现的原因。
提示:影响:加剧了冷战,实质上是美国对外霸权主义的扩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不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巴关系的发展。
原因: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印巴自身国家利益的冲突;印巴之间固有的矛盾;受到英国的制约。
2.论证观点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示: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树立的原则;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素养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及特点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力量被大幅度削弱,美国、苏联等强势崛起,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战争摧残严重,无力控制自己的殖民地。
2.特点
(1)有些国家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中国、朝鲜、越南。
(2)斗争时间长、范围广,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巨大胜利。例如:斗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全部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
(3)战后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开始了联合反帝反霸反殖斗争的新局面,从而形成了第三世界。
(4)从争取政治独立发展到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如“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等。
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
材料一 据世界银行统计,1955-1970年,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5.4%,高于西方工业国家的4.7%。1970-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为5.3%,而同期西方国家的增长速度为3.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率达到5.5%。
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从1960年的14.5%提高到1980年的18.6%。在世界经济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本国工业的同时,也增加了用于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其他服务事业的开支,使得普通人接受初等、中等、甚至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上升,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
提取材料信息,概述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
提示:国民经济有所发展、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论证观点 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材料 1945年到1970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的。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根据材料,说明战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提示:说明:地区冲突;国内政局动荡;边界争端;国家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政策支持。
原因:帝国主义对殖民地长期掠夺;新兴独立国家自身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
■素养形成··································································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1.成就
(1)国民经济有所发展。
(2)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3)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4)经济自主性增强。
(5)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面临的问题
(1)人口多、基础差、各地发展不平衡,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2)长期的殖民统治,受西方列强控制较严重,易产生政治或经济的动荡。
(3)国际经济旧秩序、世界大国的影响和制约。
(4)亚洲国家差异大,内部矛盾复杂。
1.(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②阿尔及利亚独立 ③加纳独立 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C [依据《蒙巴顿方案》可知,1947年英属殖民地印度一分为二,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1962年阿尔及利亚挣脱了法国130多年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957年加纳脱离英国殖民者独立,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第一个脱离西方殖民统治的国家;1956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的领导下,成功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这些民族解放斗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③②;C项符合题意。]
2.(2021·北京延庆区高一检测)1945—1991年,全世界9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速度摧毁世界殖民体系。其中功不可没的新兴民族国家领导人有( )
①尼赫鲁 ②卡斯特罗 ③纳赛尔 ④斯大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对摆脱殖民统治、摧毁世界殖民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民族国家领导人有,印度的尼赫鲁、古巴的卡斯特罗和埃及的纳赛尔,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斯大林不是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领导人,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均错误。]
3.1960年之所以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 )
A.这一年是非洲独立运动的开始
B.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
C.这一年非洲的重要国家埃及宣告独立
D.这一年,殖民统治在非洲终结
B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故选B项。]
4.20世纪末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说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
A.过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过分依赖外资和外贸
C.人口膨胀
D.资源贫乏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经济危机来临时受到的冲击最大,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
5.新加坡和韩国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两国获取工业化资金途径的相同之处是( )
A.主要利用农业的剩余资金
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
C.大力吸收外国资本
D.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
C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和韩国起始阶段的工业化资金都源于引进的外资,故C项正确。]
6.(2021·威海高一检测)以下选项是某同学总结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概况。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B.20世纪80年代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C.至今仍面临着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挑战
D.独立后完全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C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不平等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挑战,故选C项;摧毁世界殖民体系要到20世纪90年代末,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但并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排除B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PAG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