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试卷A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试卷A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3 08:29: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培优A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6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年黑龙江)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建立北宋政权的是( )
A. 朱温 B. 赵国胤 C. 元昊 D. 赵构
2.(2020 年安徽) 北宋中期, 蔡襄指出: “今世用人, 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 文士也; 近侍之臣, 文士也;钱谷之司, 文士也; 边防大帅, 文士也; 天下转运使, 文士也; 知州郡, 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
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
3.(2020 年贵州黔西南)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改革和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 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发展了商业经济 B.调和了民族关系 C.造就了文治局面 D.活跃了市民生活
4.(2021 年湖北黄石) “榷场, 与敌国互市之所也” 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 北宋与辽、 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 榷场的存在( )
A.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5.(2021 年湖北恩施)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如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6.(2021 年云南昆明) 宋朝的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 近至朝鲜、 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
A. 制瓷技术先进 B. 边界贸易兴旺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海外贸易发达
7.(2021 年河南) 与唐代长安相比, 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 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 “日中为市” 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 )
A. 草市的出现 B. 商业的发展 C. 纸币的使用 D. 商帮的形成
8.(2020 年成都)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 追求品质、 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 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铜冰鉴 C. 骑驼乐舞三彩俑 D. 定窑孩儿枕
9.(2020 年浙江丽水、 金华) 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 城市繁荣, 商业兴盛。 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0 年山东滨州) 南宋时期, 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 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
11.(2021年湖南) 南宋时, 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下列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B.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C. 苏湖熟, 天下足。 D.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2.(2021年四川德阳市) 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这些陶俑( )
吹笛 吹口哨 舞蹈 击节板
A. 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 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 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 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13.(2021年福建) 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 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 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 由此可见, 宋代制瓷业( )
A. 私营作坊为主, B. 产品行销世界 C. 遍布沿海地区 D. 工艺水平高超
14.(2021 年山东省潍坊市) 如右图, 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 物货丰衍(盈足) ”, 人称“贩海之商, 无非豪富之民, 江淮闽浙处处有之”。 这说明当时( )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政府重视贸易管理
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15.(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6.(2021年广西) 元朝建立的这个制度, 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 而且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17.(2021年湖南永州市) 宋元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18.(2021 年湖北省黄石市) 西藏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始于元朝, 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19.(2021年广东) 下图是汉、 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 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 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 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
A. 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 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C. 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 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20.(2020 年四川成都)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历史上, 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
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C. 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台湾府
21.(2020 年贵州遵义) 元朝建立后, 在西藏地区设置掌管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22.(2021年黑龙江)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
A. 《窦娥冤》 B. 《牡丹亭》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23.(202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某同学搜集了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汉赋的兴起 B. 唐诗的繁荣 C. 宋词的发展 D. 元曲的流行
24.(2020 年安徽)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
25.(2021年四川泸州市)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三项发明是( )
A. 雕版印刷术、 司南、 火药 B.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
C.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得 分 评卷人 二、史林释义 (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共35分)
26.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唐高宗年号)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犹犹未以名官。”
——《新唐书》卷五十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永徽以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什么。唐朝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五代十国时期什么风气的形成有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shàn,意: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2)据材料二,分析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统治者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6分)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意:全都)不逮(意:此不上)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元史·地理志》
(3)据材料三,分析“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了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期管辖山东的机构名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方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热,天下足。”
——摘自《渭南文集》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二 宋代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宋代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等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两个最大的商业都市。(2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对文人“优待”的表现。再举一例来说明“市民文化的兴起”。(2分)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欺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中国有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就,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些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中“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的发明分别指什么?(2分)
(2)“第三种在航海上”的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在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的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什么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什么时期?(4分)
从三种发明以及它们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3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探究空间 (本题15分)
29.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宋元时期文明的冲撞与交融”为主题,制作了一期板报,请你也一起参与进来进行探究吧!(15分)
任务一【看疆域——从分裂走向统一】
(1)上面是宋元时期民族政权演变的示意图,请将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据示意图内容概括这一时期政局的主要特点。(4分)
任务二【析政局——战争与和平交织】
(2)信息一内容反映了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A指的是什么?其有何积极影响?信息二内容中的“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统率的军队被称为什么?(4分)
任务三【探经济——现代因素已萌芽]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层一指的国家,其自录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摘编自[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出现的“纸钞”是指什么。(举一例即可)“(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任务四【取经验——学以致用促发展】
(4)通过以上对社会历史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3 页 ( 共6页 )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4 页 ( 共6页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培优A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6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年黑龙江)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建立北宋政权的是( )
A. 朱温 B. 赵国胤 C. 元昊 D. 赵构
【答案】 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960 年, 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 以开封为东京, 作为都城, 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所以建立北宋政权的是赵国胤, B项符合题意; A 项建立了后梁政权, 排除; C 项建立的是西夏政权, 排除; D 项建立的是南宋政权, 排除。故选 B。
2.(2020 年安徽) 北宋中期, 蔡襄指出: “今世用人, 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 文士也; 近侍之臣, 文士也;钱谷之司, 文士也; 边防大帅, 文士也; 天下转运使, 文士也; 知州郡, 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
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
【答案】 C
【解析】考查点: 重文轻武。 解题思路: 题干的“今世用人, 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 文士也; 近侍之臣, 文士也; 钱谷之司, 文士也; 边防大帅, 文士也; 天下转运使, 文士也; 知州郡, 文士也。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题干的“大臣, 文士也; 近侍之臣, 文士也; 钱谷之司, 文士也;边防大帅, 文士也; 天下转运使, 文士也; 知州郡, 文士也。 ”表明北宋的文臣受到重用,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重文轻武, 故 C 符合题意; 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 排除 A; 兵民合一与题干信息不符, 排除 B; 外重内轻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排除 D。 故选 C。
3.(2020 年贵州黔西南)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改革和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 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发展了商业经济 B.调和了民族关系 C.造就了文治局面 D.活跃了市民生活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据所学知识可知,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进士不仅授官从优, 而且升迁迅速。 科举制度的发展, 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 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故选: C。
4.(2021 年湖北黄石) “榷场, 与敌国互市之所也” 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 北宋与辽、 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 榷场的存在( )
A.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宋、 辽、 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由材料“北宋与辽、 西夏对峙, 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 可知, 榷场的存在使北宋与辽、 西夏在经济上交往密切, 这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故选 C。
5.(2021 年湖北恩施)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如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答案】 D
【解析】 据图片看出,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两宋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没有实现统一, 直到元朝才完成统一。 故图片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故选 D。
6.(2021 年云南昆明) 宋朝的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 近至朝鲜、 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
A. 制瓷技术先进 B. 边界贸易兴旺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海外贸易发达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海外贸易的相关史实。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 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设置市舶司。 宋朝的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 近至朝鲜、 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这表明当时的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7.(2021 年河南) 与唐代长安相比, 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 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 “日中为市” 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 )
A. 草市的出现 B. 商业的发展 C. 纸币的使用 D. 商帮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开结合所学可知, 宋朝的商业繁荣,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其表现有: 坊市界限被打破, 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 早市、 夜市昼夜相连, 故 B 正确; 草市出现在魏晋时期, 故 A错误; 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故 C 错误; 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 故 D 错误。 故选 B。
8.(2020 年成都)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 追求品质、 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 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铜冰鉴 C. 骑驼乐舞三彩俑 D. 定窑孩儿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自北宋开始, 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 主要表现有: 南方都市商业发达, 海外贸易兴盛,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在此基础上, 到南宋时期,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南宋时, 江南地区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著名的瓷窑:五窑: 河北定窑、 河南汝窑、 河南钧窑、 浙江哥窑、 浙江河南的官窑。 其中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D 选项定窑孩儿枕是河北定窑的产品, 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故选: D。
9.(2020 年浙江丽水、 金华) 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 城市繁荣, 商业兴盛。 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宋代商业发达、 城市繁荣、 对外贸易发达。 宋代商业繁荣, 在瓦子里可以看杂技; 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在广州、 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管理; 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所以①②④选项符合题意。 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与题干城市繁荣, 商业兴盛无关, 排除 A、 C 和 D。 故选 B。
10.(2020 年山东滨州) 南宋时期, 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 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
【答案】 B
【解析】市舶司是中国在宋、 元、 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的机关, 故 B 符合题意; 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排除 A; 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 地区的军政事务, 排除 C; 枢密院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 排除 D。 故选 B。
11.(2021年湖南) 南宋时, 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下列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B.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C. 苏湖熟, 天下足。 D.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C 项“苏湖熟, 天下足”大意是苏州和湖州的粮食丰收, 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宋朝时, 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 逐步超过了北方。 太湖流域的苏州、 湖州, 成为重要的粮仓, 民间流传着“苏湖熟, 天下足”的谚语。 因此, 这种现象表明宋代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是指汉武帝时期, B 项是指唐玄宗开元年间, D 项是指南北朝时期, 均与题干“南宋”不符, 排除ABD 项。 故选 C 项。
12.(2021年四川德阳市) 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这些陶俑( )
吹笛 吹口哨 舞蹈 击节板
A. 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 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 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 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答案】 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可知, 这些陶俑是研究元代杂剧的第一手史料。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出现了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 杂剧和南戏等。 杂剧把音乐、 歌舞、 动作、 念白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所以 C 项符合题意; 而 AB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 故选 C。
13.(2021年福建) 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 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 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 由此可见, 宋代制瓷业( )
A. 私营作坊为主, B. 产品行销世界 C. 遍布沿海地区 D. 工艺水平高超
【答案】 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 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可知, 宋代制瓷业工艺水平高超, 故 D 正确; 题干未显示是以私营作坊为主、 产品行销世界、 遍布沿海地区, 故 ABC 错误。 综上故选 D。
14.(2021 年山东省潍坊市) 如右图, 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 物货丰衍(盈足) ”, 人称“贩海之商, 无非豪富之民, 江淮闽浙处处有之”。 这说明当时( )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政府重视贸易管理
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答案】 C
【解析】依据“船舶往来, 物货丰衍(盈足) ”“贩海之商, 无非豪富之民, 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和所学知识, 可知反映了宋代明州港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由此得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C 正确;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A 排除; 宋代重视海外贸易管理, 设立市舶司, 但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 B 排除; 历代封建王朝都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题干反映了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 但是没有体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 D排除。 故选 C。
15.(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依据所学, 随着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 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娱乐文化生活需求, B 正确;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城市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 并不是大夫的提倡、 农民的需要或达官贵人的需要, ACD 排除。 故选 B。
16.(2021年广西) 元朝建立的这个制度, 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 而且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答案】 D
【解析】根据“元朝”、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 “行政区划“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代创设的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行省制, 故选 D;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 排除 A; 刺史制度和三省六部制都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排除 BC。
17.(2021年湖南永州市) 宋元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宋元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 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窦娥冤》 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所以 C 符合题意; 《离骚》 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 不属于宋元时期, 所以 A 不符合题意; 《诗经》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不属于宋元时期, 所以B 不符合题意; 《天工开物》 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 不属于宋元时期, 所以D 不符合题意。
18.(2021 年湖北省黄石市) 西藏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始于元朝, 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答案】 D
【解析】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 元朝建立后, 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 由宣政院统辖, 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故选 D; A 是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排除; B 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排除;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C 错误。
19.(2021年广东) 下图是汉、 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 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 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 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
A. 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 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C. 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 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答案】 A
【解析】为了防止地方出现割据现象, 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元朝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 故选 A;材料信息与“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无关, 排除 B;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元朝没有实行郡国制度, 排除C; 元代以“犬牙相入”的原则划分行省, 与“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无关, 排除 D。
20.(2020 年四川成都)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历史上, 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
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C. 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台湾府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元朝巩固边疆的措施。 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 在台湾(琉球) 设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选: B。
21.(2020 年贵州遵义) 元朝建立后, 在西藏地区设置掌管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答案】 D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可知, 元朝建立后, 对西藏地区行使管理权, 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 任命官员征收赋税, 屯驻军队, 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D 正确; 公元前 60 年,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总管西域事务。 A 排除; 乾隆帝时, 平定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后, 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B 排除;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加强对西域的管辖。C 排除; 故选 D。
22.(2021年黑龙江)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
A. 《窦娥冤》 B. 《牡丹亭》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是关汉卿,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A 正确; 《牡丹亭》 是明朝汤显祖的代表作, 排除 B; 长生殿》 是清朝洪昇创作的, 排除 C; 《桃花扇》 是清朝孔尚任创作的, 排除 D。 故选 A。
23.(202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某同学搜集了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汉赋的兴起 B. 唐诗的繁荣 C. 宋词的发展 D. 元曲的流行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都是宋朝时期的词人, C 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ABD 项不符, 排除。 故选择 C。
24.(2020 年安徽)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
【答案】 A
【解析】考查点: 元朝和清朝对台湾的管辖。 解题思路: 依据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元朝时, 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建立行政机构; 1684 年清政府在该地区设府, 1885 正式建省”判断该地区是台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662 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 1683 年清政府进入台湾, 1684 年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1885 年台湾正式建省, 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故 A 符合题意; 西藏与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不符, 排除 B;新疆与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不符, 排除 C; 东北与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不符, 排除 D。 故选 A。
25.(2021年四川泸州市)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三项发明是( )
A. 雕版印刷术、 司南、 火药 B.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
C.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答案】 D
【解析】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在北宋时期成型, 并广泛应用于航海; 火药在北宋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D 符合题意; 雕版印刷术是隋唐时期发明, 排除 A; 造纸术是汉代发明, 排除 B 和 C。 故选 D。
得 分 评卷人 二、史林释义 (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共35分)
26.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唐高宗年号)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犹犹未以名官。”
——《新唐书》卷五十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永徽以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什么。唐朝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五代十国时期什么风气的形成有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shàn,意: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2)据材料二,分析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统治者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6分)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意:全都)不逮(意:此不上)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元史·地理志》
(3)据材料三,分析“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了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期管辖山东的机构名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2分)
【答案】
(1)节度使;风气:尚武轻文。
(2)问题:方镇(节度使)屯兵自重,赋入自赡。措施: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制度:行省制度;机构:中书省。
(4)趋势:对地方管理加强。(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解析】
据材料一中“始谓之节度使”可知,唐朝永徽以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节度使。唐朝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的形成有重大影响。(2)据材料二可知,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方镇(节度使)屯兵自重,赋入自赠;具体措施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据材料三中“行中书省十有一”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期管辖山东的机构名称是中书省。(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加强。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方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热,天下足。”
——摘自《渭南文集》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二 宋代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宋代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等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两个最大的商业都市。(2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对文人“优待”的表现。再举一例来说明“市民文化的兴起”。(2分)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欺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4分)
【答案】
(1)南宋时期。变化: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2)原因:经济繁荣;重文轻武的国策;政府采取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等。开封和杭州。
(3)表现: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瓦子的出现。(言之有理即可)
(4)观点: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或欧洲的水平。史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和火药的应用;等。(列举两例)
【解析】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南宋时期。“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有经济繁荣;重文轻武的国策;政府采取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等。宋代两个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对文人“优待”的表现有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瓦子的出现可以说明“市民文化的兴起”。(4)依据材料三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或欧洲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能够证明作者观点的史实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和火药的应用,等。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中国有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就,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些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中“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的发明分别指什么?(2分)
(2)“第三种在航海上”的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在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的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什么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什么时期?(4分)
(4)从三种发明以及它们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3分)
【答案】
(1)火药;指南针。
(2)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阿拉伯人;元朝。
(4)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这三种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材料中“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的发明分别指火药和指南针。
(2)“第三种在航海上”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在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的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阿拉伯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时进入鼎盛时期。(4)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得 分 评卷人 三、探究空间 (本题15分)
29.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宋元时期文明的冲撞与交融”为主题,制作了一期板报,请你也一起参与进来进行探究吧!(15分)
任务一【看疆域——从分裂走向统一】
(1)上面是宋元时期民族政权演变的示意图,请将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据示意图内容概括这一时期政局的主要特点。(4分)
任务二【析政局——战争与和平交织】
(2)信息一内容反映了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A指的是什么?其有何积极影响?信息二内容中的“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统率的军队被称为什么?(4分)
任务三【探经济——现代因素已萌芽]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层一指的国家,其自录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摘编自[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出现的“纸钞”是指什么。(举一例即可)“(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任务四【取经验——学以致用促发展】
(4)通过以上对社会历史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答案】
(1)③④②①。民族政权并立。
(2)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岳家军。
(3)交子、会子等。(举一例即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创新是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10世纪初,契丹(后称辽)政权建立;960年北宋建立;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1115年,金建立,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南宋,因此示意图正确排列顺序是③④②①,这一时期政局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2)信息一内容反映了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辽的议和,A指的是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岳飞统率的军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出现的“纸钞”有交子、会子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4)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3 页 ( 共6页 )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4 页 ( 共6页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八年级历史试卷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