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10.1 《兰亭集序》(课件4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10.1 《兰亭集序》(课件4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21:3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兰亭集序
王羲之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书圣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习俗和写作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祭祀、沐浴、采兰),称为修禊。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社会名士41人集会于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修禊。一群名人雅士,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于清流之上,顺水任游,停于谁前,则赋四、五言诗各一首,否则罚酒。据载,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合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作用:说明书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也有对作者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文体知识
散文佳作: 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书法作品: 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kuài jī ) ( guǐ)
(xì) ( tuān)
(shāng ) ( chěng)
(qǔ) (xì)
(shāng)
会 稽
癸 丑
修 禊
激 湍
流 觞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感慨系之
齐彭殇
字 音 :
千古同悲
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
良 辰
美 景
赏 心
悦 事



写作特点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句式整齐,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再读课文
读懂文意
‖课文研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第1自然段
ɡuǐ
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
春季的末一个月
一种祭礼
高高的竹子

县名
映衬、围绕
酒杯
排列
旁边
乐器
繁盛
作诗
省略动词宾语
举行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第2自然段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和风
用来
放开、
敞开
穷尽
实在
自然万物
值得

参考译文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品读课文
读出情感
作者为何而乐呢?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课文赏析
南北朝 丘迟《与陈伯之书》
1、良辰:暮春之初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2、美景:山、水、天气
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
《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
《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写竹,只言其“修”而舍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崇山峻岭
茂林
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乐事: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之饮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亦足以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4、赏心:游目骋怀
提问: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那么,他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
游目骋怀:游,骋,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我们游目骋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这个时候,已经是见山不只是山,见水不只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感想。
总结: 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兰亭集会的盛况
时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
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由
修禊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信 可 乐 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读课文
感悟情怀
兰亭雅集
信可乐也
良辰: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人贤:
美景:
乐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赏心: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第3自然段
助词,引起下文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俯一仰之间
之于
通“晤”
有的人
通“趋”趋向
不一样
一时
高兴的样子
满足
对…事情
到达
等到
到、及
过去
附着

指“向之”句
自然
参考译文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或…或…,虽… (但) …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论 死 生
痛哉


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
面对
悲伤
明白
本来
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
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无根据
情趣
一个个
纵使
这次(集会)的诗文
参考译文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
俯 仰 古 今
悲夫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觞为妄作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重点实、虚词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列坐其次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古代的一种风俗


旁边,水边
热闹
繁多
用来
……的原因
足以极视听之娱
动词,穷尽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活 用
形作动:穷尽
形作名:贤士
形作名:年少的,年长的。
名作动:围绕
使动:使……流动
使动:使……舒展;使……开畅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表判断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8.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今义:对着
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犹   
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好像。例:亦犹今之视昔
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句式:
①介词结构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不能喻之于怀    (于怀不能喻之)
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斯文有感)
②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广大的宇宙)
俯察品类之盛    (丰富的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