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5 11:30:1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3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口口口口口口,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并建立了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密切关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开始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口口口口口”处应是(  )
A.解放战争胜利 B.抗日战争胜利
C.抗美援朝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3.(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对这部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巩固了新生政权
④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0·新疆)21世纪的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0年2月发布。7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5.(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有人总结了一个“政权三部曲”,即“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建设”。下列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政权巩固”性质的事件有(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6.(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C.土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D.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7.(2021八下·聊城期中)“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8.(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一个面带喜悦的农民,肩膀上扛着一个地界牌,上面写着:贫农王贵元分到十一亩田地。这个情景说明当时中国实行的是(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9.(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农村,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 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
10.(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毛泽东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划分阶级成分,将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注人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政治认同:使党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1.(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9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26.9%。”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封建主义统治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2.(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由此可见,毛泽东评价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3.(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和平解放西藏
14.(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报告指出:人民政协要为实行中国式民主发挥作用、作出贡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重要贡献是(  )
A.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表决了《中华民国约法》
D.审议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15.(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选举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彭德怀
16.(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国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7.(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B.祖国获得了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C.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8.(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人民(  )
A.绘画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19.(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20.(2020·昆明)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是(  )
A.朱德 B.刘伯承 C.邓小平 D.彭德怀
21.(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大型纪录片《较量》,是一部描写中朝人民并肩作战,长中华儿女志气,扬我军威、国威的战争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战役的过程(  )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上甘岭战役
22.(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新冠肺类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2017·宁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24.(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代表“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历时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迫使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C.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5.(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主义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
A.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
B.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中国已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
26.(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是我们历史学科必须培养的核心素养。“抗美援朝战争县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性”这一结论的得出源自下列哪一材料(  )
A.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
B.第二天,美国便派兵支援朝鲜南方军队作战
C.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过进轰炸扫射……我国政府应邀赴朝参战
D.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战土
27.(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在历史的分水岭上(1950-1951年),中国政府宜布开展长达六个月的全国募集资金运动,以购买战需品。”((中国时代:1900一2000))材料中所指“购买战需品”是为了适应(  )
A.解放战争的需要 B.解放西藏的需要
C.抗美援朝的需要 D.抗日战争的需要
28.(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2020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表示景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的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9.(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
A.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C.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30.(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历史图片是历史事件的真实载体。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人民声讨美国侵略罪行
B.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二、问答题:(10分)
31.(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讨论通过了新中国的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了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民族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和人民的民主权利等基本政策。至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之前,《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共同纲领”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2.【答案】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并建立了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密切关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开始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答案】A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故A ①②③④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抗美援朝意义: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答案】A
【考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发生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中,排除;
C项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
D项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70年前”(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重要的答题提示。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答案】A
【考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属于政权建立的内容,④属于政权建设的内容,②土地改革和③抗美援朝都起了政权巩固作用,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故A ②③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抗美援朝的意义: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故B符合题意,ACD不是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和平解放西藏,不符合题意;
B.进行抗美援朝,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实施土地改革,就是把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使得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在经济上翻了身,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要求,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
8.【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贫农王贵元分到十一亩田地。”可知,农民分配到了土地。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9.【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CD都出现在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农村,故ACD不符合题意;通过土地改革,地主也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农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0.【答案】A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以此分析材料“将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注入到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政治认同;使党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可知,表明土地改革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11.【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翻身农民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26.9%。”可知,土地改革后,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和新中国成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和祖国统一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识记土地改革相关的基础知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12.【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题干“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评价的是土地改革。根据所学知识,1950——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3.【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从题干中的“1950年”“对残余的封建制度…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可知,此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和题干中“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4.【答案】B
【考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1)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5)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5.【答案】A
【考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中心议题:成立新中国。
16.【答案】C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
17.【答案】A
【考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从此,祖国大陆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藏的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与内地紧密相连,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为西藏的开发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防。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18.【答案】B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人民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故B符合题意;题干现象和绘画能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1949年7月,新中国还未成立。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19.【答案】A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据题干“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结合所学可知,“敌人”是指美军。朝鲜内战爆发初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A符合题意;题干和日军、八国联军、英法联军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0.【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朱德,不符合史实;
B.刘伯承,不符合史实;
C.邓小平,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任命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比较简单。
21.【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著名的战役如上甘岭战役,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故D符合题意;ABC和朝鲜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战役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22.【答案】B
【考点】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黄继光和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黄继光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故B ①③ 符合题意;董存瑞和张自忠是抗日英雄,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23.【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的。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抗美援朝的歌曲。
24.【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条约是指《朝鲜停战协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为中国新政权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故D符合题意;
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25.【答案】B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还落后于美国,尚未成为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故A错误;
B.根据材料“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可知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正确;
C.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材料说明的是新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错误;
D.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抗美援朝: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26.【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扫射……我国政府应邀,赴朝参战”说明美国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威胁到了我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入朝作战,抗美援朝因此具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性。故C符合题意。ABD都不能反映保家卫家的正义性,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识记相关知识,抗美援朝战争影响:(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2)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3)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4)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7.【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入朝作战。入朝半年内,就五战五捷,把美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至1953年,美国与中国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故(1950——1951年)中国政府宣布开展长达6个月的全国募集资金的运动,以购买战需品,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故C符合题意;
解放战争是1946年——1949年,故A不符合题意;
西藏是和平解放的,故B不符合题意;
抗日战争1945年胜利结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
28.【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 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抗美援朝是——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志愿军和朝鲜军民英勇战斗,1953 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故C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还是一穷二白的面貌,故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说法错误,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识记抗美援朝相关基础知识,①时间:1950年6月——1953年7月。②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9.【答案】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分析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是错误的,因为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不是实现了国家统一,故A错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和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西藏和平解放时实现的,是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实现的,故BC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30.【答案】B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抗美援朝意义: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1.【答案】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矿学校(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3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B
【考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讨论通过了新中国的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了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民族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和人民的民主权利等基本政策。至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之前,《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共同纲领”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2.(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口口口口口口,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并建立了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密切关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开始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口口口口口”处应是(  )
A.解放战争胜利 B.抗日战争胜利
C.抗美援朝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并建立了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密切关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开始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对这部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巩固了新生政权
④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故A ①②③④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抗美援朝意义: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2020·新疆)21世纪的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0年2月发布。7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答案】A
【考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发生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中,排除;
C项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
D项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70年前”(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重要的答题提示。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有人总结了一个“政权三部曲”,即“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建设”。下列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政权巩固”性质的事件有(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考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属于政权建立的内容,④属于政权建设的内容,②土地改革和③抗美援朝都起了政权巩固作用,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故A ②③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抗美援朝的意义: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C.土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D.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故B符合题意,ACD不是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2021八下·聊城期中)“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和平解放西藏,不符合题意;
B.进行抗美援朝,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实施土地改革,就是把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使得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在经济上翻了身,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要求,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
8.(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一个面带喜悦的农民,肩膀上扛着一个地界牌,上面写着:贫农王贵元分到十一亩田地。这个情景说明当时中国实行的是(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贫农王贵元分到十一亩田地。”可知,农民分配到了土地。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9.(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农村,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 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
【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CD都出现在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农村,故ACD不符合题意;通过土地改革,地主也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农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0.(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毛泽东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划分阶级成分,将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注人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政治认同:使党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A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以此分析材料“将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注入到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政治认同;使党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可知,表明土地改革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11.(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9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26.9%。”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封建主义统治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翻身农民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26.9%。”可知,土地改革后,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和新中国成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和祖国统一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识记土地改革相关的基础知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12.(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由此可见,毛泽东评价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答案】C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题干“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评价的是土地改革。根据所学知识,1950——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3.(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和平解放西藏
【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从题干中的“1950年”“对残余的封建制度…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可知,此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和题干中“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4.(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报告指出:人民政协要为实行中国式民主发挥作用、作出贡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重要贡献是(  )
A.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表决了《中华民国约法》
D.审议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B
【考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1)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5)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5.(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选举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彭德怀
【答案】A
【考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中心议题:成立新中国。
16.(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国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答案】C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
17.(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B.祖国获得了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C.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
【考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从此,祖国大陆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藏的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与内地紧密相连,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为西藏的开发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防。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18.(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人民(  )
A.绘画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答案】B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人民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故B符合题意;题干现象和绘画能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1949年7月,新中国还未成立。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19.(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答案】A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据题干“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结合所学可知,“敌人”是指美军。朝鲜内战爆发初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A符合题意;题干和日军、八国联军、英法联军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0.(2020·昆明)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是(  )
A.朱德 B.刘伯承 C.邓小平 D.彭德怀
【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朱德,不符合史实;
B.刘伯承,不符合史实;
C.邓小平,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任命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比较简单。
21.(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大型纪录片《较量》,是一部描写中朝人民并肩作战,长中华儿女志气,扬我军威、国威的战争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战役的过程(  )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上甘岭战役
【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著名的战役如上甘岭战役,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故D符合题意;ABC和朝鲜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战役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22.(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新冠肺类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黄继光和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黄继光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故B ①③ 符合题意;董存瑞和张自忠是抗日英雄,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23.(2017·宁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的。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抗美援朝的歌曲。
24.(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代表“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历时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迫使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C.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条约是指《朝鲜停战协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为中国新政权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故D符合题意;
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25.(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主义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
A.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
B.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中国已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
【答案】B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还落后于美国,尚未成为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故A错误;
B.根据材料“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可知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正确;
C.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材料说明的是新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错误;
D.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抗美援朝: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26.(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正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是我们历史学科必须培养的核心素养。“抗美援朝战争县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性”这一结论的得出源自下列哪一材料(  )
A.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
B.第二天,美国便派兵支援朝鲜南方军队作战
C.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过进轰炸扫射……我国政府应邀赴朝参战
D.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战土
【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扫射……我国政府应邀,赴朝参战”说明美国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威胁到了我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入朝作战,抗美援朝因此具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性。故C符合题意。ABD都不能反映保家卫家的正义性,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识记相关知识,抗美援朝战争影响:(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2)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3)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4)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7.(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在历史的分水岭上(1950-1951年),中国政府宜布开展长达六个月的全国募集资金运动,以购买战需品。”((中国时代:1900一2000))材料中所指“购买战需品”是为了适应(  )
A.解放战争的需要 B.解放西藏的需要
C.抗美援朝的需要 D.抗日战争的需要
【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入朝作战。入朝半年内,就五战五捷,把美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至1953年,美国与中国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故(1950——1951年)中国政府宣布开展长达6个月的全国募集资金的运动,以购买战需品,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故C符合题意;
解放战争是1946年——1949年,故A不符合题意;
西藏是和平解放的,故B不符合题意;
抗日战争1945年胜利结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
28.(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 2020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表示景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的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答案】C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 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抗美援朝是——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志愿军和朝鲜军民英勇战斗,1953 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故C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还是一穷二白的面貌,故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说法错误,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识记抗美援朝相关基础知识,①时间:1950年6月——1953年7月。②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9.(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
A.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C.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答案】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分析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是错误的,因为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不是实现了国家统一,故A错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和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西藏和平解放时实现的,是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实现的,故BC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30.(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历史图片是历史事件的真实载体。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人民声讨美国侵略罪行
B.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答案】B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抗美援朝意义: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二、问答题:(10分)
31.(2022七下·龙口开学考)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答案】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