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生活处处皆学问”如图,眼镜镜片所在的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 外离 B、 外切 C、 内含 D、 内切
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2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接EF,当△BEF是直角三角形时,t(s)的值为( )
A. B.1 C.或1 D.或1或
3.若圆锥的母线长为4cm,底面半径为3cm,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A); (B); (C); (D);
4.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有4个等圆,每相邻两个互相外切,它们中每一个至少与正方形的一边相切,那么此等圆的半径可能是( )
A. B. C. D.
5.如图,某公园的一座石拱桥是圆弧形(劣弧),其跨度为24米,拱的半径为13米,则拱高为( )
A.5米 B.5米 C.7米 D. 8米
6.如图,点A、B、C是⊙O上三点,∠AOC=130°,则∠ABC等于( )
A. 50° B.60° C.65° D.70°
7.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4,且圆心距为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外切 B. 内切 C. 外离 D. 相交
8.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7,圆心距为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9.同学们玩过滚铁环吗?当铁环的半径是30cm,手柄长40cm.当手柄的一端勾在环上,另一端到铁环的圆心的距离为50cm时,铁环所在的圆与手柄所在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6厘米,高为8厘米,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48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在半径为的圆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 。
12.如图,点A、B、C、D在⊙O上,若∠C=60o,则∠D= o,∠O= o。
13.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6cm,那么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cm2(结果保留π).
14.正的边长为,边长为的正的顶点与点重合,点分别在,上,将沿边顺时针连续翻转(如图所示),直至点第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则点运动路径的长为 (结果保留)
15.如图,PA、PB切⊙O于点A、B,点C是⊙O上一点,且∠ACB=65°,则∠P= 度.
16.两圆有多种位置关系,图中不存在的位置关系是 .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
17.如图,为的切线,为切点,交于点,求的度数.
18.如图,点O在Rt△ABC的斜边AB上,⊙O切AC边于点E,切BC边于点D,连结OE,如果由线段CD、CE及劣弧ED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面积与△AOE的面积相等,那么的值为 .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C与y轴相切于D点,与x轴相交于A(2,0)、B(8,0)两点,圆心C在第四象限.
⑴ 求点C的坐标;
⑵ 连结BC并延长交⊙C于另一点E,若线段BE上有一点P,使得AB2=BP·BE,能否推出AP⊥BE?请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⑶ 在直线BE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AQ2=BQ·EQ?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也请说明理由.
20.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内接于⊙O,BD为直径,AB=AC,.
(1)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2)求的度数.
21.如图,AB是⊙O的弦,点D是半径OA上的动点(与点A.O不重合),过点D垂直于OA的直线交⊙O于点E、F,交AB于点C.
(1)点H在直线EF上,如果HC=HB,那么HB是⊙O的切线吗?请说明理由;
(2)连接AE、AF,如果,并且CF=16,FE=50,求AF的长.
22.已知⊙、⊙外切于点,经过点的任一直线分别与⊙、⊙交于点、,
(1)若⊙、⊙是等圆(如图1),求证;
(2)若⊙、⊙的半径分别为、(如图2),试写出线段、与、之间始终存在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23.如图,点、、是⊙O上的三点,.
(1)求证:平分.
(2)过点作于点,交于点. 若,,求的长. )
24.如图,在⊙O中,直径AB=2,CA切⊙O于A,BC交⊙O于D,若∠C=45°,则
(1)BD的长是 ;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5.如图1,⊙O是△ABC的外接圆,AB是直径,OD∥AC,且∠CBD=∠BAC,OD交⊙O于点E.
(1)求证:BD是⊙O的切线;
(2)若点E为线段OD的中点,证明:以O、A、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3)作CF⊥AB于点F,连接AD交CF于点G(如图2),求FG FC 的值.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D
6.C。
7.C。
8.B
9.C
10.D
11.2
12.60,120
13.18π
14.
15.50
16.相交
17.略
18.4-π
19.(1)C(5,-4)(2)能,理由见解析(3)Q1(5, -4) Q2(5.84,-2.88)Q3(,)
20.(1)证明见解析(2)30
21.(1)HB是⊙O的切线,理由见解析(2)
22.解:(1)联结.
∵⊙.⊙外切于点,∴点T在上.
如图,过.分别作.,垂足为、,
∴ ∥.
∴ .
∵⊙.⊙是等圆,∴.
∴,
∴.
在⊙中,
∵ ,
∴.
同理 .
∴,即.
(2)线段.与、之间始终存在的数量关系是.
23.解(1)∵, ∴;∵,∴
∴,即平分.
(2)∵ ∴ 又,∴∴, ∴,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即的长是
24.(1)(2)1
25.(1)(2)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