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中国建筑的特征
1、把握中国建筑“文法”和“词汇”的含义。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清文章思路。
3、思考为何说不同建筑“词汇”能表达不同的感情;理解各民族之间建筑的“可以性”。
4、培养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
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在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梁思成与家人
走近作者
生平:梁思成(1901—1972),清末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
启超之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
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成就: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主持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
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代表作品:《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等。
梁思成寄给邮政局长们的两块大洋
梁思成先生抗日战争前曾给全国每一个县的邮政局长汇去两块大洋。虽然梁先生、林先生做教授收入还是很高的,但给每一个邮政局寄去两块大洋,那也是一大笔钱。他也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只写邮政局长收,然后每个都写一封信说,我们在考察保护中国古建筑,希望你收到两块大洋以后,能把你们县境内的古建筑拍照片寄回来。因为梁先生两条腿有限,靠这种方法收集一下资料,心里好有个底。他做的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让梁先生特别感动的是,全国所有的县,每一个县的邮政局长,都拍了那个县的古建筑照片,给他寄回来。
科 普 作 品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的意思。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现今也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其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普作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扩大社会影响力,展现魅力科学。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
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
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
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
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
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
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研
究
对象
中国建筑 的 特征
研
究
方
向
整体感知
全文结构:
一、(1-2)中国建筑的影响(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
二、(3-13)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三、(14-17)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四、 (18-20)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九大特征
总体特征
(一)(二)
结构特征
(三)——(五)
装饰特征
(六)——(九)
1、筛选每段的主要信息;
2、列举各个“特征”的内涵及说明方法。
一 、个体建筑构成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
诠
释
二、群体建筑构成
鸟瞰故宫
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举例子打比方
小结:
(一)立体构成: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
总体特征 主要部分构成。
(二)平面布局:一个建筑群落,左右呈轴对称,主房
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作诠释
举例子
结构方法,立柱和横梁之间形成“间”,墙、门窗设臵极为自由。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三
民居典型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列数字打比方
举例子作比较
斗拱:在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显著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四
民居典型
中国建筑的特征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摹状貌下定义
列图表举例子
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五
现代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摹状貌
下定义
屋顶,“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六
滕王阁
中国建筑的特征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作比较引用
颜色,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七
豪门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举例子作比较
部件装饰作用,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八
门
环
脊
吻
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举例子
材料装饰作用,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九
彩漆
木刻
中国建筑的特征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作诠释
中国建筑
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和举架
结构
特征
装饰
特征
屋顶的装饰作用
颜色的选择——朱红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外观装饰
主
次
整体
局部
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
总
体
特
征
结
构
方
法
“文法”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它们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代代沿用的惯例。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什么?
建筑的可译性是指什么?
语言和文学的可译性:可以互相翻译,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翻译出来。
建筑学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主要功能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但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
越
南
顺
化
王
宫
缅
甸
曼
德
勒
皇
宫
日
本
建
筑
地震中百年老屋一例不倒
天津蓟县独乐寺
D.文法和词汇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词汇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文法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文章 建筑或建筑群
大文章 宫殿和庙宇等
小品 山亭或水榭等
课堂活动
梁思成是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院院士吴良镛指出,只有向学术巨人学习,才能迎接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从梁思成身上学习什么呢
提示梁思成给中国建筑界留下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学生,要学习其学术精神和高尚人格。
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1-2) 中国建筑的影响(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
(3-13)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14-17)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