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越中览古》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越中览古》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4 10: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越中览古李白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什么是咏史怀古诗?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现实的不尽人意常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或回想史实时触景生情, 感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慨叹昔盛今衰,独抒思古之幽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借古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一)写作背景: 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而写下的。
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诵读并理解内容 越中览古述历史事件:勾践破吴归。(带着胜利的喜悦)第二句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
(骄傲) 第三句写王宫繁华欢乐的景象(荣华)第四句写眼前凄凉景象。(凄凉)昔盛今衰对比讨论: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凯旋,得到赏赐,不穿盔甲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神情烘托出来。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花朵儿样的美人,在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锦衣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 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之境。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前三句所写景物为作者的推测想像之景,极力渲染出当时的热闹繁华, “只今惟有鹧鸪飞”为眼前景,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讨论: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 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四)整体思路及分析 首句叙述历史事件,选取他感受最深的一部分,即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来写,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只“尽锦衣”三字,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春殿”应上“如花”,充分地表达出越王在胜利以后把过去的卧薪尝胆之事丢得干干净净了。
结句一转,把上面一切全部勾消,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至此全诗的主旨: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慨叹而出。比较阅读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苏台览古》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用了对比手法。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