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说课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法学法
05 说教学过程
07 说教学反思
06 板书设计
说教材
1
说教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自然 科学”为主题。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以及由此推想出的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文中第四自然段讲了恐龙变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段。文章既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又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生动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丰富的想象,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主要基于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策略上进一步发展,旨在曾庆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养成阅读时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说学情
2
说学情
由于四年级年级的学生对《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说明文”文体不太熟悉,学生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有大量的资料,但并未深入去体会,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同时,在语言文字的体会上,学生已初步具备理解词、句的能力,但还需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走进课文。
说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
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举例子的方式介绍事物。
教学重点:阅读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 过程。
汇报人:千库网 时间:XX年XX月
说教法学法
4
教法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理解“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去读书、去学习,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细心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各项语文事件活动都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的理念。
说教学过程
5
教法学法
激趣导入,质疑问难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提炼总结,拓展延伸
教法学法——激趣导入,质疑问难
教法学法——激趣导入,质疑问难
教法学法——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教法学法——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教法学法——提炼总结,拓展延伸
说板书设计
6
恐龙
鸟类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说教学反思
7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