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 一 语 文
说明:
1.整卷分为I卷、II卷,18道小题,满分120分;答卷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请用蓝黑或黑色笔,避免书写不清而影响分数。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4分)
一、基础知识(1-5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匝道(zá) ? 侘傺(chì)?? 踯躅(chù)?? 咎由自取(jiù)
B. 谣诼(zhuó)? 溘死(kě) 矜持(jīn) ? 蓊蓊郁郁(wěng)
C. 独处(chǔ) 赍钱(jī) 樊笼(fán)?? 风靡全球(mǐ)
D. 棠棣(lì) 寒颤(zhàn) 罪愆(qiān) 忸怩不安(n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譬喻 忿怒 岌岌可危 无动于中
B. 奢侈 主簿 游目聘怀 深思慎取
C. 伫足 拾掇 幡然醒悟 有条不紊
D. 会晤 杂糅 桀骜不驯 涸泽而渔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固:本来)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固:本来)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到……去)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学生对班上同学说:“现在的农民真是了不起,观念新,敢于创造,比如一个农民竟造了一架直升飞机。只是飞机在试飞过程中屡试不爽,始终飞不平稳。”
B.中国举国上下对日本非法“购岛”的错误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政府提出的正义要求和采取的有力举措。
C.发展经济,在许多时候是没有终南捷径可走的。如果耍小聪明,或许能快意于一时,但当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往往就难免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D.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民族抵抗运动组织的冲突不断升级,使得加沙地带的局势不绝如缕,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焦点。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并非每一条举报微博都能迅速地被有关部门甄别、发现和处理,更多的举报都被扔在这个“大酱缸”里,任其“发酵”。
B.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土地征用拆迁既存在失地与失业相关联的问题,也存在因征地拆迁而过度、过高得利的问题。
C.消费者在租车出行时出了事故,要赔偿租车行“车辆贬值损失费”和“事故类停运损失费”,这一直是汽车租赁行业的惯例。
D.身体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血脂和血糖出现“三高”问题,这会增加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几率,进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19分。6-8题每题3分,9题10分)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①,波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②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③,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④,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⑤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⑥睹其为快也哉!
——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
注:①舍:三十里。②使:假如。③会计:聚众谋划,办理公务。④蓬户瓮牖:用蓬草编门,用破瓮作窗。⑤骚人思士: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⑥乌:哪里,怎么
6.请选出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其势益张 张:浩大
B.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名:命名
C.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从:让……跟从,带着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胜:战胜
7.以下各组中,全都是“快哉亭”得名原因的一组是
①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②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③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④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⑤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⑥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8.请选出下面对原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A.快哉亭地处水势浩大的长江之岸——齐安城。这里所见之景壮观奇特,瞬息变化,动人心魄,这也正是张梦得所希望见到的。
B.在快哉亭作者触景生怀,见到历史中的曹操、孙权所争之城及周瑜、陆逊纵横驰骋之地,不由得浮想联翩,心中兴奋不已,拍手称好。
C.楚襄王与大臣同游兰台宫感慨于与民同享的痛快之风,宋玉借机进言讽谏。作者借此指出楚王与百姓喜乐悲愁不同的主要是因为各自的境地不同,与风没有关系。
D.张梦得没有把被贬居齐安当作忧患,还能在处理公务的余暇之际在大自然中放纵自己的身心。作者评价张梦得的心胸超过常人。
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共86分)
三、10—12题(17分)
10-11题,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词,读后回答问题(11分)
武 侯 庙①
杜 甫
遗庙丹青落②,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①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其庙有多处,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的白帝山。这首诗作于唐大历元年,当时诗人流寓夔州。
②丹青:庙中的壁画。
10.《唐诗绳尺》中有评:“词意悲惋”。请结合诗歌的前两句进行分析。(5分)
答:
11.请结合诗歌的后两句分析“不复”所蕴含的诗人情感。(6分)
答:
12.填空(6分,任选一组回答)
A组: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 (《涉江采芙蓉》)
(2)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沁园春·长沙》)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 (《短歌行》)
B组:
(1)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兰亭集序》)
(2)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诗经·氓》)
(4)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 (《荆轲刺秦王》)
四、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2分)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 红
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①,她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
“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
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行人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
“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
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
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
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
“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
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
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②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
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像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卷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
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
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1936年5月——日伪统治时期)
注:①汪林:萧红的中学同学,家境较好。②中央大街,即哈尔滨中央大街。
13.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这句话表明了作者觉得这些人的存在影响了春意和春天的美。
B.“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这一细节描写,照应了上文“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含蓄地表现了汪林享受春天的惬意,生活的无忧无虑。
C.汪林是一位衣食无忧,尽情打扮自己,并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形象。作者对这类人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D.作者从衣着、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寥寥数笔勾勒出汪林的形象,揭示出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社会的冷酷,并且反衬出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E.本文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起来,并多用对比、反复、照应的手法,思路清晰,结构谨严。
14.请指出文中划线句子“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5.“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街树蹿着芽”“树枝发出的芽”“树枝上嫩绿的芽子”。这些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有怎样的作用?(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7分)
16.根据文意将所给的六句话重新填入横线处,衔接最准确的一组是 (3分)
所谓“撤点并校”,就是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
校。 , 。 , 。然而,在
具体实施过程中, 。 ,
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等政策精髓及实施条件置若罔闻,
盲目甚至强制推行“撤点并校”,从而引发了一些问题。
①从一些地方的实际结果来看,此举也起到了提升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②此举意在通过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③突破农村基础教育瓶颈,提高教育质量
④历史来看,“撤点并校”政策有合理性、必要性
⑤一些地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撤点并校”在实际工作中走样变形
⑥有的地区把“撤”“并”当成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唯一目的
A.④①⑤②③⑥ B.②③④①⑤⑥ C.①⑤⑥②③④D.⑤⑥①④②③
17.某学校学生会换届选举中,某竞选学生会主席者竞选成功后发表现场感言,被同学整理成文字后如下,其中有3处表达不符合语言的“准确、得体、简明”的要求,请具体指出并修改其中的2处。(4分)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各位先生、女士们,各位朋友们:①
你们好!我现在心情十分激动,对大家的支持与信任我要说声谢谢,谢谢大家对我的鼎立支持。②我会在今后的学生会的工作中,履行我的职责和竞选承诺,并通过我个人的努力,为我校的学生会服务、为广大的同学服务。③再次谢谢大家!④
不准确: ,修改:
不得体: ,修改:
不简明: ,修改:
六、作文(50分)
18.请以“雪中 ”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要注意叙事要完整清晰,描写要凸显作用,要有感而发;不要出现真实姓名;书写要规范,工整清晰,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命题、校对: 李玲 杨虹 杨玉林 付清如 魏妍 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A匝道(zā)踯躅(zhú)B溘死(kè)D棠棣(dì)忸怩不安(ní)]
2.D(A无动于衷B游目骋怀C驻足)
3.C(适:出嫁)
4.A(屡试不爽:爽,差错。本句话中望文生义)
5. A(“甄别、发现”语序不当)
6.D(胜:经得住,能承受)
7.B(①建亭,非命名;⑤回忆历史中的人物,于此亭无关也不关乎命名;⑥假设中的写景,与此亭无关)
8.B(“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所说的不是作者,而是泛指)
9.(1)清河张梦得君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就着他住宅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览长江水流的胜景。(5分。“谪”“即”“以”“胜” 各1分,句意1分)
(2)假如他达观坦荡,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么到哪里不都会感到快乐吗!(5分。“使”“以”“何适”各1分,句意2分)
10. (5分) 遗庙,指的是诸葛武侯庙被人遗忘,连庙中的壁画都已经脱落,无人修复;武侯庙所在的白帝山上草木长势茂盛,却少有人前来拜祭诸葛亮。(2分)可见,武侯庙周遭的环境给人一种破败空落之感,(1分)寄托了诗人对诸葛武侯庙身后凄凉的哀伤惋惜之情(2分)。
11.(6分。建议:对蜀汉的贡献及赞叹,各2分;惋惜,2分)犹闻辞后主,是说诸葛亮走出南阳卧龙岗辅佐刘备,而后又继续辅佐后主刘禅,为蜀汉做出伟大的功绩。(2分)不复卧南阳,是说诸葛亮为蜀汉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2分)同时“不复”也说明诸葛亮无法在功成名就之后重返故里,表达出诗人的惋惜之情。(2分)
12. (6分。任选一组题回答,错、漏、多一字该空不得分)
A组:(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万类霜天竞自由 (4)何枝可依
B组:(1)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信誓旦旦 (4)发尽上指冠
13.(4分)B、E(A分析错,作者对这些受苦受难的人是同情的,有愤世嫉俗的意思;
C“作者对这类人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错,应为对社会的批判。D没有心理描写)
14.(4分。修辞手法回答错误的话,扣1分,看分析给分)
(1)运用通感,从视觉的角度写触觉感知到的暖风,使风的形象生动起来。(2分)
(2)写出了春天融融的暖意,流露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2分)
15.(4分)(1) 这样的句子紧扣文题“春意挂上了树梢”,使得文章结构显得更为紧凑。(2分)(2)引起读者思考:自然界的春天人们感知了,但社会的春天来而未遍。让人感慨于社会的冷暖。(2分)
16. B(3分)
17.(4分,两处即可)
不准确:②处的“鼎立支持”,改为“鼎力支持”(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鼎立,指三方面的势力对立)
不得体:③处“通过我个人的努力”,改为“通过我们学生会成员的努力”(要有“集体努力合作”的倾向)
不简明:①处三组称谓,留下一组即可,最好留下第一组。
18.作文(50分) 一般在35-42分间浮动,未将题目补充完整者,在应得分内扣除2分。
作文赋分标准——分七个等级:
①言辞不道德、偏激者,按0分处理;②只写标题,5分;③抄袭文、跑题文差者25分;④未形成完整文章者,只写二三百字,25分以下;如果相对完整,达到500字以上,可以按及格文章处理30-32分;⑤跑题文较好者、不跑题没特色文,分数30分,向上浮动不超5分;⑥较成型,叙事完整,能注重描写,主题明了,稍有瑕疵者,分数42分,上下浮动3分;⑦特色文章(只要具备以下特征之一的),构思新颖:真实感人,叙事有波澜,描写精彩,语言畅美,45分,上浮2分。
参考译文:长江从西陵峡流出,开始进入平旷的原野,于是江流奔放浩大;在南面汇合了沅水与湘水,在北面汇合了汉水与沔水,水势越益盛大;江水流到赤壁之下,浸润灌注着大片土地,跟大海相似(浩瀚无边际)。清河张梦得君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就着他住宅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览长江水流的胜景。我的长兄子瞻为亭子起名为“快哉亭”。
临亭四望,可看到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江面波涛起伏,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风散云消。白天则有船只在眼前出没,夜间则有鱼龙在身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动人心魄,惊人眼目,令人不能长久的观赏。如今却可以在亭中凭几而坐,尽情赏玩,一抬眼便可看个够了。向西遥望武昌一带的群山,山陵起伏蜿蜒,草木成行成列,当雾霭消散,太阳升起的时候,远处渔人、樵夫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将亭子命名为“快哉”的缘故吧。至于那长长的沙洲沿岸,旧时城郭的废墟,曹操、孙权曾经窥视谋夺,周瑜、陆逊曾经率兵驰骋追寻。缅怀轰轰烈烈的往事,远眺宛然在目的遗迹,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同游兰台宫,有一阵清风飒飒吹来。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道:“痛快啊,这阵风!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啊!”宋玉的话大概有着讽谏的意味。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却有遇时、不遇时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是人本身处境的不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间,假如他心中不坦然自乐,那么到哪里不都会感到痛苦和不满吗?假如他达观坦荡,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么到哪里不都会感到快乐吗?如今,张梦得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办理公务的余暇,与众人相约纵情游玩在山水之间,这表明他的心胸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令用蓬草编门,用破甕作窗,他生活其中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在长江的清流中洗濯,览观西山的白云,让耳目尽情感受美好的景色,以求得舒心快意呢!如果不是这样,峰峦连绵,沟壑幽绝,森林成片,古木参天,清风吹动,明月照耀,这些都是使失意的人们悲伤憔悴而感到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它们是令人畅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