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标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者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清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日常所食中你知道哪些食物物种来自美洲?把下图中的作物进行分类,说说它们在欧洲和中国是怎样传播的?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粮食作物
玉米:
16时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 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广泛种植--- 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
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甘薯:传播缓慢。
(1)在欧洲的传播
阅读教材,概括粮食物种在欧洲是怎样传播的?绘制在欧洲的传播时空路线图。
玉蜀黍重出西土,种者亦罕。---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宗。粟利不及包谷,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 [清] 《汉中府志》
又如玉蜀黍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 --- [清]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P8--9,比较分析明代到清代玉米在我国的种植情况有什么变化?
(2)在中国的传播
由很少种植到普遍种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铃薯传播到欧洲和中国后都得到推广的原因是什么?
马铃薯传入后适应了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而且马铃薯都适合人们的饮食习惯。
材料二 :“万历中, 闽人又得之外国。……盖渡闽海而南, 有吕宋国, ……以通商故, 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 被野连山而是。……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挟小盖中以来, 于是入闽十余年矣。” ---明 何乔远《闽书》
“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 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 略通闽广之境也。” ---明末徐光启则在《农政全书》
甘薯在欧洲传播缓慢,不及马铃薯普及。在中国传播快且种植普遍。
原因:欧洲和中国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饮食习惯和认识上的差异。
解读史料,说明甘薯在欧洲和中国的传播状况有何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状况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1526年,甘薯被西班牙人引入,从那里传入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比利时,接着传入英国。甘薯在欧洲的传播比较缓慢。一段时期内与马铃薯一样受到误解, 被认为含有催欲素。17世纪,甘薯在西班牙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在整个欧洲,由于饮食习惯和地理条件,甘薯始终不如马铃薯那么普及。
史料解读
2.蔬菜作物
(1)西红柿在欧亚的传播
你知道“狼桃”的故事吗?说说西红柿传到欧洲以后被人们接受的过程。
故事:“狼桃”变美味
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当时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它。到了16世纪,英国有一位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游历来到了秘鲁,非常喜欢当地这种桃,于是,他把它带回英国皇宫,作为珍贵的礼品奉献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此后,西红柿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被大量地种植,但只限于观赏。
到了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禁不住诱惑,决心冒死尝一尝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的警告,仍不免心惊肉跳。于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时间在焦虑、恐惧中慢慢过去,12小时后,这位冒险的画家仍好好地活着,反而食欲大增,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来。这位画家不畏牺牲、勇敢地尝试西红柿的趣话在各地传播开来。到18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开始尝试用西红柿做菜,并传至世界各地。
(2)辣椒的传播
番椒,丛生,百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 --- [明] 高濂《遵生八笺》
阅读史料,结合图片信息及课本知识,思考辣椒传入中国在西南和中南地区流行的原因,又是如何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2.蔬菜作物
(1)西红柿在欧亚的传播
参考答案:
中国西南和中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气候潮湿,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湿气侵人。辣椒有驱风寒、祛风湿的功效,吃辣椒可祛湿抗潮。且当地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适宜种植。
辣椒的名、形、色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辣椒的气、味、性融入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辣椒的情、性、质象征中国革命与文学艺术的巧妙联系。
物种名称 传入地区 传入途径 推广
玉米 欧洲 亚洲 (中国) 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起初仅供观赏) 16世纪中期在南欧广泛种植
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
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 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 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明朝时传入,先在边疆或丘陵地区种植后逐渐拓展到平原地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
传入途径与玉米相似 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传入后推广较为缓慢。
马铃薯 甘薯 明朝时传入中国,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由西班牙人带入欧洲 (起初仅供观赏) 18世纪中叶开始食用栽培,经过改良培育,18世纪末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番茄 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 明朝万历年间传入,长期当做观赏和药用植物。
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15世纪传入西班牙 16世纪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辣椒 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称为“番椒”
西南、中南地区气候潮湿,辣椒较为流行。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小麦水稻在美洲的传播
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品种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禽畜在美洲的传播
欧洲移民把鸡、牛、羊、马、猪、驴等禽畜传入了美洲,极大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哥伦布大交换
美洲作物在非、亚、欧等洲生根发芽,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食物供给有所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了。天花、麻疹等在西半球等地的人群中肆虐,引发大瘟疫。15800—1800年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西半球,还有一些规模可观的欧洲移民浪潮,他们到美洲定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就此结束。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太平洋的物种都是独立的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历史解释——哥伦布大交换
经济上: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了亚洲。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种植了这些作物,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贫瘠土地得以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对外关系上:葡萄牙、荷兰等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略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文化上:出现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中国开明的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① 玉米使干旱缺水的非洲有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②玉米丰富了中国的粮食种类,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③马铃薯提高了欧洲抗饥荒能力,加速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①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改变了欧洲人的食物结构。
②小麦在北美的推广,丰富了当地人的饮食种类。
③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外,还改善了家禽、家畜的营养,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①北美地区的水稻绝大部分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②在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盈余投入市场销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①食草的马牛羊来到美洲,繁殖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的承载能力。
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②明清时期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使以前不能耕种的荒山、丘陵、滩涂、
沙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课堂探究】
[欧洲餐桌上的变化]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饮食生活发生变化。美洲的可可,印度和马鲁古的香料、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阿拉伯人的咖啡,以及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大米、白糖等都是大量贸易的重要商品,都出现在欧洲的餐桌上。欧洲人第一次接触咖啡时,称这种诱人的饮料为“阿拉伯酒”。1615年,咖啡由埃塞俄比亚传到威尼斯,1643年传入巴黎,1650年传入英国,1686年传入荷兰。168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 7.5~ 8万磅咖啡,1695年增加到 30 ~40万磅。
——摘编自朱基福《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问题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餐桌上的饮食日益“世界化”了,你从史料中能获得什么依据?
食品来自世界各地,餐具来自于中国。
问题2:咖啡传入欧洲的数量有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商品流通量成倍增长,说明世界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情境分析:
【课堂小结】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粮食作物:(1)欧洲: (2)中国:
2、蔬菜作物:(1)番茄: (2)辣椒:
1、欧亚作物传入美洲:
2、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3、畜禽的传入: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4、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1.有学者指出,14世纪中叶经历了黑死病后的欧洲,农民的生存状况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多的人买得起香料。史学家布罗代尔甚至认为这一时期欧洲农民的饮食和贵族可能没有太大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
A.启蒙运动促进价值观的变化 B.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C.商品经济发展削弱贵族势力 D.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课堂检测
2.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咖啡馆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A.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 B.欧亚地区饮食结构减趋同化
C.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媒介 D.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A
3.几百年前某位著名海上探险家认为“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海上探险是为了
A.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B.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C.巩固封建王权专制 D.传播基督教
D
4.旧大陆禽畜的传入和繁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旧大陆禽畜的传入破坏了美洲的植被,损害了生态环境。这些看法反映了
A.物种交流的影响的复杂性 B.不同阶级的看法不同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艰难性 D.人们看待问题的片面性
A
5.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之际,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食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殖民扩张活动,加强欧洲对亚洲和美洲的掠夺
C.新航路开辟后,促进物种交流,丰富民众生活
D.殖民扩张活动,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C
6.在16世纪以后,土豆、玉米、香料、咖啡、茶叶、可可开始成为欧洲民众新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欧洲农业科技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耕地面积的扩大 D.欧洲人饮食品味的提高
B
7.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物种交流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B.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
C.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 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A
8.新旧两个世界的相遇,不妨看作是两个巨大而相对封闭系统的交汇——就像一条运河凿通两个湖泊之后,必然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鱼群相互游动。开放和交换可以带来积极的后果,但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以下不符合这段话主旨的是
A.美国白蛾入侵中国后,到处繁殖蔓延,破坏生态环境
B.中国的大闸蟹随着船只“偷渡”到英国后,称霸河道
C.病菌或入侵生物在新环境中出现爆发式增长
D.物种交流推动全球粮食产量提高,使世界人口激增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