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4 12: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威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包装与炒作
陈子茹
包装与炒作,是眼下用得最广、最滥的两个词。一个产品问世,厂家要包装、炒作;一本书、一部剧、一套光盘发行,出版商也要包装、炒作;更有甚者,歌星、演员、作家、画家、学者的登场和走红,也离不开经纪人和媒体的包装、炒作。
包装的本意,不过是指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容器,即箱、袋、瓶、盒等包装物,也包含包扎产品的操作活动,如装盒打包等。然而,步入市场经济后,这一词汇的内涵却延伸和扩大了,起码包含了装饰打扮与美化的含义。
仅就产品包装而言,原本普通包装的低价产品,一旦涂脂抹粉,加了豪华的外壳,就会使包装超过内容。那包装的费用绝不会由厂家和销售者买单,而是要算在消费者头上。有些豪华包装的药品,一换包装就几倍几十倍地提价。服装产品更邪乎,花里胡哨的外壳,本不值钱的东西一经打扮就成百上千地要价……近来又出新花样,一些服装商把本来自产的服装,拿到国外注册商标,这些服装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或西欧的产品,成为国际名牌,那价格上涨的幅度能令人吓出冷汗来。这种变戏法变出来的赚钱之道,可谓魔术布帘一盖再撩开,就是大沓大沓的钞票。
炒作也是花样繁多,主要方式是凭借传媒搞立体轰炸,违规夸大产品作用的宣传者有之,请明星代言者有之,花钱雇托编瞎话作伪证者有之,卖萝卜搭小白菜用蝇头小利骗买主者有之,登门推销者有之,利用手机乱发垃圾短信者亦有之。如此等等,都是经过商家、经纪人和媒体精心策划的。这样的立体轰炸,到头来挨骗的和被骗苦了的自然是老百姓。
名人的包装和炒作,是产品包装和炒作的派生品,却比产品包装和炒作的花样更为繁多。诸如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画作者,为提高身价,极力向名家靠拢,花高价请名家品评其书画作品,并买通拍卖者,拍卖其作品,花钱买拍客在拍卖中为其举牌抬价。某些出版商为推销书稿,更是先把该书的作者进行包装,戴上“大师”等极具光环的头衔,甚至修改简历和年龄,将其与真正的名家大师拉上关系,试图等同身份,在公开场合粉墨登场。有一出版商更为出格,为推销一位年轻作者的“畅销书”,竟将其打扮成奶油小生,让其在某体育场出现,并花钱雇来美女明星向其求爱。
先有名人身份,而后才有作品、艺术品出炉。当然,这些作品、艺术品只能是一时的热闹。正如赵本山、宋丹丹和牛群的小品中,牛群说的那样:“大爷,这个鸡在你们手里,一个子儿不值,到我手里就不一样了,我炒作呀。一炒作就不一样了。”包装和炒作的始作俑者,是商家,是经纪人,是媒体。其实,包装与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本无可厚非,问题就出在包装和炒作的程度上,适当的包装和炒作,是会对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起到良好作用的,可是这也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坑里。
把握包装与炒作的正常限度,对人对己都有益,这是需要当事者重视诚信之心的。
(有删改)
1.下列对于“包装与炒作”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包装”“炒作”二词常出现于产品营销、文化娱乐等领域。
B.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前,“包装”主要倾向于实用性。
C.商家、经纪人、媒体进行包装与炒作,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价值。
D.对于包装和炒作,我们要持有辩证分析的态度,不能简单地评论其好坏利害。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包装与炒作”的是(  )
A.给本来普通包装的低价产品加上豪华的外壳。
B.一些服装商将本土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
C.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画作者,为提高身价,极力向名家靠拢。
D.让某书的作者先拥有一定的称号或身份,然后推出其作品。
3.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包装”一词做动词,可以理解为包扎产品,也可以理解成装饰打扮与美化。
B.名人的包装和炒作花样繁多,比起产品的包装和炒作,更具有欺骗性。
C.包装和炒作具有宣传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作用,因此,一些商家、经济人、媒体利用包装与炒作谋取利益。
D.包装与炒作,是不讲诚信的表现,是一种忽悠,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坑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 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
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B.墨者多自免去 
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恶、痛恨
5.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3分)(  )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11分)
题农庐舍
丘 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8.“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两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注:每题1分)。
⑴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⑵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⑷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把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
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的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的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神情古怪”一词表现了父亲看到“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
B.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形象丰满的人物,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C.小说末段写到“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表现了父亲的感激之情与愧悔之意。
D.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小说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
E.小说中“我”对学习微机课程感到枯燥,却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思考。
(2).小说中,“我”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为了营造情节的戏剧性,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小说情节分析这一方法使用的好处。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个小草,每一个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种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陈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种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0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弯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C.世界万物有情有意,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的,这是古代“万物有情”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D.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界的眼光,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人生的感动。
(2).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这句话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认识。(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波音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将于2015年底前制造完成“太空出租车”,并计划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将其发射升空。听到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大家很是震惊。
B.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运动如火如荼。其实在华尔街的抗议活动是源远流长的,早在美国刚建国,华尔街第一次产生恐慌时,便发生了规模庞大的抗议示威活动。
C.前几天在武汉某大学的招聘会上,某企业提出了“拒绝富二代”的招聘条件,引发争议。但企业负责人说,企业有权自主制定自己的招聘条件,拒绝“富二代”无可厚非。
D.当你走进这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荫环抱、景色怡人的环境时,才真实地感到,这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飞来仙境,而是两代军垦人战胜戈壁沙漠,改造自然创造出的人间美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反思,使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最可怕的,人应该是充满温情的动物,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温暖。
B.因为打骂父母而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廖天野敞开心扉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与他经过长时间沟通,情不自禁地跪在父母面前,泪流满面,表达深深的歉意和忏悔。
C.“神舟八号”是中国2020年建成永久性空间站计划的重要一步,中国届时或将成为在太空拥有永久性空间站的唯一国家。
D.近日,陕西等地接连发生“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等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教育行政部门今后能否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根据穿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一时之间火爆荧屏;不仅屡屡创下收视新高,还带动了其小说原著的销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一矛盾的处境,恰恰与穿越文化本身的独特面貌形成了对照。
①对于这个看似热闹的娱乐现象,文化批评界更是深恶痛绝,一些学者对此嗤之以鼻,甚至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②然而,就在粉丝们沉浸在穿越古今的美梦之中无法自拔时
③穿越文化,仿佛挣扎在热与冷的矛盾之中难以自拔
④图书出版商和电视剧制作者们,却无情地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⑤更使得“穿越”再度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个热词
⑥这些流行文化市场的培育者们谨慎地认为,穿越文化的热潮实际上已经开始冷却
A.③①⑥⑤②④      B.⑤②①④⑥③
C.③①④②⑥⑤ D.⑤②④⑥①③
1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中秋节”。(5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依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几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帮助我们攀登知识的殿堂;
书籍好比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智慧的窗户;
书籍好比一盏明灯,它能帮助我们驱散无知的黑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1.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这样一个蒲公英的故事: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特殊的蒲公英,它们不是按常规来舒展自己的生命,如若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发芽、不开花。但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迅速发芽、开花,并在水被蒸发之前,抓紧时间做完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这启示我们:只有善于抓住机会,才能创造奇迹。可是,很多人往往生活在抱怨、自负、享乐中,这不值得深思吗?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武威五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2.B
解析:文中说“近来又出新花样,一些服装商把本来自产的服装,拿到国外注册商标,这些服装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或西欧的产品,成为国际名牌”,即这些产品是先转往国外,再销往国内,而非将产品销往国外。
3.A
解析:B项,无中生有,文章没有从欺骗性的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C项,强加因果,包装与炒作具有宣传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些人利用它谋取利益的原因;D项,根据原文,应是过度地包装与炒作。
4.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墨”,指贪污,不廉洁。
5.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④,故选D项。
6.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中“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误,原文中“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7. (1)译文: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
(2)译文: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把士大夫当作鱼肉),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句中,“忤”译为“冒犯”;“市”译为“买”;“遁”译为“逃跑”。(2)句中,“已而”译为“不久”;“劾”译为“弹劾”;“鱼肉”,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鱼肉”,也可引申为“迫害”之意;“缙绅”,借代用法,译为“士大夫”。
8. “绿”字用得最好,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挑选,生动地表现了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
9.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春日农村风俗画,表现了作者与世无争,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情感。
10.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2)斗酒十千恣欢谑(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4)雕栏玉砌应犹在(5)呑声踯躅不敢言
11.(1).AC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项“神情古怪”不仅是惊诧,还有其他复杂的情感,此时的父亲是知情人。C项“‘老泪纵横’表现了父亲的感激之情与愧悔之意”错误,因为这是父亲有意导演的一出“戏”。
(3).答案:伏笔与暗示(或“设置悬念,充分铺垫;一波三折,曲折有致”)的写法。小说开头说网吧老板“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教训“我”不要“玩物丧志”;中间写“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最后父亲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严谨的构思使得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了父亲教子的良苦用心,深化了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小说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揭示主题,往往在情节的安排上讲究一些技巧,既增加了曲折性,吸引了读者,又让人觉得每一步情节的发展都是必然的,不会让人感到突然、意外,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妙处,为达这一妙处,作者往往采用伏笔与暗示的手法。小说开头说网吧老板“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教训“我”不要“玩物丧志”;中间插入父亲让“我”去找他的战友的交代,最后父亲点明真相。前面的交代,让最后的真相真实而不突然,更加突出了父亲教育“我”的良苦用心。
(4).答案:观点一:赞同这种教育方式。理由是:以“儿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始教育,更具认同感;让“儿子”切身感受到沉溺网络游戏的严重后果,更具说服力;让“儿子”体会到父亲的煞费苦心和爱子之深,更具震撼性。
观点二:反对这种教育方式。理由是:这种教育方式过程沉重,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消极的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单一,必须结合语言教育等其他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结果不确定,有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篇小说写了一个用心良苦的父亲帮助儿子从痴迷的网络游戏中摆脱出来的故事,采取的方式可谓很独特,作者大肆渲染了这一教育方式的全过程,可见作者是赞成这一方式的,让考生来评价这一教育方式,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经历,结合选文,谈谈自己的认识。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能自圆其说就行。如果是赞同,可以从作为儿子的“我”容易接受的角度回答,或从父亲的良苦用心的角度回答,谈这种方法的积极意义;如果是反对,可以从这种方法可能会给“我”带来的心理、性格、行为的消极影响的角度来回答。
12.(1)BE(A项不矛盾,前者指中国文明的历史悠久,生命力强,影响力大;后者指文明的特点是温文尔雅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C.项不合原文“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的意思;D项“像个小孩子的嫩手”是用来比喻丰子恺画的“柔软、轻盈、美妙”的风格特点,不是指作品稚嫩。(B得2分,E得3分)
(2). 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丰子恺绘画的风格。(2分)因为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水是最灵动的。这样的艺术是最具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有着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风姿。(4分)
(3). 用来赞美丰子恺形象传神的绘画艺术。(2分)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阿宝做媒人”这幅画中阿宝的原型阿宝在七八十年后,已有小孩变成老妇,可是那画中的神态我们还可以活生生的感触到。(4分)
(4).丰子恺绘画的艺术感染力强,“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丰子恺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2分)他的作品的传承,就是文明的传承。因此作者说:“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的文明就不会死”。只要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在,中国的文明就会一直传承下去。作者高度评价了丰子恺。(4分)
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艺术推崇创新,割断传统,一味趋新,将东方心灵加以埋葬。艺术界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大量的泡沫,没有真正的精神艺术,是靠是市场、靠炒作、靠一些虚拟的价值,把艺术作品看成股票一样去炒作它,让它变得值钱。泡沫是什么?一旦发现内涵是空洞的,最终都会破灭。我们真正呼唤和推崇的还是像丰子恺这样的大家。(2分)(意思对即可)
13.A
解析: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用错对象。B项,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C项,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D项,海市蜃楼:蜃景的通称;比喻虚幻的事物。
14.C
解析:A项,介词误用导致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通过”或“使”。B项,结构混乱,把“与他”改为“他与大家”。D项,否定失当,把“不”去掉。
15.D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可以先从整体把握,大体理解其所讲的主要内容及整体思路;然后再从局部入手,尤其是从一些有代词或连词的句子入手,局部确定小的组合。如根据横线后面句子中的“这一矛盾”可以确定,最后一空必是③句,然后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根据逻辑关系可知,④句必在②句之后,排除B项。
16.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月亮最圆最亮,人们最易思乡念亲、期盼团圆的传统节日。
17答案:示例:友情好比一根琴弦,它能帮助我们拨动孤寂的心弦;友情好比一支画笔,它能帮助我们绘就多彩的图画;友情好比一缕春风,它能帮助我们吹开冰封的心灵。
六、写作(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