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7.1、力
一、单选题
1.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 )
A.F1大于F2 B.F1和F2大小相等
C.F1先于F2产生 D.F2先于F1产生
2.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关于力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必然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主要体现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
A.力的方向 B.力的大小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有时候也可产生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自然界中有些力可以脱离物体而产生
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
5.如图 所示,小明与小红都穿上了旱冰鞋站在平地上,相互用双手击掌推对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对小红的推力的方向是指向小明后退方向的
B.小明对小红的推力使小明速度发生了改变
C.小明先对小红施加推力,小红后对小明施加推力
D.小明对小红的推力与小红对小明的推力是相互的
6.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该事实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竖直向下的力
7.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图所示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和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静止的汽车在牵引力作用下运动
B.树上的苹果在重力作用下落地
C.足球在摩擦力作用下停止滚动
D. 弓在拉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
8.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米 B.牛顿 C.千克 D.米/秒
9.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二、填空题
11.在2022年2月4日北京举行的第24届冬奥会上,将进行被称为“雪上马拉松”的越野滑雪比赛。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力向后撑雪杖,人就向前运动,这说明______;同时观察到被雪杖撑过的地方,雪会凹陷下去,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若滑雪运动员沿直线匀速滑行,则他的运动状态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12.游泳运动员用手向后划水时,她获得向前的动力,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这说明______。
13.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燃料燃烧向下喷射气体,然后就能起飞,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在气体的推动下,火箭开始不断加速上升,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
1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
15.唐代杜甫诗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吹起茅草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这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
三、综合题
1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且作用在同一直线,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______ (填 “大于”、”等于”或“小丁”)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马拉车在路面上加速行驶是因为( )
A.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大于地面给车的摩擦力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浆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向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17.江豚是一种小型鲸类,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中,由于其数量的锐减,被归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图所示为一头悬浮在水中的江豚,其质量约为150kg.(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此江豚的体积约为______m3;
(2)点O为江豚的重心,请在图中画出它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 )
18.(1)如图所示,橡皮用细线拴住做圆周运动,请画出橡皮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
(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______
(3)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
19.如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所受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匀速拉动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测力计所受A的拉力)就等于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即F′=f.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明和弟弟掰手腕,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如空中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甲可图乙可知,手握住工具的不同位置,力的作用点不同,施加相同大小的力时转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不可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故B错误;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任何力都不可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沿弧线飞行,故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A.小明对小红的推力的方向是指向小红后退方向,故A错误;
B.小红受到小明的推力,使小红速度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D.小明对小红的推力和小红对小明的推力属于相互作用力,两个力是同时产生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详解】
A.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A中“静止的汽车在牵引力作用下运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中“树上的苹果在重力作用下落地”,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中“足球在摩擦力作用下停止滚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中“弓在拉力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属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故B符合题意;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解析】
【详解】
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故A正确。
故选A。
10.C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分前后,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用相互接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变形 不改变
【解析】
【详解】
[1][2]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运动员用力向后撑雪杖,人就向前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被雪杖撑过的地方,雪会凹陷下去,形状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3]若滑雪运动员沿直线匀速滑行,此时运动方向与速度不变,则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12. 水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详解】
[1][2]运动员用手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水就给手一向前的作用力,使人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 相互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
[1][2]火箭向下喷射气体,然后就能起飞,说明气体同时给火箭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 作用 牛顿##牛 N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这样我们可以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5. 空气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
[1][2]风吹起茅草,对于茅草,施力物体是风,茅草受到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6. 相等 相反 等于 B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由材料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3]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所以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4]马拉车在路面上行驶,如果马拉车的力大于地面给车的摩擦力,会加速运动,故选B。
(4)[5]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符合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符合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符合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0.15
【解析】
【详解】
(1)[1]因为江豚悬浮,因此浮力等于重力为:
江豚的体积为:
(2)[2]江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下图:
18. 从泳池中出来时,水上有水,风吹过时,加速身体表面水的蒸发,吸收人体热量,从而感觉比较冷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橡皮用细线拴住做圆周运动,橡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示意图边上标上G,所以重力示意图为:
(2)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当光平行主光轴入射时,将会聚到透镜的焦点上,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光路图如图: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这是因为从泳池中出来时,水上有水,风吹过时,加速身体表面水的蒸发,吸收人体热量,从而感觉比较冷.
【考点定位】
力的示意图,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蒸发致冷
19.证明:当匀速拉动物体A时,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即F=f;而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F与物体A对测力计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F′,所以F′=f.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分析物体A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然后再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分析弹簧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与物体A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平衡力大小的特点、相互作用力大小的特点以及利用等效替代法进行证明.
【详解】
证明:当匀速拉动物体A时,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即F=f;而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F与物体A对测力计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所以.
【点睛】
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与相互作用力的不同之处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会利用二力平衡的大小相等、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以及等效替代法证明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