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1.4 电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有两个都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当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指针张开;再用一个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B验电器的金属指针也张开了,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
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正电荷从玻璃棒向验电器转移,使验电器A带正电
C.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
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持续电流方向从验电器A到验电器B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A.2.2 A 0.44 A B.0.42A 1.8 A C.1.76A 0.44 A D.0.44A 2.2 A
3.下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通过电流约为3安培的是( )
A.节能灯 B.电熨斗 C.电风扇 D.小灯泡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
B.电压表不能测量L1两端的电压
C.取下L1时,L2不能正常发光
D.只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有示数
5.实验用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 )
A.0.02 A B.0.2A C.20A D.200A
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A的金属球接触后箔片张开,如图所示,然后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A的金属球带正电 B.验电器A的金属箔片带正电
C.验电器B带负电 D.连接瞬间电流方向是从A到B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B开始不带电,然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A验电器金属球,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
B.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正电荷从A向B移动,形成瞬间从A向B方向的电流
D.自由电子从B向A定向移动,形成瞬间从A向B方向的电流
8.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通过的电流为( )
A. B. C. D.
9.关于电流的基本认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D.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大,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电路,只闭合S1时,能够发光的灯泡是______;同时闭合S1、S2时,L1、L2______联,A2测______的电流。
12.物理学中规定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线中是________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是________。
13.将两个不同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则通过较亮灯泡的电流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较暗灯泡的电流。
14.与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_______电荷,物理学中规定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5.如图所示,电流表使用前没有______,若小明使用这个电流表直接测电流,若指针最后对准1.9A,则实际的电流值为______A。
三、综合题
16.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1的示数是1.8A,A2的示数是0.8A,流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设流过电阻R1、R2和R3的电流分别用I1、I2和I3来表示:
(1)请在方框内画出去表后的等效电路图.
(2)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及该电路的特点,请计算出流过电阻R2和R3的电流I2和I3分别为多大?电流表A3的示数是多大?(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7.开关控制_______,电流表A1 测____的电流,电流表A2 测______的电流.再画出电路图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入盐水中,这就制成了一个电池,再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连接在铜片和锌片上,电压表指针偏转。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
(2)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
(3)在电池的外部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是铜片到锌片,还是锌片到铜片?
19.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的一部分,由于电压表的内电阻远大于的阻值,所以流经电压表的电流很小,我们仅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即可算出的阻值。其实这只是实际电阻的一种近似值,若电压表的电阻R0=20kΩ,忽略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功能,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等效于图乙所示的电路。电压表的读数U=6V,电流表的读数I=0.3A。
(1)不考虑电压表内电阻对实验的影响,Rx的阻值为多大?
(2)考虑电压表内电阻对实验的影响,Rx的真实阻值应为多大?(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3)为了减小电压表内电阻对实验的影响,选取的电压表的内阻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简要阐述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电子而带负电,故A错误;
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上自由电子转移玻璃棒上,使验电器A带正电,故B错误;
C.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C正确;
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的瞬间,金属杆中有电流,且电流方向是从A到B,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如图电路可知,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所以选择的量程是0~3A,分度值为0.1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I总=2.2A,即干路电流为2.2A;
电流表A2测量支路电流,所以选择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2=0.44A,即通过灯L2的电流为0.44A;
并联时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为:
.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明白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时,说明使用了两个量程,并能根据电路图确定分别测量哪部分的电流,分清楚哪个电流大,哪个电流小,则题目可解.
3.B
【解析】
【详解】
A.节能灯的额定功率在2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在
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熨斗的额定功率在80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在
故B符合题意;
C.电风扇、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都在4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在
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
【详解】
A.如图所示,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1后,分两路,一路经过电流表的电流经L1回到负极,另一路直接经L2、开关S2回到负极,所以电流表只测量L1的电流,故A错误;
B.由于两灯是并联的,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同,所以电压表可以测L1、L2及电源电压,故B错误;
C.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两灯并联,取下L1,L2的发光情况不受影响,故C错误;
D.由于电流表测量L1的电流,当只断开S2时,L1仍能发光,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所以电流表有示数,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实验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约2.5V左右,其电阻约为10,所以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
I===0.25A
故选B。
6.C
【解析】
【详解】
第7题图
A.毛皮和橡胶摩擦后,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后,自由电子移动到验电器A上,验电器A的金属球带负电,故A错误;
B.验电器A的金属箔片和金属球一样也带负电,故B错误;
C.将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用金属棒相连的瞬间,自由电子从A流向B,验电器B也带负电。故C正确;
D.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图中自由电子从A流向B,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因此电流方向从B流向A,故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失去电子,而丝绸得到电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所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缺少电子)去接触A验电器金属球,A验电器带正电荷,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和B最后都带正电荷,那么B失去电子,A得到电子,自由电子从B向A定向移动,形成瞬间从A向B方向的电流,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灯L1与L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大于任意一条支路中的电流,则电流表A的示数大于A1的示数,由图可知,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角度大于电流表A的指针偏转角度,所以,A1使用的是0~0.6A量程,其示数为0.4A,即通过L1的电流 I1=0.4A;A使用的是0~3A量程,其示数为1.5A,即干路中的电流I=1.5A,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 L2的电流
I2=I-I1=1.5A-0.4A=1.1A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A.负电荷定向移动时,也能形成电流,故A错误;
B.电路两端有电压时,还要形成闭合回路电路中才有电流,故B错误;
C.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电子为负电荷,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C正确;
D.由电流的定义可知,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详解】
A.图中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和灯泡L1在一条支路,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中,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灯泡L1被短路,灯泡L2和电流表串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2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和灯泡L2在一条支路,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2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L1 并 L2
【解析】
【详解】
[1][2][3]只闭合S1时,L2支路是断开的,故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l电流;
闭合S1、S2时,L1、L2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L2的电流。
12. 正电荷 自由电子 电源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3]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
13.等于
【解析】
【详解】
因为两个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
14. 负 正电荷
【解析】
【详解】
[1][2]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5. 调零(校零) 1.8
【解析】
【详解】
[1]电流表使用前若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上,应先调零。
[2]由图可知,电流表所选的量程为0~3A,分度值是0.1A,一开始其指针指在0.1A位置,若指针最后对准1.9A,则实际的电流值为1.9A-0.1A=1.8A。
16.(1) (2)0.3A和1.5A; 2.3A;
【解析】
【详解】
(1)据所学知识可知,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所以画出的等效电路图如下:
(2)因为流过电阻R1的电流为I1=0.5A 且I1+I2=0.8A;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0.8A I1=0.8A 0.5A=0.3A ,又据I2+I3=1.8A所以I3=1.8A I1=1.8A 0.3A=1.5A;电流表A3示数:I总=I1+I2+I3=0.5A+0.3A+1.5A=2.3A ,
【点睛】
(1)据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的特点分析,而后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即可;(2)根据电路图可知,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3测量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R1、R2中的电流,电流表A1测量R2、R3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分析即可判断.
17. L1L2 L1 L1L2
【解析】
【分析】
电流表和用电器串联,测量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由实物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判断开关、电流表的位置及控制对象,并据此画出电路图.
【详解】
由图可知,L1、L2并联,开关位于干路,开关同时控制L1、L2,电流表A1位于L1支路,测L1的电流,A2位于干路,测干路中的电流,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L1L2;L1;L1L2;如上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实物图画电路图,要注意各元件的连接次序,同时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8.(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铜片;(3)锌片到铜片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装置通过化学变化使电荷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该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由图可知,铜片和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所以铜片是正极。
(3)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流方向和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自由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锌片到铜片。
19.(1)20Ω;(2)20.02Ω;(3)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不考虑电压表内电阻对实验的影响,Rx的阻值为
(2)考虑电压表内电阻对实验的影响,电压表中的电流为
电阻Rx通过的电流为
则Rx的真实阻值为
(3)因为电压表与被测电阻Rx并联,当电压表的电阻远大于Rx时,电压表分流较小,电流表的示数接近于通过Rx的电流,误差较小,所以电压表内阻越大越好。
答:(1)不考虑电压表内电阻对实验的影响,Rx的阻值为20Ω;
(2)考虑电压表内电阻对实验的影响,Rx的真实阻值应为20.02Ω;
(3)电压表内阻越大越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