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3 22: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6.3 电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冲开橡胶塞,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寒冷的冬天人们常搓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C.发光二极管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制成的
D.云层中的闪电是云层之间摩擦产生的电荷
2.下列措施中不能使导线电阻变小的是(  )
A.降低温度 B.把它对折
C.把它截取去一半 D.把它均匀拉长
3.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 B.当电路中电功率过大时,保险丝会熔断
C.当导体两端没有电压时,导体也就没有了电阻 D.电风扇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4.实验室提供电源、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以及三根镍铬合金丝,其长度、横截面积如表格所示。利用以上实验器材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金属丝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
a 1.0 0.6
b 1.0 0.4
c 0.5 0.4
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
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
其中能够顺利完成的有(  )A.仅有① B.仅有② C.①和② D.①、②和③
5.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
A.安培(A) B.欧姆( ) C.伏特(V) D.库仑(C)
6.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是L1>L2=L3,横截面积的关系是S1=S2A.R1>R2>R3,U1=U2=U3 B.R1>R2>R3,U1>U2>U3
C.R1=R2=R3,U1=U2=U3 D.R17.对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8.线略板上的电阻线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该装贸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比较电阻的大小
B.探究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应选择电阻线①和②
C.选择②和③电阻线探究的结论可解释“导线多是用铜做的,很少用铁来做导线”
D.路板上的电阻线不能深究电阻的大小是否認导线的材科有关
9.图甲是一种测力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横梁OA上下表面各有一张完全一样的可变电阻片R1和R2,串联在有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图乙),在A端施加向下的力F,横梁向下弯曲,R1拉伸,R2压缩。根据它们两端电压的差值即可测量力的大小,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R1和R2的电流相等
B.R1的电阻增大
C.R1两端的电压小于R2两端的电压
D.R1和R2两端电压差越大,A端受到的压力越大
10.半导体技术是当代高科技的组成部分,是多种边缘学科和重大产业的重要支柱,是现代电子学和电子工业的基础,半导体作用之大得益于半导体具有其他材料不具有的特殊电学性能.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半导体特殊电学性能的是
A.硬度的变化﹣﹣有的半导体,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硬度明显变大
B.压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受到压力后电阻发生变化
C.光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
D.热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迅速减小
二、填空题
11.课外科技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用两节干电池和一个灯泡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用来探究铅笔芯AB的导电性。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能发光,当P向右移动时灯泡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______有关。
12.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是由 ______材料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我们把它连入电路中,当其长脚与A相连,短脚与B相连时,发光二极管和小灯泡都发光;如果长脚与B相连,短脚与A相连时,发光二极管和小灯泡都不发光,说明此时电路处于 ______(填“短路”或“断路”)状态,这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 ______的性质。
13.如图所示,a为一根铅笔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是______。将夹子在铅笔芯上向左移动时,观察到小灯泡变______,这说明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______有关。若将铅笔芯换成塑料吸管,小灯泡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光。
14.如图,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比镍铬合金丝B细得多,如果镍铬合金丝A和B的电阻分别为和,则有_______;镍铬合金丝和B连入电路,闭合开关,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和,则有_______。(选填“>”、“=”或“<”)
15.将碳棒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碳棒是___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体”),接着用酒精灯给碳棒加热,发现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碳棒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想增加电路中的电阻,碳棒应___________(选填“加长”或“缩短”)。
三、综合题
16.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电子手表的奥秘
如图所示,电子表可分为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及自动石英表和光动能手表。
(1)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和二极管式液晶显示相结合的手表,其功能完全由电子元件完成。
(2)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石英表的能源来自氧化银扣式电池。氧化银扣式电池向集成电路提供特定电压,通过集成电路中的振荡电路和石英谐振器使石英振子起振,形成振荡电路源,输出间歇性变化的秒脉冲信号。秒脉冲送到步进电机(相当于电动机),一秒钟推动步进电机动一次,进而带动秒针走一格,使表针准确地显示时间。内部电路简化为如图所示,电池提供能源,确保电路正常工作;集成电路提供频率为1Hz和功率稳定的脉冲信号;步进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指针转动指示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极管式液晶是由_____(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2)步进电机把集成电路输出的电能转化成_____。
(3)更换电池时必须使用塑料或竹镊子夹取,使用金属镊子易造成_____(短路、断路、通路)。
(4)集成电路部分在电路中相当于间歇性工作的_____(选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
(5)集成电路输出间歇性变化的秒脉冲信号符合要求的是如图中的_____。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11年 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1853﹣1926)发现,水银的电阻率(表示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某种材料类的电阻)并不象预料的那样随温度降低逐渐减小,而是当温度降到4.15K附近时,水银的电阻突然降到零.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
超导体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为这种物质的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TC.现已发现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及数以千计的合金、化合物都在不同条件下显示出超导性.如钨的转变温度为0.012K,锌为0.75K,铝为1.196K,铅为7.193K.20世纪80年代初,米勒和贝德诺尔茨开始注意到某些氧化物陶瓷材料可能有超导电性,他们的小组对一些材料进行了试验,于1986年在镧﹣钡﹣铜﹣氧化物中发现了Tc=35K的超导电性.1987年,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在钡﹣钇﹣铜氧化物中发现Tc处于液氮温区有超导电性,使超导陶瓷成为极有发展前景的超导材料.2009年10月10日,美国科学家合成物质(Tl4Ba),将超导温度提高到254K,仅比冰的熔点低19℃,对于推广超导的实际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1)通过本文的描述,“电阻率”是描述材料_____(选填“导电性能”或“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2)超导体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为这种物质的_____,通常用符号TC来表示.
(3)2009年10月10日,美国科学家合成的物质(Tl4Ba)若温度在_____℃以下,电阻率几乎为零.
18.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2018年,《自然》杂志刊发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有关石墨烯的重磅论文,曹原发现当两层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简单来讲,石墨烯是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薄片,是一种二维晶体。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物质。石墨烯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nm,机械强度却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强200倍。石墨烯导电能力极强,石墨烯的电子运行速度能达到1000km/s,远远超过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石墨烯的这项特性,决定了石墨烯跟电池是天生的绝配,在电能储存领域,石墨烯是耀眼的“明星”。2016年的一场交易博览会上,一款石墨烯充电宝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只需10分钟就可充满6000mAh的电量。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有一天,电动汽车广泛使用石墨烯电池,只需几分钟就能把电充满,比去加油站加油还方便,那多带感!石墨烯不仅导电能力强,而且其导热性也超过现有一切已知物质。优异的导热性可以满足LED照明、计算机、卫星电路、手持终端等大功率高集成系统的散热需求。可见,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本文没有提到石墨烯的下列哪个优点:________(填序号)
A.导电性好 B.导热性好 C..机械强度大 D.透光性好
(2)LED灯中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____材料制成的。(选填“导体”或“半导体”)
1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新余湿地公园是我市的“绿肺”和天然氧吧。进入公园,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花草的清香;泛舟湿地湖泊,放眼望去,湖边花草、树木、房屋的倒影如画,湖中的小鱼在水草中愉快的穿梭;周末午后,男女老少坐在树荫之下,避暑乘凉,远处广场上的天空中高高低低飞着各种样式的风筝;傍晚时分,公园内华灯初上,璀璨的夜空更焕发出迷人的色彩,据介绍整个湿地公园的照明系统全部采用太阳能和LED节能新技术。不仅成为当地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还被打造成一-张城市新名片。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功效,湿地含水丰沛,随着湿地面积的增加,湿地周围地区昼夜温差变小了。
(1)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花草的清香,这属于___________现象。
(2)洋湖湿地公园的照明系统采用的LED灯是由___________材料制成。
(3)用物理知识解释文中“湿地周围地区昼夜温差变小”的原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水蒸气冲开橡胶塞,是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故A错误;
B.寒冷的冬天人们常搓手,双手摩擦时双手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错误;
C.发光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制成的,它具有单向导电性,故C错误;
D.云层中的闪电是云层之间摩擦产生的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一般情况下,长度越小,横截面积越小,温度越低的导体,其电阻越小,故降低温度,把它对折,把它截取去一半,都能使导线电阻变小。相反,其他条件不变,把它均匀拉长,则导线电阻变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3.B
【解析】
【详解】
A. 电能表用来测量用电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故A错误;B.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一定,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所以短路是电流过大的原因.根据I=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一定,总功率越大,总电流越大,所以总功率过大是电流过大的原因.因此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是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B正确;C.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大小与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故C错误;D. 电风扇中的电动机应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工作的,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B.
点睛:(1)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多少的仪表;(2)家庭电路在电流过大,会引起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其原因:短路和总功率过大;(3)影响电阻的因素是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与是否有电流、电压无关;(4)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4.C
【解析】
【详解】
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a和b两根电阻丝满足实验要求,故①能够顺利完成。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b和c两根电阻丝满足实验要求,故②能够顺利完成。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时,要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题中给出的三根电阻丝材料相同,不能满足实验要求,故③不能顺利完成。综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A.安培(A)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A符合题意;
B.欧姆(Ω)是电阻的国际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伏特(V)是电压的国际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库仑(C)是电荷量的国际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解析】
【详解】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①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大,电阻越大;②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③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不同;三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把1和2相比,它们粗细相同S1=S2,长度1比2长L1>L2,所以R1>R2,2和3相比,它们长度相同L2=L3,2比3细S2R3;那么,这三根电阻线R1、R2、R3从大到小排列应为R1>R2>R3;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三个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电压相等,即U1=U2=U3,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详解】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不变,故A错误;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不变,故B错误;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A.该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探究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该控制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图可知应选择电阻线①和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导线多是用铜做的,很少用铁来做导线,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而②和③电阻线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不能得出电阻与材料的关系,也就不能解释“导线多是用铜做的,很少用铁来做导线”,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线路板上的电阻线都是镍铬合金,不能改变材料,所以不能探究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材料有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A.R1和R2串联,因此R1和R2的电流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横梁OA上下表面各有一张完全一样的可变电阻片R1和R2。在A端施加向下的力F,横梁向下弯曲,R1拉伸,R2压缩,因此R1的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所以R1的电阻增大;R2的长度变短,横截面积变大,所以R2的电阻变小。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大,所以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D.R1和R2两端电压差越大,R1和R2的电阻差越大,说明R1和R2的形变越大,A端受到的压力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有许多独特的功能,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特殊性质制成了特殊的元件.
【详解】
半导体材料的一些特性,其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是它的压敏性、热敏性和光敏性.
(1)对热很敏感,在一些情况下温度变化20倍,电阻率变化可达百万倍以上.
(2)具有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电路中产生电流或电流变化.半导体光电效应分为两类,一种光照改变电阻值,称为内光电效应,一种光照下产生一定的电动势,称为阻挡层光电效应.
(3)具有压阻效应,半导体在受到压力后除发生相应的形变外,能带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从而电阻发生变化.
综上分析,BCD都属于半导体特殊电学性能,只有A不属于半导体特殊电学性能.   
故选A.
【点睛】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测温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11. 变亮 长度
【解析】
【详解】
[1][2]当P向右移动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变短,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亮度增大,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12. 半导体 断路 单向导电
【解析】
【详解】
[1]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材料。
[2]在电路中,发光二极管和小灯泡都不发光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3]两个引脚的不同连接,会有断路和通路两种效果,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13. 导体 亮 长度 不会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
[2][3]夹子向左移动,则接入铅笔芯的长度变短,小灯泡变亮,这表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即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
[4]若将铅笔芯换成塑料吸管,塑料吸管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
14. > =
【解析】
【详解】
[1]因为两段合金丝都是镍铬合金丝、长度相同,B镍铬合金丝粗,故B镍铬合金丝电阻小,即
[2]由图知,A、B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所以通过电阻A、B电流相等,即
15. 导体 减小 加长
【解析】
【详解】
[1]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碳棒容易导电,所以是导体。
[2]给碳棒加热,灯泡变亮,说明通过灯丝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说明电路中总电阻变小,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所以碳棒的电阻减小了。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就越大,所以想增大电路中的电阻,应该增加碳棒的长度。
16. 半导体 机械 短路 开关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二极管液晶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2)[2]步进电机把集成电路输出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3)[3]更换电池时必须使用塑料或竹镊子夹取,塑料或竹镊子是绝缘体,金属镊子是导体,使用金属镊子易造成短路。
(4)[4]集成电路中的振荡电路和石英谐振器使石英振子起振,形成振荡电路源,输出间歇性变化的秒脉冲信号,故集成电路相当于开关。
(5)[5]集成电路的频率1Hz,B图像的频率是1Hz,故应选B。
17. 导电性能 临界温度 ﹣19
【解析】
【分析】
(1)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电阻越大,导电性越差;
(2)超导体是电阻为零的材料,导体变为超导体的温度为超导临界温度;
(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得出物质(Tl4Ba)电阻率几乎为零时的温度.
【详解】
(1)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2)导体的温度降至某一低温时,它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特性称超导性,导体电阻转变为零时的温度称为超导临界温度;
(3)分析材料可知,美国科学家合成的物质(Tl4Ba)若温度在 19℃以下,电阻率几乎为零.
18. D 半导体
【解析】
【详解】
(1)[1]根据题中信息知,本文没有提到石墨烯的透光性好,故D符合题意;
(2)[2]LED灯中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器件。
19. 扩散 半导体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1]人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2]LED灯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3)[3]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的少;湿地周围的水较多;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经过相同时间的日照,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所以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的温度变化要小;所以湿地周围地区昼夜温差变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