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长期堆放的煤会渗透进地板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春天柳絮飞扬
D.将糖放入水中,水会变甜
2.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B.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水溶液。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如图所示,如果静放足够长的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无法运动到量筒底部
B.液体会一直保持图乙所示状态
C.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后分子不再运动
D.液体温度升高可加快混合的速度
5.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6.关于运动和能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灰尘飞舞属于微观运动 B.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运动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能量
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花香四溢
B.飞沙走石
C.引吭高歌
D.云雾缭绕
8.扩散现象可以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定向运动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闻到醋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远离而去
D.地上洒水感到凉快说明水的比热容大
10.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放量,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二、填空题
11.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地陆续爆发。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80nm,而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1nm,其中80nm=______m;病毒的传染力极强,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知不觉中就被传染了,这种传染方式______扩散现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1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颜色均匀的充满两个瓶子,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叫做_________;此现象表明:_________。
13.吸烟有害健康,明文规定中小学校园内禁止吸烟,因为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吸“二手烟”说明了______。
14.郑州疫情解除管控后,小华一家驾车由郑州来到开封赏菊花,漫步公园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
15.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绕核高速运转。原子内部空间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_______(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空间;质量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_______(选填“绝大部分”或“很小部分”)质量且带_______(选填“正电”或“负电”)。
三、综合题
16.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区周边的污染情况做了调查,并到环保监测部门获取了该小区内某监测站记录的数据(一个空气监测仪每隔两小时记录的 PM2. 5 参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PM2.5/(μg/m3) 40 80 100 140 110 120 140 90 80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 PM2. 5 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
(2)分析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请你分析造成该区域大气污染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7.阅读并回答问题
布朗运动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的分子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那么,怎样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呢?在科学上,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是由实验来证明的。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rownian1773-1858)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图1),后来把悬浮微粒的这种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对于液体中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如藤黄粉、小炭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样看到小炭粒在不停地游动着,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每个小炭粒运动的路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那么,布朗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撞击悬浮微粒。如同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一群鱼在冰块周围游来游去,不断撞击着冰块一样,某个时刻向左的力量大些,冰块就向左运动;下一时刻向右的力量大些,冰块又向右运动;向前的力量大些,冰块又向前运动…就这样,冰块一会儿前、后,一会儿左、右地运动着。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小颗粒好比冰块,水分子好比鱼群,冰块的运动是鱼群运动引起的。若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科学观察表明:布朗运动永不会停止,且温度越高,花粉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悬浮的花粉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所成像是______(填“放大”或“缩小”)、______像(填“实”或“虚”);
(2)布朗运动和课本中______图(如图2)实验现象(填“A”“B”或“C”),都可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文中的花粉做布朗运动是指______(A.花粉微粒的运动 B.花粉分子的运动 C.液体分子的运动);
(4)如图3是花粉做布朗运动时的连线图(即每隔相同时间记录花粉的位置后再连线),它反映出布朗运动是毫无规则的;若A为0时刻花粉的位置、B为第2秒时位置、C为第4秒的位置…依此类推。则第5秒时刻花粉微粒的位置______
A.一定在CD线段的中点上
B.一定在CD线段上
C.可能不在CD线段上
18.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 实际上是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选填:“液体”或“固体”)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说法。____
19.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文化协及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茶壶利用了______原理,方便倒水饮茶。
(2)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3)茶香四溢这是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选填规则/无规则)运动,漂浮在水中的茶叶受到的重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浮力。
(4)透过透明的玻璃茶壶看到茶叶“变大了”,这是光的______造成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板会变成黑色,是煤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酒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春天柳絮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将糖放入水中,过一会整杯水都变甜了,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这种渗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分子动理论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A.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时,由于温度较高,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衣服逐渐变干,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海绵很容易被压缩,海绵受力时形状发生改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分子动理论没有关系,故B符合题意;
C.校园里花香扑鼻,是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
【详解】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分子能运动到量筒底部,故A错误;
B.如果再放置几天,不会保持图乙所示状态,两种液体混合更加均匀,故B错误;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后分子还在运动,故C错误;
D.液体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可加快混合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闻到花香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符合题意;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回声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
【详解】
A.灰尘飞舞是机械运动,不是微观运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动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花香四溢,这是花香气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飞沙走石,这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引吭高歌,这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不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云雾缭绕,这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解析】
【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详解】
A、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打开醋瓶会闻到醋香,故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故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星系离我们远去时,光谱会发生红移,即“星系红移”,这也说明了宇宙在膨胀,故C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地上洒水,水蒸发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才感到凉快,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A.图示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最后会混合在一起,两个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相同,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颗粒在做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
C.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颜色相同后,气体分子仍然在做运动,故C错误;
D.原来上方瓶中为空气,现在两瓶颜色相同了,说明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混在一起了,所以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11. 8×10-8 不属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新冠病毒的直径
[2]扩散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病毒的直径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这种传染方式不属于扩散现象。
12. 扩散现象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
[1]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颜色均匀的充满两个瓶子,是因为下面的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和空气分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二氧化氮气体分子扩散空气分子中,空气分子扩散到二氧化氮气体分子,此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扩散运动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13.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
校园内只要有人吸烟,烟分子就会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充满这个校园,不抽烟的人都会吸到“二手烟”,因此校园内禁止吸烟,即吸“二手烟”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4.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
【解析】
【详解】
[1][2]闻到阵阵花香,是香气分子运动到了我们身边,这是扩散现象, 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
15. 很小部分 绝大部分 正电
【解析】
【详解】
[1][2][3]原子是由位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带负电电子构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原子核上,即质量分布上,原子核占据绝大部分质量。因为原子核很小,所以原子内部空间分布上,原子核占据了很小部分空间。
16. 12:00和 18:00该区域大气中PM2. 5含量最高 汽车排放的尾气
【解析】
【详解】
(1)[1]根据表格描点,并将各点顺次连接,如下图:
(2)[2]分析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天中,12:00和 18:00该区域大气中PM2. 5含量最高。
(3)[3]造成该区域大气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
17. 放大 实 A A C
【解析】
【详解】
(1)[1][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2)[3]图2中的A图表示可以表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图表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图表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选A。
(3)[4]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发现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故布朗运动指的是花粉粒的不停运动,故选A。
(4)[5]布朗运动的花粉运动的是不规则的,无法预测下一次在哪一个位置,故选C。
18. 小颗粒 液体 提高水的温度;使花粉变得更小一些
【解析】
【详解】
[1]由题文可知,做布朗运动的是小颗粒。
[2]这些小颗粒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所以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为了使布朗运动加快可以:①提高水的温度;②使花粉变得更小一些。
19. 连通器 运动状态 扩散 无规则 等于 折射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2)[2]热水冲泡茶叶时,水给茶叶力的作用,茶叶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3][4]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分子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5]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4)[6]圆柱形玻璃杯盛满水,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茶叶处于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光的折射导致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