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2内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2内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3 23: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3.2 内能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热量、内能及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B.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C.把0℃的冰块熔化成0oC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作用的斥力,所以固体很难压缩
2.小王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冰熔化过程用时6min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0℃的等质量的水和冰的内能相等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甲传热量给乙,说明甲内能大
5.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若它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高,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多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有引力
B.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上
7.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叫做内能
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内能越大
D.热水有内能,冰块也有内能
8.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揭开锅盖远远就能闻到粽叶的清香,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能剥开,是因为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9.物体M和N是同种物质,已知M的温度为0℃,N的温度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内能为0
B.M和N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M的分子运动比N更剧烈
D.M的内能一定大于N的内能
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11.关于热量、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炎热夏天,沙滩边太阳伞温度比海水高,所以伞的内能比大海的内能大
B.冰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也不变
D.烤肉时,温度高的金属盘会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食物
12.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分子之间有斥力
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二、填空题
1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冰壶项目是冬奥会的经典项目,运动员需要在冰壶周围用冰刷进行刷冰,刷冰过程中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冰面的内能,使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达到减小冰壶与冰面的摩擦。
14.如图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少量空气,气缸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观察到活塞向左移动,此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嫦娥四号”携带着“玉兔二号”着陆在月球背面。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特别大,“玉兔二号”到月球背面后表面温度会急剧下降,其内能急剧______(填“增大”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月球车的内能。
16.货车司机踩刹车时,刹车片温度升高而软化,所以要不断给刹车片喷水降温,确保行车安全。前者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
三、综合题
17.请阅读《你好火星,我是祝融》。
你好火星,我是祝融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祝融是为华夏民族传下火种的创世祖神之一,教会了古人学会用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个充满文化色彩的称号,在全网投票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个火星车的大名。天问,问天!祝融,探火!中国航天在用极致的浪漫组合将神话变成现实。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着陆巡视组合体,成功切入环绕火星轨道并成为火星的一颗人造卫星。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天问一号,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祝融号,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火星车)!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与地球同为岩质行星,元素组成和基本结构与地球相似,它的成长与演化历史也揭示着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祝融号选择的着陆区是高度较低的乌托邦平原,总着陆时间在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九分钟”。这是因为:火星虽是近邻,但与地球的距离在5500万千米到4亿千米之间变化,远超月球。这不仅意味着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动辄需要飞行7-11个月,还意味着从地球上发出信号与火星通信,至少需要6-45分钟的双向通信时延。火星大气稀薄,引力较小,整体着陆过程仅持续数分钟,期间根本不可能在地球上进行控制,这个过程必须依靠着陆组合体独立自主完成。当地球上的航天人通过精确计算得知祝融号正在火星独立完成各项着陆操作、却不得不耐心等待信号回传时,这种焦急的体验不可谓不“恐怖”。
着陆期间,祝融号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最终确认开始着陆指令后,着陆巡视组合体会与天问一号环绕器分离,开启独立着陆之旅。期间姿态控制发动机工作,严格控制着陆轨迹角度与方向。冲入火星大气后,5千米/秒级别的速度依然导致稀薄的大气冲击和摩擦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热量,足以融化大部分金属。通过隔热大底和多种散热手段,着陆巡视组合体的温度依然能保持常温。期间速度骤降到数百米/秒,巨大的降落伞在火星上空约10千米的高度打开,如图所示。随着速度的迅速降低,已经被烧蚀得不成样子的隔热大底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对这一功臣的“回报”是:它将被抛离并直接脱落在火星表面。此时,暴露出来的底部雷达和工程相机等立即开始急速工作,紧盯目标着陆区域,分析与预计的匹配程度,让控制导航计算机快速解算最佳着陆方案。初步选定期间,速度已经降至100米/秒以内,降落伞功成身退,此时才是大戏上演的时刻。
着陆巡视组合体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开始减速,如图所示。各种传感器进一步仔细检查地面情况,避免乱石堆、斜坡、沟谷的特殊地貌,找寻最佳着陆角度和姿势。随着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悬停避障状态,着陆巡视组合体近距离火星表面数米高。最后阶段火箭停止工作,尽力减少火箭工作扬起沙尘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着陆巡视组合体成功降落火星表面。
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祝融号着陆火星,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突破,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史无前例突破。2000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的“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和“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问。2000年后,中国航天人要用实际行动给出解答:天问,问天!第一站就是火星,未来,还有更多的下一站来解答古人的疑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天问一号环绕火星的过程中,“祝融号”火星车相对于环绕器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在着陆巡视组合体冲入火星大气后与大气冲击摩擦,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产生巨大的内能和振动;
(2)从地面向在火星表面着陆后的祝融号发出的指令,大约经______分钟,祝融号才能够接收到;
(3)着陆巡视组合体在高速降落火星表面过程中,为了保证组合体不陷落、不翻倒,科学家们通过哪些技术手段为组合体减速______?
18.阅读材料
世界瞩目!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20年11月,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如图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时的情景,火箭加速离开地面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拖着长长的橘红色火焰直奔天际。
嫦娥五号任务将创造我国数个首次,包括:
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
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起飞。
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距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上,完成上升器与轨道器的交会对接。
航天器首次携带样品高速再入地球。嫦娥五号任务,就是承担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其中“回”,是首次进行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计划把2千克的月壤样品带回地球。
(1)火箭发射时,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出,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2)火箭加速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均选填“减小”或“增大”);
(3)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时,“上升器”相对“轨道器”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4)嫦娥五号是首次进行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计划把2千克的月壤样品带回地球,这些月壤样品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少”或“不变”);
(5)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与大气剧烈摩擦做功,______增加,温度升高,像火球一样。
19.(1)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在路面水平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如表是当小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时的部分参数及相关数据.
发动机功率/W 18750
百公里油耗/L 8
汽油的热值/(J L﹣1) 3.375×107
①匀速行驶10km消耗了 ________  L汽油;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 J;
③此时发动机的效率是 ________  .
(2)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等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10cm2的圆孔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图甲所示在两侧装入深度相同的两种液体,橡皮膜发生形变,可以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跟________ 有关;图乙所示,在容器右侧装水,左侧装入密度为1.4×103kg/m3的某种液体,橡皮膜刚好不发生形变,若橡皮膜所受平均压强是橡皮膜上A点所受压强,则此时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力是 ________  N,A点在左侧液体中的深度h为 ________  cm.(g=10N/kg)
20.航空母舰甲板上,需蒸汽弹射器辅助战斗机的起飞,依靠蒸汽弹射器把飞机在短时间内提高到很大的速度,它的过程可简化为如图,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弹射汽缸后通过牵引器在短距离s内对飞机做功,使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某蒸汽弹射器每弹射一次对飞机做功9×107J,所用时间4.5秒,s=50m;
问:(1)在弹射飞机时,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快速向前运动,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飞机起飞后,汽缸内气体的温度将________.
(2)若使飞机更易起飞,应该_________ (选填“逆风”或“顺风”)弹射.
(3)该蒸汽弹射器的对飞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___?
(4)蒸汽弹射器通过牵引器对飞机的平均作用力多大_____?
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登陆火星
仰望星空,我们追梦不止……
2021年5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登陆一颗陌生的星球,大体分为“绕”、“着”、“巡”三步。“绕”:探测器经过漫长的旅程,实现对登陆星球的环绕飞行。“着”:探测器着陆星球表面的过程。“巡”:探测器到达星球表面后,放出巡视车,完成对星球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其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着”,这个过程中要使探测器的速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降至零,通常要先后经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三个阶段。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表面有大气层,温度适宜,火星表面引力为地球表面引力的38%。
(1)探测器环绕火星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如图所示。当探测器运行到“近火点”时,它的势能___________ (选填“最大”或“最小”);
(2)若着陆过程中只利用火星大气的阻力对探测器进行气动减速,探测器受到的大气阻力大小随探测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探测器沿直线下落,且它距离火星表面足够高,可以推断: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前的运动状态一定是 ___________,探测器着陆过程中内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利用降落伞减速时,若开伞的瞬间,探测器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它的重力,可以推断:开伞的瞬间探测器会 ___________ (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4)“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有一层钛、硅材料微结构膜,这层膜表面的微观结构与莲叶表面的结构类似,能够令火星的沙尘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之间存在一层空气,可以极大减小火星尘埃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大大减少火星沙尘附着的可能性。请列举一个与上述减小摩擦力方法相同的实例:___________;
(5)在地球上质量为38kg的杠铃,带去火星上,其质量为_________k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热量是状态量,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故A错误;
B.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故B错误;
C.把0℃的冰块熔化成0oC的水,不断吸热,其内能变大,故C错误;
D.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很难压缩,存在引力,难以拉伸,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BC是冰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物质处于液态,故A错误;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B错误;
C.BC是冰的熔化过程,冰熔化过程用时
8min-2min=6min
故C正确;
D.BC是冰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A.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A错误;
B.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物体也有内能,即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
B.水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所以质量相等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0℃的冰的内能,故B错误;
C.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故C正确;
D.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不能说明甲内能大。故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A.同一个物体,说明质量相同,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分子动能增加,内能增大,故A正确;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高,但是甲物体和乙物体的质量未知,而质量影响内能的大小,故无法判断内能的大小,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其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
C.物体内能增加,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可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错误;
D.没有外界的影响,热量传递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在外界影响下,热量是可以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比如电冰箱,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做内能,故A错误;
BD.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无论物体是否运动,温度高低,它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D正确;
C.物体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与分子微观热运动无关,故C错误。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热传递实现的,故A错误;
B.由于扩散现象,揭开锅盖远远就能闻到粽叶的清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表述,故C错误;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能剥开,这是通过宏观机械力的作用,和分子间存在引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M的内能不为0,故A错误;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因M和N两物体温度不同,故M和N之间会发生热传递,故B错误;
C.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M的温度高于N的温度,故M的分子运动比N更剧烈,故C正确;
D.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状态和质量等因素有关,M的温度高于N的温度,但M的内能不一定大于N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详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
B.物体放出热量的同时如果外界对物体做功,那么物体温度不一定降低,故B错误;
C.热量是过程量,只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体现,不能表述成含有热量,只能表述成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可以表述成物体温度越高,具有内能越大,故C错误;
D.热传递的方向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
【详解】
A.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炎热夏天,虽然沙滩边太阳伞温度比海水高,但因雨伞的质量比海水小很多,故伞的内能比大海的内能小,故A错误;
B.冰熔化过程中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海波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故C错误;
D.热传递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烤肉时,温度高的金属盘会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食物,故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A错误;
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分子之间有引力,故B错误;
C.温度升高时花香气味更浓,说明香气分子扩散加快,表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
D.用力搓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发热是通过做功增加手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13. 做功 熔化
【解析】
【详解】
[1][2]刷冰时刷子和冰面之间有摩擦,克服摩擦做功,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冰面的内能,温度升高,达到冰的熔点,继续吸热,开始熔化,冰壶和冰之间有水,减小了摩擦。
14.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活塞向左移动,外界对气体做功,如果不考虑热传递,则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温度计示数变大。
15. 减少 热传递
【解析】
【详解】
[1]温度急剧下降,分子动能减小,内能减少。
[2]由于月球背面温度低,月球车向外放热,故通过传递改变月球车的内能。
16. 做功 热传递
【解析】
【详解】
[1][2]货车司机踩刹车时,刹车片温度升高,此时是通过摩擦刹车片,使货车的速度减小,货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刹车片的内能。因此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不断给刹车片喷水降温,温度高的刹车片把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水,温度高的刹车片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低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17. 静止 减小 3~23分钟 降落伞减速和反冲火箭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天问一号环绕火星的过程中,“祝融号”火星车和环绕器组合在一起,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祝融号”火星车相对于环绕器是静止的。
[2]在着陆巡视组合体冲入火星大气后与大气冲击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机械能减小。
(2)[3]根据材料“从地球上发出信号与火星通信,至少需要6-45分钟的双向通信时延”,可知从地面向在火星表面着陆后的祝融号发出的指令,大约经3~23分钟,祝融号才能够接收到。
(3)[4]根据材料,“巨大的降落伞在火星上空约10千米的高度打开”,“着陆巡视组合体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开始减速”,可知科学家们通过降落伞减速和反冲火箭为组合体减速。
18. 相互 增大 增大 运动 不变 内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火箭发射时,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出,火箭对气体产生一个向下的力,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力,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3]火箭加速离开地面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3)[4]上升器与轨道器交会对接成为一体,以轨道器为参照物,上升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4)[5]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把2千克的月壤样品带回地球,这些月壤样品的质量将不变。
(5)[6]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与大气剧烈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像火球一样。
19. 0.8L 2.7×107J 25% 液体的密度 0.7N 5cm
【解析】
【分析】
(1)利用Q=mq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总能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要保证液体深度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知道右边水的深度,利用p=ρgh求水的压强,再利用F=pS求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力;橡皮膜刚好不发生形变,两边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左=p右,据此列方程求左边液体的深度.
【详解】
(1) ①汽车百公里油耗8L,所以汽车行驶10km消耗的汽油的体积V=0.8L;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Vq=0.8L×3.375×107J/L=2.7×107J,③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η==25%
(2)图甲所示在两侧装入深度相同的两种液体,橡皮膜发生形变,即两边受到的压强不同,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p右=ρ水gh右=1×103kg/m3×10N/kg×0.07m=700Pa,
此时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力: F=p右S=700Pa×10×10 4m2=0.7N;③橡皮膜刚好不发生形变,两边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左=p右,ρ液gh=ρ水gh右, 1.4×103kg/m3×10N/kg×h=1×103kg/m3×10N/kg×0.07m,解得h=0.05m=5cm.
20. 内 机械 降低 逆风 2×107W 1.8×106N
【解析】
【分析】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根据功率的公式得到蒸汽弹射器的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利用W=Fs求蒸汽弹射器通过牵引器对飞机的平均作用力.
【详解】
(1)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快速向前运动,弹射器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飞机起飞后,汽缸内气体的对外做功,所用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将降低;
(2)逆风弹射使飞机更易起飞,飞机逆风起飞时,飞机相对于空气有一个较大的相对速度,从而获得足够的升力;
(3)蒸汽弹射器的对飞机做功的功率:;
(4)蒸汽弹射器通过牵引器对飞机的平均作用力:.
21. 最小 匀速直线运动 变大 向下 气垫船 38
【解析】
【详解】
(1)[1]当探测器运行到“近火点”时,它的质量不变,高度最小,所以重力势能最小。
(2)[2][3]若着陆过程中只利用火星大气的阻力对探测器进行气动减速,探测器受到的大气阻力大小随探测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探测器开始沿直线下落时,大气的阻力要小于探测器的重力,所有探测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的增大,受到大气的阻力越大,当阻力等于重力时,探测器受力平衡,将作匀速直线运动;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由大气对探测器做功,故探测器的内能增大。
(3)[4]突然打开降落伞,探测器受到的阻力会大于探测器重力,但探测器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所以,在开伞瞬间,探测器会继续向下运动。
(4)[5]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钛、硅材料微结构膜能够令火星的沙尘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之间存在一层空气,可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火星尘埃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摩擦力;生活中的气垫船向下喷气,使船与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是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轴承中有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
(5)[6]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不会随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在地球上质量为38kg的杠铃,带去火星上,只改变位置,其质量不变,仍为38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