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10.2 电势差
【知识回顾】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2)电场中某点电势能的求法: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等于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
(5)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电势能与电势都是 量,都具有 性,正负表示 。一般情况下,如何选择零电势点(面)或零电势能点(面)。
标
相对
大小
1.(2021·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月考)如图4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φM、φN,粒子在M和N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M、aN,速度大小分别为vM、vN,电势能分别为EpM、Ep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MC.φM<φN,EpM图4
√
【跟踪训练】
2.(2021·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一期末)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6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移至b点,它的
电势能增大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
电势能减小
图6
√
3. 《课时小练 P14 6》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再将Q1从C点沿CB移到B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Q1移入之前,C点的电势为 q(W) B. Q1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 C. Q2在移到C点后的电势能为-4W D. 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
√
A
B
mg
+
F
E
hA
hB
hAB
A
B
在地理位置中两点间
在电场中两点间
?
?
?
0
EPA
EPB
WG
EPA
EPB
WF
重力场
电场
【知识类比】
1.定义:
一、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
2.表达式:
3.单位:
伏特(V)
1、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什么意义?
2、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电势差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吗?这与力学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相似?
3、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与q是否有关?
4、电势差UAB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是否有关?
【思考】
表示两点电势高低,是标量
无关 与高度差相似
无关
无关
A
B
+
有
即
电场力做功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乘以电荷量
分析:正电荷从A到B,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电场力做功
又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
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二、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
例1:如图所示表示某静电场等势面的分布,电荷量为1.6×10 9 C的正电荷从 A经 B、 C沿虚线到达 D点.从 A到 D,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
A.4.8×10 8 J
B.8.0×10 8 J
C. 4.8×10 8 J
D. 8.0×10 8 J
√
例2: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 2.0×10-9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1.6 × 10-7J。再把这个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4.0×10-7J。
(1)A、B、C 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
(2)A、B 间 ,B、C 间 ,A、C 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
(3)把电荷量为- 1.5×10 -9 C 的点电荷从A 点移动到C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
(4)根据以上结果,定性地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标出A、B、C 三点可能的位置。
解:(1)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正功,所以 A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高。
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负功,所以 C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高。但 C、B 之间电势差的绝对值比 A、B 之间电势差的绝对值大,所以 C 点电势最高,A 点电势次之,B 点电势最低。
例2: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 2.0×10-9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1.6 × 10-7J。再把这个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4.0×10-7J。
(1)A、B、C 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
(2)A、B 间 ,B、C 间 ,A、C 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
(3)把电荷量为- 1.5×10 -9 C 的点电荷从A 点移动到C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
(4)根据以上结果,定性地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标出A、B、C 三点可能的位置。
(2)根据静电力做的功与电势差的关系,A、B 间的电势差
A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高 80 V。
同样,根据静电力做的功与电势差的关系,B、C 间的电势差
C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高 200 V。
A、C 间的电势差
例2: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量为 2.0×10-9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静电力做的功为1.6 × 10-7J。再把这个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C 点,静电力做的功-4.0×10-7J。
(1)A、B、C 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
(2)A、B 间 ,B、C 间 ,A、C 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
(3)把电荷量为- 1.5×10 -9 C 的点电荷从A 点移动到C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
(4)根据以上结果,定性地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标出A、B、C 三点可能的位置。
(3)电荷量 q′=-1.5×10-9C 的点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C 点时,静电力做的
即静电力做正功1.8×10-7J
(4)电场分布示意图和 A、 B、C 三点可能的位置如图 所示
C
A
B
例3:
三、等势面
1.定义:
——为了形象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势情况,人为画出的曲面。
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在地图中常用等高线表示地势高低
在电场中常用等势面来表示电势高低
2.等势面的特点:
●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处处相等;
●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
●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方向垂直;
●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等势面分布越密,场强越大;分布越疏,场强越小;
●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不能相交;
正点电荷
负点电荷
匀强电场
等量异种点电荷
等量同种点电荷
带电导体
3.几种常见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
例5: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真空中一点电荷Q的电场中的两个等势面,实线表示一个带负电q的粒子(不计重力)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带正电
B. A,B,C三点电势大小φA > φB > φC
C. 粒子从A到B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D. 粒子从上B到C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
√
例4:课本P34 3、5、6
例6:如图是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示意图,三个等势面的电势从上到下分别为10V、0、 10V。A、B两点相距5㎝,θ=53°,一带电量为q= 4×10 6 C的小球沿AB匀速运动,(sin53°=0.8,cos53°=0.6,取g=10m/s2)求:小球从A到B电场力所做的功。
1. 电势差: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值,也叫电压
公式:
单位:伏特(V)
2.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关系:
3.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课堂小结】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