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校联盟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九校联盟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24 14: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高2013级九校联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石同学利用暑假赴美国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尼亚加拉瀑布(西五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1),拍照时间为18时50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1~2题。
1.小石拍摄照片时,
尼亚加拉瀑布附近正值( )
A.凌晨
B.正午
C.下午
D.夜晚
2.这段时间,以下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短的时段
B.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C.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慢
D.正值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机
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用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图2),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的热力运动
4.图3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关于图中河谷地区地形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背斜顶部先受张力,后流水侵蚀而形成 B.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 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图4是某地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照片,圆圈内为耕地。图5是该地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5-7题
5.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小麦 B.亚热带季风气候 甘蔗
C.地中海气候 蔬菜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棉花
6.影响该地耕地空间形态的直接因素可能是( )
A.灌溉设施 B.人口密度 C.土壤肥力 D.河流分布
7.导致该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 昼夜长短 C. 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图6是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 )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和110°E—120°E的地区
D.2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9.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交通 B.土壤、矿产 C.地形、矿产 D.地形、交通
10.图7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不足 B.自然出生率过高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11.关于工业模式①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高
B.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C.为了降低成本,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D.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
12.(36分)
重庆,中央直辖市,简称渝或巴,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等,典型组团式城市,下辖19区15县4自治县,是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1)请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重庆形成“雾都”的自然原因。 (4分)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请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重庆“巴山夜雨”的形成机制。(4分)
(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庆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区位优势条件。(10分)
(4)渝西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其形成条件。(10分) 
(5)分析重庆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
13.(20分)
2012年初,欧洲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极地冷空气沿大西洋东岸侵袭欧 洲西部地区。气象专家认为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以及拉尼娜现象有关。

(1)北极涛动指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动情况。通常情况下,控制北极地区的气压为 压(填“高”或“低”),图11中能反映正常年份北极地区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4分)

(2)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①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影响②处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等温线今后可能向
(方向)移动。(6分)
(3)简析欧洲西部地区地形对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4分)
(4)简述极寒天气给欧洲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5 ACBCD 6---10 ABCDD 11 A
12. (36分)
(1)重庆坐落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2分),受周围群山阻挡,江面水汽不易扩散(2分),易形成雾气。
(2)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2分)在谷底迫使暖空气抬升,、水汽冷却凝云致雨。(2分)
(3)地理位置优越。(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2分) 基础设施功能完备。(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2分)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2分)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2分)市场潜力巨大。(2分)
(4)水稻种植业(2分) 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形较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4分,自然方面任答两点即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产高,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4分)
(5)以煤炭为主(2分) 燃烧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2分)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环境。(2分)
13. (20分)
(1)高(2分) C(2分)
(2)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2分) 盛行风(2分) 北(2分)
(3)北部山脉呈南北向分布,中部平原广阔,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南部有多列近东西向山脉,阻挡极地冷空气进一步南下。(4分)
(4)极寒天气使欧洲越冬作物遭受冻害、牧草减产;通信和电力供应中断;交通运输受阻;建筑物被摧毁;民众面临食品紧缺甚至冻伤、冻死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