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5÷8=( ):16=3.5:( )==( )%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不变,高增加了原来的50%,体积比原来增加了( )%;在2:5中,如果比的前项增加20%,要使比值为0.5,后项应( )。
3、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5分钟浪费( )升水。
4、把一个图形按1∶4缩小,缩小后每条边是原来的( ),面积是原来的( )。
5、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 )平方分米。
6、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 ( )米。
7、一种精密零件的长是5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 )厘米。
8、一张长方形铁皮可制60个相等的圆形底面或40个相等的圆柱形水桶的侧面,用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配套可制作一只水桶,现在有两张同样的铁皮共可制作( )只水桶。
9、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个圆柱底面半径2分米,侧面积是113.04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 )分米。
11、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
12、7A=5B(A、B均不为0),则A:B=( ):( )。
1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0.8,另一个外项是( )。
1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说明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如果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海安到苏州的距离是4.6厘米,一辆汽车从海安开往苏州,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需要( )小时到达苏州。
15、邮政所卖出面值为1.2元和0.8元的邮票42枚,共收入38.4元。其中面值1.2元的邮票( )枚,面值0.8元的邮票( )枚。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如果甲数÷乙数=1.4,那么乙数比甲数( )
A、多140% B、少40% C、 少 D、少25%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削掉的部分部分重8千克,这段圆钢重( )千克。
A、 24 B、16 C、 12 D、 8
3、在长4米的圆柱形钢柱上,用一根长31.4分米的铁丝正好沿钢柱绕10圈,这根钢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 31.4 B、125.6 C、31400
4、一种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2 B、 2:1 C、 1:20 D、 20:1
5、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7:8和14:16 B.0.6:0.2和和3:1 C.19:110和10:9 D.:和1.25:
6、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 )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 B.底面积 C.底面周长 D.底面直径
7、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D.缩小6倍
8、用一块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下面( )圆形铁片正好可以做成圆柱体容器。
A、r=1 B.d=3 C.r=4 D.d=6
9、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底面积之比是1:2,高之比是2:5,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2:5 B.1:2 C.2:10 D.3:72
三.求下列图形的体积。
四、解比例。
6.5:X=3.25:4
= : X = :
五、解决问题。
1、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分米, 圆柱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如图,这顶帽子的帽顶部分是圆柱形,是用花布制成,帽檐部分是一个圆环,是用同样材质的花布制成,已知帽顶的半径,高和帽檐宽都是1分米,那么做这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花布?
3、一个用塑料薄膜做成的蔬菜大棚长20米,横截面是一个半径2米的半圆。
(1)覆盖在这个大棚上的塑料薄膜最少有多少平方米?(2)大棚内用8根拱形钢架做支架,钢架一共有多少米?
4、商店推出晒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小麦堆, 测得底面周长为12.56米, 高1.2米. 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0千克. 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得数保留整千克)
5、比例尺为1:3000地图上,量得某苗圃的长8厘米,宽3厘米,这个苗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6、一块蔬菜地中,种着青椒、黄瓜、丝瓜和茄子四种蔬菜(如图)。
丝瓜种植面积是200平方米。
(1)茄子种植面积是( )平方米。
(2)青椒种植面积占( )%,是( )平方米。
(3)( )的种植面积最大,比丝瓜种植面积多( )%
7、甲乙两筐中共有苹果85千克,从甲筐里取出,从乙筐里取出,结果两筐中剩下的苹果相等。甲、乙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的苹果?
8、去年冬天,学校的一根内直径2厘米的水管被冻裂,导致大量水流失。据了解水管内水流速度约为每秒8厘米。算算看,如果1小时不修好水管,将会浪费水多少升?
9、甲、乙两城相距1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同时在这幅图上量得乙、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乙、丙两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10、小明对本班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他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计算本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并补全图1的统计图。
(2)在图2中,求出“乘公共汽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图2的统计图(要求写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3)观察图1和图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只要求写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