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这充分说明了
A.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国之路 B.我国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重中之重
2.“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材料中的“政治决断”是指
A.开始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
3.1979年元旦,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年度人物。在序言里,杂志撰稿人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年度人物的主要理由是
A.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现了中国与美国的正式建交
C.被确立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 李大爷一家住在重庆近郊,以务农为生。这是他家1978-1988年家庭收入情况。使他家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春联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6.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要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A.重庆 B.南京 C.深圳 D.杭州
8.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 开放港口城市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9.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上海浦东属于()
A. 自贸区 B.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 D. 经济特区
10.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1.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中共十四大提出( )
A.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14.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A.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C.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15.下面是小杨在复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时绘制的年代尺,其中空白方框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是
邓小平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6.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非选择题
17. “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全面”已成为中华民族当下最为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四: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说一说现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哪些梦想?(举一具体例子说明)
(2)根据材料二,我国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指出材料三中“两个一百年”分别开始于哪一年?
(4)据材料四,归纳“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
18.(12分)42年前,中国共产党以前无古人的气魄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42年众志成城,42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走进新时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请将图中年代尺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上述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3分)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世纪80年代,私人承包的责任田扩大到了总面积的15%,由责任田提供的农产品产量奇迹般地翻了一番。
(2)材料中“农产品产量奇迹般地翻了一番”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为什么这一政策能够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3分)
(春天的故事)
1979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建立出口加工区。……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决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摘自2018年新华网
(3)我国在广东建立了哪些经济特区?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在广东建立特区有哪些优越条件?(3分)
(共筑中国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3分)
1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何内在联系。(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1960年经济状况如何?出现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2分)
(5)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
1-10:CCDBD; DCDBC; 11-16:CDAAD; D
17.(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航天梦、科技梦等。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1921年、1949年。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入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的行动指南。
18.(1)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1992;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3)特区:深圳、珠海、汕头;条件:紧靠港澳,华侨众多。
(4) 坚持党的领导;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
19.(1)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为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言之有理即可)
(3)农业生产下降。“左”倾错误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农业获得大丰收。
(5)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任答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