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
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检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3.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时
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4.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
B.说明宋朝对军队十分不重视
C.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5.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6.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 )消极防御政策
A.步步为营 B.守内虚外 C.分兵把守 D.虚内守外
7.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 )
A.后周 辽 B.蒙古国 西夏 C.辽 西夏 D.南宋 辽
8.一位同学说,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请问这个同学所说的情况出现在以下那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9.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10.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1.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定窑茶水壶
C.人们乘坐配有指南针的海船 D. 主人正在讲西夏灭金的故事
12.12世纪前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迅速强大起来,灭掉辽,随后又灭掉( )
A.北宋 B.南宁 C.西夏 D.后周
13.岳飞在哪一个地方大败金军主力( )
A.燕京 B.兴庆 C.郾城 D.临安
14.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宋辽义和 B.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割据政权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
A.对敌人的仇恨 B.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C.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16.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
A.《送子天王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耕获图》
1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制瓷业中心的是 ( )
A.海南岛 B.邢窑 C.景德镇 D.越窑
18.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19.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0.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21.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22.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3.《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坊” B.“市” C.“瓦舍” D.“夜市”
24.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奴娇·赤壁怀古》
25.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唐朝繁荣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右图(《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一是哪位画家的作品?此图反映了当时哪个城市怎样的景象?(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分)
(3)材料三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2分)
(4)材料四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
27.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灿烂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请结合所学知 识,探究以下问题。(14分)
(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项)(4分)
(2)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异常繁华,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2分)
(3)最能代表宋、元两代文学之盛的艺术形式分别是什么?宋元时期的主要戏剧表演形式是什么?(3分)
(4)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文学艺术灿烂辉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海船 宋代《货郎图》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中国人成为海外贸易主角的原因。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29.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材料二: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汉族同化,称为“汉人”;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材料三: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在会见中,连战表示,现阶段两岸关系来之不易,希望能在新的起点上加以深化。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施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固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中架构”下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央视网2013年2月25日
中华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巩固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你写出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名称一个。(1分)
(2)元朝时为加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此外还设立过什么机构来管理西藏的?(2分)
(3)材料二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1分)
(4)材料三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5)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请说明我国什么时候设立什么机构正式管辖台湾?(2分)
(6)分析统一国家的形成与民族融合的关系,谈谈你的感受。(2分)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DDABA BCACB DACBB CCACC DACAB
非选择题
14分
(1)张择端。反映了东京(开封)商品经济繁荣。 2分
(2)经济重心南移。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任意三点即可) 6分
(3)太湖流域。占城稻。2分
(4)元太祖(忽必烈)。目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4分
27.14分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宋朝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4分
(2)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以及元朝时的大都。 2分
(3)宋朝是词,元朝是曲。杂剧。 3分
(4)宋元时期,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安定,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前代科技文化的发达为宋元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5分
28.12分
(1)造船业发达;商业繁荣;世界最早纸币出现。(3分)
(2)商品经济和海外交通发达;造船技术高超,航海技术先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3分)
(3)商品经济和城市繁荣,(2分)城市人口增加,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生活丰富多彩;(2分)科技、文化教育十分发达。(2分)
29.10分
(1)元朝或清朝;1分
(2)行省制度 宣政院;2分
(3)回族1分
(4)澶渊之盟2分
(5)元朝 澎湖巡检司2分
(6)民族融合推动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