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土地改革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3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土地改革课时检测
选择题
1.1950年6月,刘少奇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据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
A.土地改革B.农业合化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运动
3.张建国同学非常喜欢收集邮票,他认为邮票是学习历史中非常珍贵的资料,其中往往涵盖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信息。下图是他收集的其中一张,对邮票中的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B.改革没收了农民的土地
C. 改革解决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问题。
D.改革使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4.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20世纪50年代,不少刚分到田地的农民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有的农民甚至半夜起来要出去看看自己新分到的土地;有的农民头一天分到了土地,第二天一早就开始犁田。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当时( )
A.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B. 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C.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D. 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
6.毛泽东在一部著作中指出,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百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战争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西藏和平解放
7.1950年,安徽省农民在一次演出凤阳花鼓词时,喜悦地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花鼓词中的“土地还家”依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C.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策
8.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画家米谷创作的漫画《从泥土中站起来!》。它体现的主题内涵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赢得了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应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
C.和平解放西藏 D.“一五计划”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1.“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材料体现了
①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获得迅速发展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④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下表是1950-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一变化说明经过土地改革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13.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4.“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该材料中土地改革的“主要成就”是( )
A.实现了土地资源公有化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5.对下图漫画所描述的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A.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C.它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1952年底,全国各地都完成了此事
16.土地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次意义非凡的历史大事。以下对其意义的表述,较为完整准确的是( )
①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④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下面一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判断该研究性学习主题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进行三大改造
C.建设社会主义 D.反抗外来侵略
非选择题
1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用一句话概括该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2)图二中的上甘岭战役属于哪次重大战争?列举该战争中的一位战斗英雄。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图三中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图三,分析该事件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请你为该历史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
材料三: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1952年全国
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上面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是农民正在拔地界碑,他们拔出了谁的地界碑 这反映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
(4)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
1-10:AADCA; AAAAB; 11-17:BAABA; AA
18.(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抗美援朝;黄继光、邱少云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新中国安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任答1点)
(3)土地改革;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9.(1)土地改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地主。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三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