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七下 第四章 第三节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人 二次备课人
课题名称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组成 3、掌握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游戏思考、实验探究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自我科学素养,重视脑和脊髓的保护。
重点目标 反射弧、脊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难点目标 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导入激趣 教师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手碰烫东西或被尖锐物体扎了一下会有什么反应提问给学生思考回答,使其在引导下自主明白这些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而基本方式是反射,引出反射概念的探究学习。
展示目标 说明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通过合作交流,能描述反射弧的组成 掌握脊髓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重视对脊髓的保护,提高科学素养
学习探究 探究一、反射 抓手指游戏: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再挑选8位学生(每4人一组)参与游戏,获胜的两位学生奖励糖果(超级酸),并让他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吃下,提问其他学生:吃糖的同学有何表现?引导学生往“吃酸→唾液腺→分泌唾液”思考。 与学生一起归纳下刚才游戏活动中出现的反应活动,然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这些反应是通过什么系统完成的?由什么原因引起?有什么特点?再抽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共同归纳出反射的概念,关键词指向三个问题的答案:神经系统,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有规律反应。 学生在了解反射概念的基础上举例一些常见的反射现象,教师适时评价补充或展示反射资料给予学生启发,并提点应激性与反射的区别。 探究二、反射弧 1. 膝跳反射实验:把实验步骤中关键点挖空,分别请学生回答填空,加深理解操作方法,为接下来实验做准备。两两学生合作实验,教师在旁指导。 2. 实验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问题:(1)小腿出现的反应?——膝跳反射(播放动画)(2)这反应天生具备?——先天性反射(为后面非条件反射学习作铺垫)(3)参与该反应的神经结果有哪些?——不要求学生答出,重在引出分析学习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展示反射弧图,根据学情决定由教师或学生讲述此传导途径(如果学生讲述,教师一边指导纠正,一边板书知识点)。然后回归第三问(3)参与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有哪些,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3. 继续解决刚才谈论到的先天性反射问题,引入非条件反射概念,并与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作比较。再次强调非条件反射概念中脊髓关键词,发问脊髓的了解?随后播放科普视频《脊髓的结构》 探究三、脊髓 1. 结合视频,自学课本P78脊髓有关知识内容,根据自学结果,尝试着完成脊髓知识点表格,并记录在课本上。学生代表回答,教师评讲。 2.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后能举例脊髓受伤引发的各种病症,且能认识到脊髓对人体的重要性从而重视脊髓保护
达标检测 选择题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B) 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元、反射 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D.神经、神经细胞 (2)生来就有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C) 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孔雀开屏 D.鹦鹉学舌 2、填图题 根据所学的膝跳反射过程,将下面的反射弧模式图中的各部分结构填在图框里,并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反思小结 知识建构:学生能理解反射的概念,明白其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了反射弧、脊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能力提高:在游戏思考、实验探究和资料分析等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高了主观能动性和合作实践能力。 课堂体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生活中的常见反射活动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增长了见识;在合作交流实践过程中渐渐提升科学素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