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童年》高尔基
(高频 名著)
《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
1. 作品概况
作者简介 罗广斌,作家,重庆忠县人。杨益言,四川武胜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人均于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二人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等。
作品背景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共产党员在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 中受刑,敌人为了套得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强意志前,敌人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内容梗概 作品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重庆的地下斗争(尤其是狱中斗争),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即将覆灭、解放战争即将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1. 作品概况
主题思想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以江姐、许云峰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阅读启示 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伟大精神,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写照,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2.情节梳理
3. 人物形象
人物 形象特征 相关情节
江雪琴 (江姐) 中共地下党员 对党忠诚、 稳重精细、 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 ①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深受
同志们的爱戴。
②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
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宋振中 (小萝卜头) 刻苦努力、 懂事隐忍、 聪明机灵 ①6岁时在黄以声将军的帮助下读书学习。学习刻苦,
记忆力强,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
②遇害时不满9岁,但在监狱中已经关了8年。
许云峰 (老许) 中共地下党领导者 沉着冷静、 机智过人、 经验丰富、 胆识非凡、 顾全大局 ①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人运动领导工作,有着
丰富的斗争经验。
②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挖通了石壁,
把越狱的通道留给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
信念从容就义。
3. 人物形象
人物 形象特征 相关情节
成岗 中共地下党员 信念坚定、坚强不屈、 年少有为、能力突出 ①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②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
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坚持
出版《挺进报》。
③最终被枪杀。
刘思扬 富家子弟 中共地下党员 信仰坚定、坚强勇敢 ①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投身革命。
②为信仰劳碌奔波,是知识分子中的楷模。
③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至死没有
玷污党的名誉。
3. 人物形象
人物 形象特征 相关情节
华子良 华蓥山根据地党委书记 忍辱负重、忠贞不屈、 心思缜密 ①潜伏最深的党员,因装疯卖傻而被特务称为“疯老
头”,被关押在白公馆。
②特务对他比较放心,常让他去磁器口买菜。
③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恶计划后逃到了解放区,
助力完成越狱计划。
甫志高 中共地下党员 (叛变) 贪图享乐,没有革命 精神 原为重庆地下党员,被捕后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交出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人的信息,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4. 对比联读
相同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
《红岩》 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员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心甘情愿为实现这一理想而牺牲的信念,他们坚信崇高的理想一定会变为现实。这种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鼓舞着他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召唤着他创造奇迹,“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样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支撑着他勇敢走下去,是他顽强地与磨难做斗争的不竭动力。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1. 作品概况
作者简介 尼尔·笛福,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和英国小说之父”。
内容梗概 作品讲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第四次出海航行时,在太平洋上遭遇风暴,所乘船只沉没,只有他幸免于难,被海浪冲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非凡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孤岛上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种植大麦和稻谷,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家园,坚强地度过了28年2个月零19 天的时光,并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主题思想 作品赞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鲁滨逊身上所表现的勤劳、智慧、勇敢、顽强和坚韧的美好品德,赞扬了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敢于冒险、追求自由、顽强坚忍的时代精神。
1. 作品概况
写作特色 (1)小说情节离奇,想象力非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2)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显得亲切、真实。
(3)小说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情节。
2. 鲁滨逊的漂流旅程
3. 人物形象
人物类别 形象特征 典型情节
鲁滨逊 追求自由的冒险家、智慧果敢、乐观积极、敢于创新、意志力 顽强。 ①遭遇大风暴。
②搭救“星期五”。
③夺船回国。
星期五 知恩图报、适应能力强、忠诚勇敢、有责任心。 ①学习英语。
②接受基督教义。
4. 对比联读
同为记述冒险经历的作品,但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
《鲁滨逊漂流记》 旨在歌颂中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主人公因不满足于过平庸舒适的生活而去冒险,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充分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有事业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格列佛游记》 旨在讽刺抨击时政。作品以虚构的冒险情节和形象为载体,用荒诞离奇的童话故事来揭露英国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抨击了英国政府的侵略战争、殖民政策与掠夺行为,矛头直指国王与大臣等最高统治者。
《童年》
高尔基
1. 作品概况
作者简介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杰出的代表”。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内容梗概 作品描写阿廖沙3岁到10岁期间的童年生活。小说从父亲去世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中叶俄国的社会风貌以及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阅读启示 作者以孩子的眼光描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的力量。生活中要拥有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满怀信心,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 作品概况
写作特色 (1)运用儿童、成人视角交替变化的方法去描写。
(2)取材于作家自身的经历,运用典型化的手法,挖掘生活
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进行提炼与加工,使它们能够
反映生活的本质。
2. 人物形象
人物 外貌特征 形象特征 典型情节
阿廖沙 (主人公) — 敏感、善于观察、 坚强勇敢、正直善良、憧憬美好生活。 ①听外祖母讲故事,懂得在黑暗污浊的环
境中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②上街捡破烂,把挣来的钱交给外祖母。
阿库林娜 (外祖母) 劳动妇女,又胖又圆,大脑袋、大眼睛,鼻子软塌塌的。 胸怀宽广、善良乐观、热爱生活、刚强能干。 ①忍受丈夫的打骂和儿子们的粗鲁,
默默承受生活的不幸。
②喜欢唱歌、跳舞,给阿廖沙讲怜悯
弱者、歌颂正义的民间故事。
卡希林 (外祖父) 染坊主,身材匀称,尖尖瘦瘦,鸟嘴鼻子、小眼睛,胡子是金色的。 吝啬贪婪、精明、凶恶、暴躁残忍。 ①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
②为进入上流社会,把女儿嫁给贵族。
③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
2. 人物形象
人物 外貌特征 形象特征 典型情节
小茨冈 长得四四方方,胸宽体胖,一头卷发。 喜欢逞强、争强好胜、聪明伶俐、乐观淳朴、富有同情心。 ①替“我”挨打。
②搬十字架时被压死。
“好事情” (房客) 知识分子,清瘦,有点驼背, 脸色白净,留着两撇小黑胡。 知识渊博、沉默寡言、善良。 ①总是一个人在家做化学实验。
②怕外祖父打“我”,拒绝让“我”
去找他。
3. 对比联读
共同探究:童年经历对人生的影响
阿廖沙 阿廖沙在“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慈祥的外祖母、乐观的小茨冈等人的影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保尔·柯察金 保尔在学校里受到暴虐对待,在车站食堂受到欺负凌辱,但他在哥哥和朱赫来的引导下,懂得了如何去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成长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经历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品质和坚强独立的人格。